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所能見到的侍氏由侍其簡稱而來的最早文字資料。清紀曉嵐在乾隆晚期成書的《閱微草堂筆記》中講到侍潞川(即侍朝,字潞川)時,加按語日:“侍氏未詳所出,疑本侍其氏,明洪武中凡複姓皆令去一字,因為侍氏也”。紀曉嵐任《四庫全書》總纂官多年,凡入庫之書莫不經他審閱定稿,以紀氏博覽之豐尚不知侍氏之由來,足徵此前各書均無此記載,而此說只是根據明內府檔案的詔旨推測而來。而我首修譜早於紀氏二百年之久,惜紀氏未能見及,而潞川太史乃純公直系裔孫,載諸吾譜,至此,古書上未見有侍姓便不足為奇了。而侍其源自酈氏之說,多引自《尚友錄》及《萬姓統譜》。這兩部書成書於元代,其實它們都是以唐《元和姓纂》為基礎的;近考記錄侍其氏最早之書是成書於漢元帝時的《急救篇》,初唐大學者顏師古在《急救篇注》中解釋侍其氏時,說是酈食其的後人為紀念先祖,改酈姓為食其氏,其玄孫平在漢武帝時官侍中,遂又官氏合一,改稱“侍其”氏。可知《元和姓纂》又承襲於此。現代的姓氏專書在解釋“侍其”和“食其”兩氏時,也都說是同源自酈食其,酈是地名,是酈氏先祖的食邑。以地名為姓,是古代姓氏來源之一。因此,足徵我侍氏也和諸多姓氏一樣,都是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嬗變而來,有如周、劉、王等姓源自“姬”姓一樣,都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至於歷史上的侍其氏諸多名人,因在其它序言中多已列舉,故不復贅述。 達泉公是侍姓遷伊第一人,是連雲港市及周邊地區侍姓的始祖,伊山為我宗侍姓的發祥地。按古例,姓氏前冠以地名作為本宗族的徽號,故凡達泉公後裔均應稱為“灌雲侍氏”。我宗祠原始堂號曰“興隆堂”,後來人丁繁多,祭祀不便,復從二世起,為鴻業公、恆業公、駿業公三兄弟分建三祠,長房曰“耕讀堂”,堂聯日:“守祖宗清白二字,教子孫耕讀兩行”。世居伊山前後及本縣境內為多。二房曰“佐聖堂”。三房曰“立誠堂”,堂聯曰“蘇閶家聲遠,立誠世澤長”。我宗自遷伊六百餘年以來,人丁日眾,或逃戰亂,或避荒年,多戶遷他鄉謀生,故居域分佈較廣,若知遷者為某房某支人,須知是某堂號。如贛榆馬站及魯南等地族人,俱知是從陡溝遷出,但仍用原始堂號“興隆堂”;而在我宗四修譜時他們和祖庭已有過聯絡,起名用字也以“述重光為序”;而三房人多於明未清初先遷至陡溝,復分別外遷至丁溝、山東等地,所以可確定他們是三房人。如東海之安峰前、後侍莊,族眾近千,祖輩流傳是伊山三門入,“立誠堂”號,祖先堂聯是“蘇閶家聲遠,立誠世澤長”,和我三房祖庭及丁溝支完全相同;後來他們入了宿遷支系譜,當我們和曾參與修譜的侍其全交談時,問及此事,他講,在民國初年,有宿遷侍氏從海州販鹽,在安峰被查扣,找到當時安峰侍族幫忙,將鹽放行;因都是侍氏,便有同祖共源之誼,後來宿遷侍族將其宗譜送他們一部,以備後世互為聯絡,但該譜並無安峰支系人名入譜;這次宿遷來續譜,正好找到他們儲存的贈譜,和宿遷譜完全一樣,遂認為是宿遷支系,才入了該譜的。但先祖遷自伊山,“立誠堂”堂號及堂聯明確無誤,經我們多次與沭陽縣原糧食局黨委書記侍俊公接洽商談,他表示仍入祖籍——灌雲宗譜,現已理清支系。因此,我們照實將該支收入本宗三房譜內。沭陽侍窪侍氏祖上留言:本支是伊山三房人,“立誠堂”堂號,堂聯是“蘇閶家聲遠,立誠世澤長”。今雖已續入宿遷譜內,但其世系淵源是清楚無誤的,故照實註明。淮安順河支系三房十三世祖宏聖公遷居於彼,現也尋源歸入三房譜內。盱眙侍澗侍氏先祖是海州侍家嶺人,因用船而落戶於彼;知道和泰州侍朝同宗,遂以“翰書堂”為號;而海州三縣,只伊山有侍家嶺,而侍家嶺只有長房和三房居住,長房牒譜世系齊全而無有此支系的記載,故知為三房人,有夕和公序明原委,也續入三房譜內。還有散居它地的三房族人也都收入三房譜中。諸如漣水、淮安、高郵、響水等地侍氏,因其先世遷自侍莊前後,有的輩份用字和二房相同,知為二房支系,皆收續二房譜中。