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耕山種水
-
2 # 歸藏易數硃紅兵5331
這句話我看到了:從公有制到私有制的轉換。大禹承諾是對個人的獎勵。
事情背後的真相更能震撼人心。
征伐三苗不僅僅只靠危難意思。還依靠獎勵。
-
3 # 以史勵人
語句解釋:
大禹討伐三苗的時候聚集眾多臣子說“奉上天的命令討伐有罪之人”,並許諾討伐成功後獎勵有功之人。後來,伯益請求更改討伐的策略為用美德懿行來教化三苗之眾。
名詞(人物)解釋:三苗:古老的部落,生活於黃帝到堯舜禹時期,主要活動於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陽湖)之間,即長江中游以南一帶。
伯益:大禹繼位後奉伯益為執政官,總理朝政。在政治和民族矛盾方面也有著突出貢獻。
背景描述:有文獻將三苗視作“九黎之後”,依據是它在黃帝時期曾加入了九黎部落聯盟。在堯帝統治時期,三苗發生叛亂,堯派兵進行了討伐。雙方在丹水(今湖北丹江)進行了大戰,結果三苗戰敗。這時三苗或許加入了堯的部落聯盟,因為有的文獻將三苗的首領歡兜視為“堯臣”,並以“諸侯”相稱。
之後,三苗並不臣服,依舊屢次作亂,結果,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被堯放逐到了西北的三危山上,也就是今天的甘肅敦煌一帶;
舜帝繼位之後,三苗族離心離德,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伯益提議,要恩威並舉,德武相濟。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議,撤退軍隊,實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終於歸順。
筆者看法:史料記載,大禹組織過兩次討伐三苗,第一次是受舜所派遣,也就是背景描述中所述,聽取伯益建議恩威並舉,德武相濟;第二次是大禹繼位後組織的一次全面戰役,將三苗殲滅,推動了中華民族統一和社會發展。
提問中所述,筆者認為為大禹第一次討伐時的事蹟,透過武力震懾和懿行美德教化來收服、感染三苗民族,並取得突破性成績,為大禹繼位後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
上兵伐謀,伯益所提出的計策兵不血刃實現了既定目標,正所謂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伯益的思想不僅在當時具有創新性和適用性,在當今我們維護祖國統一中也是值得我們觀摩和借鑑的。
回覆列表
堯以後,舜繼續與三苗作鬥爭。鑑於三苗的強大,舜採取了大修武事、文教的兩手策略,一方面是用戰爭的手段,如文獻所載“舜伐三苗”、“殺三苗於三危”,另一方面是積蕃力量,推動中原文化的南漸,加強對三苗文化的影響滲透。即所 謂“舜卻苗民,更易其俗”,“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鏚舞,有苗乃服”,兩手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文獻記載“三苗髢 首”、“中國冠笄”,表明三苗與中原先民服飾不同,一大區別是唯有中原用簪笄,而今在淅川和湖北鄖縣石家河文化遺存中卻發現了笄,反映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也是“舜卻苗民,更易其俗”的成果之一。由於石家河文化遺址中僅於這兩個靠近丹江水庫的地點出土了笄,說明舜的對手仍是南陽地區的三苗國。《淮南子》等古籍記載:“舜勤於民事而野死”、“南征三苗,道死蒼梧”,表明軍事征伐並不順利,舜本人甚至死於征途。“蒼梧”之地後世多認為 在湖南的九嶷山,但《山海經》載蒼梧之野在赤水之東,它不僅是舜的葬地,還是流亡于丹水的丹朱葬地,所以此“蒼梧”原也應在豫西南,以後才隨先民的遷徙和衡山等山名、水名一起到了湖南。
