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紀晨陽

    我是一名有15年班主任經驗的教師。對於手機我有話說。

    明確的說:手機進入智慧機時代,雖然是時代的進步,但是給教育帶來的困擾實際上是增加了。

    家長看不住孩子玩手機,更有甚者,為了讓孩子能安安靜靜的呆在家裡,還要給孩子購買屬於他自己的手機。孩子玩手機能玩什麼,其實大人是心知肚明。還有大人要陪孩子一起打遊戲的。

    我以我15年的班主任經驗告訴家長:

    要想毀掉一個孩子,非常簡單,就是給孩子買一個屬於自己的手機。

    不僅不能讓孩子在家玩手機時間過長,更不能隨便讓孩子把手機帶到校園來。

    有的熊家長說,給孩子買手機是為了聯絡孩子方便!

    這樣的家長就是腦子吃屎的家長!(對不起,不罵不解恨!此處必須罵!)

    不要說有什麼事,需要聯絡孩子的時候,第一時間可以聯絡班主任。班主任的紀律也要求手機是24小時待機狀態,無論任何時間,家長聯絡班主任的時候班主任都會接電話。再急的事都是可以及時處理的。你就笨尋思,帶手機進校園了,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好,能不玩嗎?麻煩家長就別拿這樣蹩腳的藉口坑孩子了。

    還有的家長說,孩子要,我就必須給買!(這是個讓班主任吐血的理由,很強大!)

    好吧,你買,但是學校是紀律的,不允許學生私自將手機帶到校園。如果帶了,對不起,為了防止孩子私自玩,就必須暫時寄存在班主任手裡。(此處不能叫沒收。即便是真沒收了,也有熊家長會屁巔的替孩子來索要!)

    需要向各位班主任教師提醒的是:

    1、收手機之後,必須要有檔案備案,向學校報備。這是法律風險,必須規避。也就是收上來的手機是何種型號、機樣要寫個書面的東西交給學校德育領導。一旦碰到不講理的家長,有檔案可保其啞口無言。

    2、收手機之後,需要通知其家長。只是通知而已,沒必要說前因後果。長腦子的家長都應該知道手機不能進校園。原因讓他自己去想。來鬧的家長直接送學校德育部門,沒必要自己頂風上。

    3、只要是任何課上玩手機的事情發生,必須沒收手機。期限各校應該有規定。屢教不改者,可由學校德育部門責令家長帶回教育。任何高中都可以直接有權處理。初中,就只能進行勸服教育了。期待能碰到講理的家長。(阿門!)

    老師們應該要對學生玩手機的事警惕。否則,進入自媒體時代後,一件學校自己就可以處理好的事,一經手機暴出影片,那就是這個學校的災難,就是涉事教師的滅頂之災。這樣的事已經屢見不鮮了。其實,除了學校和教師,最受傷害的,還是學生。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懂!

  • 2 # 花開時節遇到你

    這個問題可以借鑑我孩子學校的做法,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手機,制度特別嚴格,發現一次停課反思,發現兩次叫家長領回家,所以家長也很配合。如果有需要聯絡孩子或家長可以借老師的電話或者學校裡的公用電話,孩子在學校沒有手機自然就玩不成了。我覺得這個做法挺好的,玩手機大人都會上癮更別說是孩子,可沒有了玩手機的條件自然而然慢慢就戒掉了這個癮。

  • 3 # 不甘示弱的沉思者

    隨著現在經濟社會的發展智慧手機越來越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僅是家長甚至學生越來越沉迷於此種“輕型毒品”。談及如何限制困難多多,現在每個人都不可能離開手機而生活,所謂的限制也只能是在有限的時間段內。下面我就如何解決學生上課玩手機從主客觀兩個方面提出建議:

    客觀方面可以採取的措施:

    第一,採用手機手機袋於課前收集手機,課下發回手機。可以製作手機的手機袋,在每次上課之前收集標有每人個人名字的手機,於下課時每人認領取回,這樣能比較大程度上使學生手機在上課期間不由學生使用,但是可能存在有的學生不只有一個手機的情況存在,或者是學生弄虛作假,上交手機模型。

