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略論

    因為那一時期歐洲是整個世界的中心,經濟和政治的中心,歐洲的強國擁有佔世界百分之九十的殖民地,所以世界霸權的爭奪只能在歐洲發生。

    兩次世界大戰並不能說是德國發起的,只能說全是德國引起的。因為德國再強大也不會狂妄到同世界為敵,只不過是由於一系列的戰略誤判,最終把戰爭擴大到世界範圍了而已。

    我們分開來敘述

    一戰的爆發,主要是德國在成為世界性的工業強國後挑戰舊有的老牌的帝國主義工業強國英法。德國要求的是佔有與其強國地位相匹配的殖民地,在歐洲擁有更為強力的話語權!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歐洲大陸只能有一個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的霸主,兩個最為強大的陸上國家德國和法國不可避免的走入對立面。而英國作為全球性的霸主不想歐洲有一個統一的強權國家,從而挑戰自己的地位。所以英國加入較弱的法國,維持歐洲的兩強相爭狀態。

    如此,德國旨在拿下法國,取得法國大片的殖民地,在歐洲的大陸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最終一戰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跟第一次世界大戰緊密相關。凡爾賽合約的簽訂,給德國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德國許多領土被戰勝國分割,巨量的戰爭賠款和對德國軍事、工業等領域的極大限制,讓一戰後的德國連普通國家都不如,一直都活在戰敗國的陰影下。

    試想任何一個有主權國家怎麼會容忍國土的淪喪和軍事力量的被限制?每一個德華人都難以忍受如此的恥辱!

    所以德國在再度發展強大起來後,肯定要做的便是國家的統一。所以對佔領德國領土的波蘭和法國都將會有外交上甚至戰爭的交鋒!

    可是英法波的結盟想再度壓下德國,德國必然要與這些國家發起戰爭。如果說德國當時在1939年打敗這三個國家的話,可能不會擴大到世界級別的大戰了,至少是暫時吧。因為德國將取得歐洲的霸主,沒有了西線得後顧之憂,蘇聯也將慎重考慮對如此強大的德國發起戰爭。

    可惜德國沒能迫使英國投降,德國的西線威脅將一直存在,兩線作戰危險不可避免。德國很有可能再度被蘇聯和英國美國的結盟挑戰,而一旦再次陷入兩線作戰,德國必敗無疑!所以德國的戰爭機器不能也不會停下,它必須解決掉東線的蘇聯,解決東線來迫使英國和美國不敢在西線登陸。取得在歐洲大陸的絕對安全。

    正是基於此情況導致世界大戰,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不只是德國的原因,其他強國的結盟對德國的過於打壓,使得德國必然會反抗,而正是如此讓希特勒趁機把德國本來合情合理的統一要求演變成了邪惡的法西斯主義,走上了戰爭的不歸路!

  • 2 # 思悟心蕾

    這個問題問的不錯,之前有過這方面的想法,只是沒敢太深思。趁著這次機會,就好好的梳理一下。德國有著自己的獨特性,也因為這種獨特性不得不作出作為來為自己爭取生存空間。受著《戰爭論》影響的國度,自然就會形成了倒行逆施的一次次的發起又失敗。這就是命運不會開玩笑,只有自己在做開玩笑的舉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雙方,分別是同盟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協約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他們在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雙方,分別是協約國(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同盟國(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縱觀兩次世界大戰的地理位置和國家的情況,都是因為一些特殊因素髮酵到一定程度而引發的大災難。二者之間唯一的區別就是日本從一戰的同盟國進入了二戰的法西斯陣營,除此之外,歐洲戰場還是沿襲了一戰的格局。

    歐洲戰局的同盟國德國為何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起者?這裡面有一些特殊的因素存在。

    第一,德國類似於一個半內陸的國家,出海口都受制於英國和法國以及蘇伊士運河的牽制。在海外殖民的過程中所獲得的資源運往國內的時候極容易被這兩個國家所阻斷,並且在海外殖民地互相攻伐的過程中,德國也無力向外輸送力量,而唯一能夠擺脫這個困局的方式就是在本土打敗英法等國,以此來穩定自己的聯絡海外殖民地的生命線。

