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散木17
-
2 # 育鄰人
孩子的錯不再孩子,一定錯在父母,是有一定道理的。
宏觀角度:孩子的行為習慣大多模仿學習父母,如果父母示範得當那麼孩子走上錯誤道路的機率會降低,但始終不能歸於0。因為,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有自己思想與主見的個體。
微觀角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而且對於同一件事情評判它的目的、角度、時間與人物的不同,同樣會出現不同的定論。孩子行為的具體事件也不是父母能完全控制的,父母嚴管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作為父母,需要給孩子的言行做好表率,要求孩子向好、積極的成長。養育孩子如同放風箏,您需要控制好收放線的時機,掌握好風向。但對於風箏,您也僅僅是把控,做不到替他們飛翔......
-
3 # 黎明小志
孩子的錯錯不在孩子,錯一定在父母!這句話對嗎?
這句話說的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印老師,這毋庸置疑,
父母怎麼做?孩子就學父母的樣子,父母是孩子的坂本,
父母一定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地去教育孩子,做
任何事情,要換位思考,別自私自利,的想著自己,孩子
從出生到懂事,都由媽媽來細心呵護,和教育,
媽媽一定給孩子從小打下良好的基礎,孩子才
能有個好的形象出現在社會當中!這就是父母言傳身教,
的影響,讓孩子從小有個好的品質,好的道德,
好的修養,這才是做家長的責任!光生不養,那是失職,
所以從小教育孩子,要德智體全面發展,
做一個優秀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
4 # 大小A的媽
孩子的錯,錯不在孩子,錯一定在父母!
這句話對不對?
在我看來,這句話對,也不對!說它對呢,是因為,孩子本身經歷少、閱歷少,父母作為養護人,有權利、有義務去告訴孩子、並指正孩子錯在哪裡?如果父母一直沒有指正,任由孩子錯下去,這就是父母的失責。
所以說,如果孩子犯錯,錯不在孩子,錯一定在父母!
說它不對呢,是因為,孩子在三歲以後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主觀意識,在六七歲以後,更是已經懂得如何去判斷是非對錯。
有的時候孩子犯錯,並不是家長沒有告訴他、沒有指證他,而是孩子明知是錯,而繼續去做,所以說這句話不對!
如此自相矛盾,孩子錯了,到底是誰的錯呢?這可能和上面說的話有一些自相矛盾,有些家長可能也會說“明知孩子是錯的,孩子執迷不悟,家長就更應該去糾正他!所以錯還是在於家長。”
但是很多時候,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懂得如何去和孩子溝通,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聽父母反覆的糾正自己,並改正!
養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1歲之前,父母說什麼孩子做什麼。1到3歲,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通常是不理會父母,讓孩子做什麼,孩子有可能不聽。更多的是自己去探索,就體現出了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行為!五六歲以後,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懂得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時候甚至會反駁父母!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父母,不懂得親子之間的溝通技巧,孩子犯了錯,不聽父母的教誨,不去改正,這也是常見的事情。
任由孩子繼續犯錯嗎?作為養育人和監護人,家長當然有責任和義務去學習如何讓孩子改正錯誤的方法。
現在育兒的書籍這麼多,溝通技巧的書籍這麼多,孩子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這麼多,網路上的知識分享又這麼多,在這麼多資源的情況下,如果父母不懂得去學習和改善孩子的情況,那麼錯的就真的是父母了。
所以當然不能任由孩子繼續犯錯,家長都是望子成龍的,但是孩子的閱歷畢竟有限,家長可以學習適當的方法,讓孩子參考家長自己的經歷或者是採納家長提出的建議,最終做出正確的決定和改變。
說的容易,做起來太難了,孩子不聽,我也沒有辦法!有的時候孩子希望得到家長的尊重和認可,只要家長心平氣和的,或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分析問題,大部分的孩子還是可以接受家長提出的建議的。
孩子的逆反心理和逆反情緒,主要還是來自於家長的“獨權”意識。
由於家長的不信任,不給孩子試錯和犯錯的機會,專制的讓孩子聽從家長的安排,使得孩子最終沒有辦法和家長很好的溝通。
所以這麼看的話,孩子犯了錯,還應該歸咎於是父母的錯!