    第二,購買訊號遮蔽器,遮蔽訊號。購買訊號遮蔽器,在上課的時間開啟,在下課的時間關閉。因為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眾多的功能都必須在有網路的情況下才能實現,比如社交軟體、網路遊戲、新聞資訊等等,當然這樣也存在不能制止智慧手機不需聯網的功能,還有會出現萬一有急事聯絡不到學生或老師的情形,弊端多多。

    第三,制定嚴格的手機管理制度、懲戒制度。現在的學校比較多的採用管理措施來限制學生上課時間玩手機,甚至於禁止攜帶手機,同時與嚴厲的懲戒措施聯絡在一起這樣的措施實行起來比較切實可行,而且操作比較方便,因此比較流行。但是依舊治標不治本,依舊存在攜帶手機的現象發生。

    第四,通告制度,通告父母,通告全校。這屬於事後管理,透過事後的通告,來達到懲戒學生,與家長教育相結合,預防二次發生的可能性。

    第五,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減少手機誘惑。學生上課期間玩手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老師的課堂缺乏趣味性,對於學生不存在吸引力。所以增強課堂趣味性是老師努力的目標。

    主觀方面可以採取的措施:

    第一,教師手機危害意識教育。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來講解手機的危害,結合具體的案例講解手機帶給人的傷害。真正的讓學生覺察的到手機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人們便捷的同時帶來傷害。

    第二,家長配合教師進行手機危害意識教育。家長對於學生的影響是誰都無法代替的。學校里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教育,而家庭教育則主要透過家長體現。家長要曉之以理、曉之以情,張弛有度,即給學生一定空間又要做到關於手機危害的教育。

    第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學生玩手機的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是不斷的成長的,他的腦子裡面不是天然就有這一些正確的觀念的,所以是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養成。老師家長要幫學生意識到自己正處於學習的最好時光,需要專注於學習,不要把大好時光浪費在手機上而荒廢學習。幫助學生樹立人生價值的觀念,讓學生在學習和手機之間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第四,樹立良好的校風、班風。人是環境的產物,必然受到環境的影響。孟母三遷也是鐵證。如果學校方面能夠樹立良好的校風、班風,我相信學生也會受到良好風氣的影響,積極學習。

    此兩種選擇,我更傾向於從學生的主觀方面改造學生,雖然不易,效果也是逐漸顯現,但是這才是教育的目的,育人是育才育德,更是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此相比,直接的強制措施,雖然可以取得明顯的效果,但是沒有才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沒能達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我覺得如果以這樣的教育方式為主,那就是失敗的。

    我曾經這樣想過,強制可以制服一堆人,卻難以使一個人自省;從主觀教育入手,即使是改變一人,那便是改變此人一生,亦不失為一種成功。

  • 4 # 塵粒888

    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問題,令老師們頭痛。儘管學生可利用手機查閱知識,但他們不一定能控制住自己不去玩遊玩或聊天等等。我認為有下列幾種解決方法。

    第一,思想教育,嚴禁帶機進校進班。學校和家長統一思想,教育孩子帶手機的弊端。現在的智慧手機,功能太強大,學生學習階段,意志薄弱,易被手機牽引,對學習失去興趣。嚴防有的學生白天遵守校規,夜晚卻玩得不亦樂乎,第二天精神萎靡,嚴重影響聽課質量。

    第二,配備手錶電話。實在要跟父母聯絡的,不妨購買手錶電話。

    第三,教師要提高講課藝術,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去。教師抓住課堂主陣地,提高課堂質量,寓教寓樂,開展多種課堂練習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無機會開小差。

    第四,培養其它興趣愛好,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除書本知識外,可鼓勵學生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加入興趣小組。比如講故事比賽、英語角、棋類賽、球類運動、健美操班等。學生有學有玩,生活豐富,忘記手機。

    最後,家長關。回家後家長要監督和自我踐行。父母做好榜樣和表率。試想父母就是機不離手的“癮君子”,孩子能不玩手機嗎?

    手機管理說著易,做著難。人們手機依賴症越來越嚴重,因玩手機而帶來了諸多問題,希望引起全社會注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西格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