    第二,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樣有著以前的想法,但是付諸行動的時候更為果斷,那就是統一歐洲之後再向外延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還果斷。這是半內陸國家在求生存的一種無奈之舉。同時也是一個強國雄心下不願受制於人的信念。

    第三,德國是一次又一次對自己命運的抗爭,特別是在大殖民時代,更是激起了這種爭取掌握自己命運的抗爭。但事與願違,決策者的倒行逆施,反而把自己的命運一次又一次的釘在了恥辱柱上。

    總之,任何一個國家對領土的擴張都無可厚非,但是一定不要做那些倒行逆施的事。既然想擴大自己的命運掌握,就要懂得如何付出來換回長久的回報。因此如何做好外交和軍事對抗是一門大學問,這在中國歷史上下數千年就已經運用了無數遍,這也是中國在處理外交問題上都是以誠信互惠為首要原則等等。即使面對漫漫星空的星際世界,也要用這種方法作為基礎要素之一。

  • 3 # 風雲焦點說

    因為貪婪問題所導致的,德國迅速崛起後的自我膨脹,想要從世界上其它國家那裡分一杯羹,對英法為主導的國家十分不滿,想要重新瓜分世界,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下面詳細寫一下它發動戰爭的基本條件。

    第一,德國統一。

    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長期以來知識一個由眾多小國家組成的鬆散聯邦,後來普魯士國王發起了統一戰爭,在此期間,普魯士和法國發生衝突,普魯士大獲全勝,並因此自衛戰爭轉變為侵略戰爭,入侵法國,法國割地賠款,普魯士也統一了德國,建立起德意志第二帝國。

    第二,工業發展迅猛。

    統一後的德國工業迅速發展,很快超越了其它國家,成為世界上主要的工業國家,德國強大之後,自然想要對之前世界的劃分不太滿意,特別是對英法這種老牌強國,於是提出了重新劃分世界的要求,這也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德國認為他們內部已經沒有了派系鬥爭,而德華人也被這種狂熱的民族主義所鼓動,他們認為戰爭會很快以德意志的勝利而結束,這不過是他們沉悶市民生活的一個小插曲而已,誰知道戰爭範圍越來越廣,戰爭也成為了一場艱苦的拉鋸戰。

    第三,一戰德軍的失敗。

    由於一戰失敗,德國不僅沒有分到利益,反而因為戰敗,它的利益被其它國家瓜分,還得賠償人家很多錢,不允許有重型武器,各種資源被嚴重限制,人民毫無希望,所以擁有超強煽動洗腦能力的希特勒,最終走上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道路。

    在人民看不到期望時,一個強硬派的出現,(普通我們有時候說分別從哪裡)足以讓他們的細胞活躍起來,為國家和未來而戰鬥,否則德國將永遠被踩在腳下,於是一戰的失敗為二戰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 4 # 腳踏一枝梅

    謝友邀答。

    因為德華人是歐洲的"日本人"!

    新猴王怎樣涎生?強壯的新猴,必把老猴王幹廢弄死,在眾弱猴股顫歡呼中上位!學界把這移殖過來,叫"修昔底德陷井″,意即新興國必與霸主國發生戰爭,和平崛起只是幻想,搞所謂的禪讓嗎?叢林法則的現世沒有這篇書!

    一丶二世戰,德國是新猴,挑戰老猴王英國,英國怎甘心拱手讓出王位?談不攏,唯有打唄,於是各拉扯一幫小兄弟,群鷗互鬥,打得昏天黑地,血雨腥風。最終,新猴戰敗,老猴王也遍體鱗傷,便宜了美國這隻鷹,這就叫螳螂捕蟬丶黃雀在後!二戰後老美取代英國成了世界的霸主(新猴王),也成了德日意等戰敗國的恩人,美歐抱團搞成北約,對抗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陳營。英法德日意等遂成美國的小弟,即所謂的盟國。

    爭鬥何因?利益耳!德國是為.自已獲取更多的財富而戰,豈有它哉?

  • 5 # 蘇172916210

    一戰宏觀上是因為德國後發制人,必須加力追趕,引發世界新秩序的混亂。微觀上則是德國錯誤判斷法俄奧實力和決心。

    二戰其實是一戰的延續,因為凡爾賽和約巨大的不公平和報復導致德國的國內思想極端混亂民生也陷入危機,最終導致極端思想納粹的上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預防男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