因為父母的行為和做法,最終導致了孩子做出錯誤的決定。
莎士比亞也說過:對自我不信任,還會信任什麼真理。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如果家長都不信任自己的孩子,還能讓誰去信任自己的孩子呢?
孩子經常犯錯並不一定是壞事!教育學家尹建莉老師也提出讓孩子從小試錯!只有從小試錯的孩子,長大才不會犯大錯!細想一下,這句話不無道理!對於成人來說,不也是在不斷的錯誤過程當中,最終找到正確的方法嘛!
-
5 # 飛龍一把刀
算對吧。
孩子的一切性格、行為行慣取決於父母,孩子小,沒有辯別是非能力,思維處於不健全。然而模仿能力特別強,正因為和父母長期在一起,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效仿父母,從而學到父母身上很多東西,包括壞習慣。所以孩子犯了錯,有一部份原因是家庭教育原因,當然社會、學校也有一部分在裡面。
-
6 # 圖喲1
這個問題看著還是挺震驚的,大家都知道父母在孩子一生中的責任,但是,請不要忘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一個個體。用一個毫無感情的話來說,父母只需要盡到自己的責任,自己的義務,但是,孩子最終成為什麼樣子的人,犯了什麼錯,和父母其實沒什麼關係,畢竟,孩子是一個個體,父母也是一個個體。
首先,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沒有錯,但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責任。如果父母沒有盡到自己該盡的責任,沒有承擔起自己為人父為人母的義務,孩子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犯了錯,當然就可以把這個錯歸咎到爸媽身上。
其次,獨立個體,冷靜思考。雖然父母和孩子是同處一個家庭的成員,但是也要知道孩子絕對不可能是自己的附屬品,絕對不可能成為自己的小版本,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脾氣個性在。所以,一個家庭裡面,大家雖然相互理解但絕對也會是相互碰撞的存在。所以,孩子犯的錯就全部歸結於父母?請不要忘記孩子也是有靈魂,有思維的啊。
我自己的觀點是,孩子犯的錯不一定就要歸到父母身上。
如果這個孩子的爸媽一生都在盡全力的教育孩子,引領孩子,我覺得題主的觀點就是錯的。如果這個孩子的爸媽沒有盡到父母的義務,沒有擔起這個角色的責任,我覺得題主的觀點就是對的。
我覺得只要我們為人父母的,問心無愧,努力教育孩子,就可以了。至於孩子選哪條路,實話說我們也不可能成為最終拍板的那個人。
回覆列表
從宏觀上講,這句話是對的。從微觀上講,這句話不全對。
從宏觀上說,孩子的行為是要有父母來把控的,如果父母任由孩子我行我素,由著孩子的性子來。那麼,孩子長大會有大錯,難以控制,這就是父母教育的失誤。
從微觀上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些具體的小錯誤也不是父母能夠控制的,父母管的再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每時每刻都在控制孩子,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人總是有七情六慾的,人在產生某種慾望時,可能不會考慮這種慾望會給別人帶來什麼後果,結果就犯了錯誤。
記得有一次聽別的老師的課。學生很不喜歡這個老師,儘管有人聽課,還有一個學生想搞惡作劇,在一個男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時,後座的一個學生把一個墨水瓶放在前面男生的座位上。這是個很危險的惡作劇。我馬上制止後座的學生,讓他拿回去。還好,這小子把墨水瓶拿了回去,不然就不是一陣鬨堂大笑那麼簡單的事了。這種事情父母是無法掌控。十八大九的孩子,總不能天天看著他吧。但父母也是有一定責任的,這證明父母從小就沒教育好這個孩子。小錯不懲罰最後會鑄成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