長房支系多居本縣境內,且資料較為齊全,即有少數支系較為混亂,但都已考清。 最近山西大同路橋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侍都貴專程來連雲港敘述宗親之情,其兄侍禮鎖(小學校長,已退休)也來電、來信聯絡,告知彼處有很多侍姓居住,其所屬支系尚有待聯絡考訂。我宗和宿遷宗支之間是何種關係,目前尚未取得一致意見,但雙方老譜內均有侍朝世系的記載,這為我們以後考證提供了寶貴的線索。鹽城宗支與我宗都是遷自蘇州侍其巷,說明我們在宋元之際侍其複姓時是共祖同源,然後分遷為兩個支流。由上可知,我侍氏是古老而又年輕的姓氏。古老,因其淵源久遠;年輕,是演變定格為侍氏較遲,所以較其它姓氏更容易考明不同宗支間的源流關係,為將各地侍氏統一譜系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可能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發起編印《中國侍姓統譜》的設想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自古及今,中國人民對取名用字都十分講究,多賦以吉祥和美好願望於其中;也有避諱、避克等迷信成分。同時,為了區分輩份及血緣親疏,喜歡把近血緣的同輩人取名用字或同偏傍,或共部首,或以同一字為序,但無闔族統一。自元朝孔思晦為孔氏後裔取名統一定以吉祥字聯級成韻,一輩一字,逐輩遞用,以後便為它姓所效仿。我宗也是如此。以前各房修譜時,多曾為本房擬定派名用字,現在還能從人名中反映出他們所在房屬。自四修譜定“作述重光,唯承先志;修齊繼美,乃振家聲”十六字為序後,遂為三房共同採用。考其十六字,乃源自《四書》。“作述重光,唯承先志”,出自《中庸》“父作之,子述之”及《論語》“述而不作”、“父在觀其志,父歿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道,謂之孝”。意為前輩開創基業,後輩發揚光大。“修齊繼美,乃振家聲”,出自《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前兩句,意願族眾加強德、才修養,使家族興旺發達,聲名遠播。現經編委及各地代表討論,考慮長遠、效法孔孟,擬增加派名用字。決定增續八世派名用字,曰“清風揚善,安泰吉祥”,取繼祖宗美德、期宗族興旺之意,使後世起名用字悉有所依,庶無干犯祖諱之虞。 封建社會已離我們遠去,而宗譜又是其重要的文化遺產,其中一些名詞的涵義已不為多數今人所瞭解。為幫助族人對古譜中有關宗法知識的理解,根據作凱公提供的資料,略作介紹如下: 宗法,是以家族為中心,根據血統遠近,區分嫡庶親疏的一種等級制度。嫡,是指家庭內的正支,正妻為嫡妻,其所生子女為嫡子女;嫡長子享有繼承爵祿、財產及祭祀先祖的特權。庶妻即妾,也叫側室,所生子女為庶子女。 過繼,即本人無子,收養族內侄兒為子嗣,即繼子。另有收養孫輩為嗣的叫承重孫。如嫡長子已去世,由嫡長孫代父主持祖父母喪事者,也叫承重孫。還有一種叫兼祧,和“過繼”稍有區別。“祧”(音“跳”)的本義是祭祀遠祖,“兼祧”是指一子繼兩家,也叫“獨子雙祧”即“借子生孫”,兩家各為該子娶一婦,各婦生子繼承各房的產業、香火,和“過繼”的主要區別在於兼祧子和生父母不脫離關係,而“過繼”則脫離關係。 族,表示親屬關係。《尚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依照舊說,九族,是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孫、曾孫、玄孫。另有玄孫之子為昆孫,昆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所謂“雲仍滿前”即泛指子孫眾多之意。 世,一世人即一代人,或一輩人。同一宗族內的入,有不同輩份的區分,如兄弟,叔侄,祖孫等。