舜修武事文教為伐三苗奠定了基礎,待到其後繼者禹時,隨著華夏集團力量的進一步強大,兩集團間終於發生一場大戰,這就是《墨子·非攻下》所載的,“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乎(於)市,夏冰(水〕、地坼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徵有苗,四(雷)電誘(諄)祗(振〉,有神人面鳥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大抵反映禹時三苗遭到自然災害地震、水災、氣象異常,造成人心惶惶。禹乘機出兵,標榜受命於天,出師前在大巫高陽氏留下的神宮中,由其繼任者主持隆重的受命儀式,當時雷電大作,就像有了天帝的認可,南正重的繼任者、代表東方之神勾芒的巫長執圭參加了典禮。因此禹師士氣大振,在戰場上射殺三苗首領,苗師大敗潰退,從此衰微下去了。利用敵人的困難,抓住戰機,是禹贏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同時利用宗教的力量,標榜受命於天;舉行誓師動員,“濟濟有眾,鹹聽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稱亂,蠢茲有苗,用天之罰”,標榜出征是“除天下之害”,這些對鼓舞士氣,一舉擊敗三苗也起了很大作用。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號禹,後世尊稱大禹,夏后氏首領,傳說為帝顓頊的曾孫,黃帝軒轅氏第六代玄孫。他的父親名鯀,母親為有莘氏女修己。相傳禹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他採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他創造了多種測量工具和測繪方法。 禹的故事: ①敷布土地,②治水成功,③灌溉興農,④劃分九州,⑤創造文化,⑥鑄造九鼎,⑦戰勝三苗,
大禹治水是《史記》中的一個小故事。大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治理黃河水患的英雄。在負責治理水患的九年之中,大禹非常的敬業,他始終盡心盡力地工作在治理水患的第一線,有幾次他路過自己的家,可他也沒有時間進去看看親人並休息一下。他無私地為人民奉獻著,直到成功。他是人民的大英雄! 人人都想成為英雄,可是英雄代表著犧牲個人利益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我忽然想到了一些職業也需要有大禹奉獻犧牲精神。敬業的警察是英雄,他們為了人民的利益和歹徒搏鬥,犧牲了自己的安全。敬業醫生也是英雄的,他們為熱愛人民的生命健康,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健康。敬業的老師也是英雄的,他們為學生的成長嘔心瀝血,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我想在為社會服務的各行各業中,只要能盡心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都能算作英雄。我想我們做學生也應該“敬業”,努力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早日成為大禹這樣的民族脊樑!
堯舜禹伐三苗的戰爭最終以黃河流域部族集團的勝利而告終,石家河文化退出南陽地區,雖然整個石家河文化仍繼續發展,走向自己的頂峰,但江漢地區的先民卻失去對南陽這個交通要衝的控制,從而也失去了北上中原爭雄的機遇,在一段歷史時期內,發展的舞臺受到一定限制。而隨著伐三苗的勝利,河南龍山文化進入南陽地區,不僅解除了南方的威脅,還打開了中原文化南下發展的通途,對於後來中原王朝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體質人類學研究成果還揭示,河南南陽地區淅川下王崗新石器時代居民與黃河下游古代居民屬於同一個種族型別一一古代華北人,但又同近代華中組居民體質特徵如此相似,表明近代華中居民與新石器時代漢江流域的居民有極密切的血統關係,它應是受到來自華北地區古代居民向南遷徙的直接影響,這種影響向南延伸到華南以至南亞。這種大遷徙與伐三苗戰爭有密切關係,而且隨著北方民族的南下,也牽動了南方民族的遷徙,它促進了民族的大雜居、融合,以及文化的大交流、發展。華夏、苗蠻的部族界限逐漸打破,正是在這一基礎上苗蠻集團的先祖列入了華夏的帝王世系,苗民始制的“五刑”也被北方部族的顯貴們接受並加以發展。
伐三苗的戰爭進一步體現了原始戰爭性質的轉變,不再具有血親復仇的動機,而是為了奪取適宜生存和發展的戰賂要地而進行的征服戰爭,戰敗者宗廟被夷為平地,祭器被焚燬,戰俘及其子孫世代淪為奴隸,即所謂“人夷其宗廟,而火焚其彝器,子孫為隸,不夷於民”[25]。這導致了各種社會矛盾的進一步激化,最終破壞舊的氏族制度,推動了夏王朝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