回覆列表
  • 1 # 收復舊山河

    這個已被德國老馬講得很清楚了,何必再重述。不過,網友”資本家的獠牙”之論很耐人尋味,資本的力量的確讓人心生恐怖。但小馬們也對老馬心生恐怖,因為老馬的厲害是,有足夠的力量敲小馬們的獠牙。

  • 2 # 可為45256563

    理論應當不斷完善和進步,馬克思資本論是在18世資本主義經濟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當今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在這樣經濟基礎上的私營企業主也是管理型的勞動者,是和工人一起創造財富的貢獻者。

  • 3 # 沃特艾維羅

    人為什麼要吃苦付出健康時間等等奮鬥,基本的動力是生存權,最大的動力就是精神層面的,其中重要之一就是相對別人的一種優越感,或者不能比別人差太多比較心裡。馬雲說的奮鬥精神是大道之一,中國很多人靠著奮鬥確實富了,中國也靠著無數人的奮鬥和智慧慢慢復興趕上美國,我們為什麼要比美華人睡的少,幹活累,好的東西給美國用,這些我們不怨恨,我們為了積蓄力量,發展自己,以希望自己不要落後世界太多,最好能有一天趕上超過,換取國際地位和權力,這是國家之間看。但是內部看,國內資產階級已經崛起,透過財富洗劫和聚集,慢慢形成階級固化,努力奮鬥已經改變不了下層階級地位,你越努力,你的老闆比你越富有,你與老闆的差距越大,只能相對改善下生活水平,這種情況大家內心已經覺得不值得自己拼命奮鬥,退而求其次要求提高勞動力價格,就是減少工作時間,這樣就導致中國整體生產競爭力的下降。可能我們永遠趕不上美國,可能很快被印度追上,馬雲的奮鬥大道在階級固化的情況下已經不能發揮我們追求的作用,一層不變的看只是刻舟求劍。。。。。。。。。馬雲的言論只適合阿里巴巴這種很牛的企業,對廣大傳統企業來講996確實是剝削。因為近幾年股市房市對財富的洗劫和社會的撕裂,中國的財富分化和階級對立和加快了。比如說你努力工作只會讓那些老闆更有錢,只會讓城市的地價更高,房子更貴,相對而言自己地位就越低。希望不確定老闆,行業的統治和壟斷地位,工人有希望翻身替代高管和董事會,就不會反對996。所以個人建議:公司的私有制,老闆的家天下制度能不能創新下,既不打擊金錢的權利性,也能真正意義上提高大家在企業中地位和積極性,忽悠帶來的只有逼大家對抗996制度最後整體實力下降,雙輸。

  • 4 # 使用者77949975462

    國家的發展體現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本行轉而發展,撐握資本的,使資本在短時間內不斷擴大的,這叫資本主義,同時在經濟發展中合理的稅收公平用於社會,那是社會主義,所以在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相容發展。在經濟發展中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現的是資本的行作,在上世紀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發展明顯優於計劃經濟的發展。在意識形態上自由民主與民主集中的領導相此之下。我們的民主集中領導更有優勢。在當今社會已充分體現。所以說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黨的民主集中制領導是體現當今社會最先進的社會制度。

  • 5 # 龍骨188

    計劃經濟是沒有也不需要資本家,而現在國家早已經由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不管你怎麼想,沒有資本家就沒有市場經濟!

  • 6 # 處處是天涯

    根據《資本論》來理解,與資本家對應的是勞動者,而資本家屬於徹底的“非勞動者”。認為二者是一種完全絕對的對立關係,是剝削與被剝削關係,是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是徹底否定“資本家”同時也是勞動者一員的身份的。

    認為一切利潤,均來自於勞動者的創造,而“資本家”只是不斷攫取勞動者的所謂“剩餘價值”。認為除了生產成本、勞動者收入之外的產出,均屬於“剩餘價值”,而這一部分的價值是被“資本家”給無情的“剝削”了去。

    提出幾個疑問:

    疑問一:不應否定資本家同時也是勞動者,而勞動就應該有所回報,資本家也不例外。

    疑問二:不應該片面的認為一切價值都是工人創造的,應當承認這其中也有“資本家”的勞動成果。

    疑問三:所謂“剩餘價值”,即利潤,不能說它都屬於工人。無論提出一種怎樣的再分配方案,也都不應該說利潤只能屬於工人,因為利潤確實不全是工人的成績。

  • 7 # 一片陽光喲

    資本家對應的是所僱傭的勞動者。兩者是對立矛盾的統一,也是諸多生產資源要素中最簡單,最複雜,最直接的利益共同體。

  • 8 # 謹69318626

    於資本家對應的應該是革命的工人階級。毛澤東主席領導革命人民取得勝利。讓人從意識形態給篡改了。消滅了的又回來了還說是對的。

  • 9 # 我們總是宣

    在生產力有了一定發展而發展不充分的這一相當長的歷史階段,私有制是歷史的必然選擇,非一部分的主張和堅持。也不是想消滅就能消滅。工業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資本是主要的生產力,一有其存在在的合理性,就是公有制的國營企業,一山是靠資夲來推動的所不同的不是資本的消滅而是權力的轉移

  • 10 # 千年狐不老松

    天降萬物以養人,人不足,爾有餘。富可敵國數和申,求得全屍感天恩。

    明朝福王朱常旬,一身肥肉三百斤。米脂饑民一日起,生吃熟咽把肉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狹義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