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片好笑

    倒漿的瓷器要避免出現氣泡需要:

    1、把泥漿澆注在石膏模中使之成為製品的一種成型方法。花瓶、品鍋、茶壺、糖缸、奶位、調愛等形狀較複雜的制元多果用注漿法成型。

    2、注槳成型法較為簡單,即將坯料製成的泥漿注入石膏模型中,因石膏棋有吸水性,所以,靠近模型內壁的部分泥漿中的水份,被多孔質的石膏吸吮而在石奮模內壁形成與模型內壁同樣形狀的泥層,這個泥層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加厚。

    3、停一段時間後,傾去投中多餘泥漿,而靠近石奮模型內壁的泥料層則留在模型內;再過一段時間,泥層自然地收縮而與模型脫離,即可把形成的粗坯取出。注漿成型瓷器的特徵1、比傳統模製成型或手工成型的分量輕;2、比傳統的胎壁更薄;3、內外壁起伏凹凸完全相對應;

    4、器壁厚度基本相同;

    5、內、外壁十分光滑規整,找不到任何拉坯紋;

    6、都有隆起或下凹的線狀痕跡即“合縫線”殘留(要注意與傳統手拉坯分段粘接胎體的粘接痕區別開來);

    7、器足的外底平挺如玻璃板(傳統的或多或少都有塌底現象);

    8、足器的內底有一圈下凹溝即“注漿線”(是鑑別的最重點!但一些口大、器型又比較矮淺的瓷器如小香筒爐、筆筒、水洗等,成型後便於車削,如注漿時故意加大坯的底部厚度,則可再透過車削的方法讓下凹的注漿線消失,即所謂的仿手拉坯)。

    9、易形成的缺陷:(1)氣孔與針眼;(2)筋狀泥縷;(3)開裂;(4)變形。

    10、陶瓷注漿(又叫倒漿、灌漿)成型工藝採用時間:最早約始於唐宋,宋代有窯口使用過注漿成型工藝;醴陵或其他窯口在民國初年開始使用;景德鎮在1953年以後注漿成型工藝技術進入成熟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判斷是電壓反饋還是電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