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llig2789

      上世紀50年代,華人商店及居民開始沿著單達士街電車路西遷至士巴單拿街。該處為猶太人聚居地,1951年只有20%的當地居民為華人。上世紀50年代末期,大部分猶太人遷居於多倫多市西北郊區之新發展住宅區,很多便宜空置樓宇出賣。這時,適巧舊唐人街要清拆,因此很多華人商店及居民開始遷居於單達士街地區,漸漸發展為“中區華埠”。到1971年,這個新華埠已有4000多華人居民,華人商店林立,有酒樓、雜貨店、理髮店、地產公司、銀行及各種華僑社團,一些商場、地窖也用作商業,多層住宅大廈也於華埠興建。  東區華埠商店林立  上世紀70年代,中區華埠樓價已升漲,很多低收入的新華人移民,沿著單達士街之電車路,往單達士東街找尋便宜樓宇。1972年,一位華人首先在383A百樂匯街(位於單達士東街與芝蘭東街之間),開設第一間華人豬肉店。其後徐氏士多、海豐魚鋪、高升茶樓等商店,在百樂匯街興建。上世紀80年代,該區已發展為“東區華埠”。多倫多東區華商會正在東區華埠籌建一座中國牌樓,稱之為“中華門”,費用約100萬加元,預計在2009年7月竣工。“中華門”將成為多倫多東區華埠之特殊景觀。  目前,多倫多華人人口約50萬,大部分居於市郊區之住宅區,郊區建立了很多的華人商場。中區華埠及東區華埠,華人人口不多,大部分是老華僑、越南移民及一些收入比較低而在華埠工作者。兩個華埠皆希望發展成為旅遊觀光點,以吸引遊客,振興當地經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我的驕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