這就是同血緣的人際間縱向和橫向的關係。以始祖為第一世,向下推算,如我灌雲侍氏,始祖達泉公是一世人,數至“守”字輩是第十九世,“文”、“臣”字同為十九世人;“啟”、“以”、“景”同為二十世等。由於同一輩份的人會用不同的字命名,只要知道各自所屬世數,便知道彼此的關係,是兄弟,還是叔侄,或祖孫等。 五服,本指五個等級的喪服,即斬衰、齊衰(音諮崔)、大功、小功、緦麻。喪服是區分服喪者與死者的血緣關係親疏的標誌,後來也借用“服”來區分人際間的血緣關係。如“五服弟兄”是指共高祖的弟兄,即親弟兄、叔伯弟兄(古稱堂弟兄、從弟兄)、堂弟兄(即再從弟兄)、族弟兄。不共高祖的弟兄即出五服,也通稱“族弟兄”。“五服宗親”是指同一高祖間的親屬關係。如叔侄、堂祖孫等。
這是我們所能見到的侍氏由侍其簡稱而來的最早文字資料。清紀曉嵐在乾隆晚期成書的《閱微草堂筆記》中講到侍潞川(即侍朝,字潞川)時,加按語日:“侍氏未詳所出,疑本侍其氏,明洪武中凡複姓皆令去一字,因為侍氏也”。紀曉嵐任《四庫全書》總纂官多年,凡入庫之書莫不經他審閱定稿,以紀氏博覽之豐尚不知侍氏之由來,足徵此前各書均無此記載,而此說只是根據明內府檔案的詔旨推測而來。而我首修譜早於紀氏二百年之久,惜紀氏未能見及,而潞川太史乃純公直系裔孫,載諸吾譜,至此,古書上未見有侍姓便不足為奇了。而侍其源自酈氏之說,多引自《尚友錄》及《萬姓統譜》。這兩部書成書於元代,其實它們都是以唐《元和姓纂》為基礎的;近考記錄侍其氏最早之書是成書於漢元帝時的《急救篇》,初唐大學者顏師古在《急救篇注》中解釋侍其氏時,說是酈食其的後人為紀念先祖,改酈姓為食其氏,其玄孫平在漢武帝時官侍中,遂又官氏合一,改稱“侍其”氏。可知《元和姓纂》又承襲於此。現代的姓氏專書在解釋“侍其”和“食其”兩氏時,也都說是同源自酈食其,酈是地名,是酈氏先祖的食邑。以地名為姓,是古代姓氏來源之一。因此,足徵我侍氏也和諸多姓氏一樣,都是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嬗變而來,有如周、劉、王等姓源自“姬”姓一樣,都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至於歷史上的侍其氏諸多名人,因在其它序言中多已列舉,故不復贅述。 達泉公是侍姓遷伊第一人,是連雲港市及周邊地區侍姓的始祖,伊山為我宗侍姓的發祥地。按古例,姓氏前冠以地名作為本宗族的徽號,故凡達泉公後裔均應稱為“灌雲侍氏”。我宗祠原始堂號曰“興隆堂”,後來人丁繁多,祭祀不便,復從二世起,為鴻業公、恆業公、駿業公三兄弟分建三祠,長房曰“耕讀堂”,堂聯日:“守祖宗清白二字,教子孫耕讀兩行”。世居伊山前後及本縣境內為多。二房曰“佐聖堂”。三房曰“立誠堂”,堂聯曰“蘇閶家聲遠,立誠世澤長”。我宗自遷伊六百餘年以來,人丁日眾,或逃戰亂,或避荒年,多戶遷他鄉謀生,故居域分佈較廣,若知遷者為某房某支人,須知是某堂號。如贛榆馬站及魯南等地族人,俱知是從陡溝遷出,但仍用原始堂號“興隆堂”;而在我宗四修譜時他們和祖庭已有過聯絡,起名用字也以“述重光為序”;而三房人多於明未清初先遷至陡溝,復分別外遷至丁溝、山東等地,所以可確定他們是三房人。如東海之安峰前、後侍莊,族眾近千,祖輩流傳是伊山三門入,“立誠堂”號,祖先堂聯是“蘇閶家聲遠,立誠世澤長”,和我三房祖庭及丁溝支完全相同;後來他們入了宿遷支系譜,當我們和曾參與修譜的侍其全交談時,問及此事,他講,在民國初年,有宿遷侍氏從海州販鹽,在安峰被查扣,找到當時安峰侍族幫忙,將鹽放行;因都是侍氏,便有同祖共源之誼,後來宿遷侍族將其宗譜送他們一部,以備後世互為聯絡,但該譜並無安峰支系人名入譜;這次宿遷來續譜,正好找到他們儲存的贈譜,和宿遷譜完全一樣,遂認為是宿遷支系,才入了該譜的。但先祖遷自伊山,“立誠堂”堂號及堂聯明確無誤,經我們多次與沭陽縣原糧食局黨委書記侍俊公接洽商談,他表示仍入祖籍——灌雲宗譜,現已理清支系。因此,我們照實將該支收入本宗三房譜內。沭陽侍窪侍氏祖上留言:本支是伊山三房人,“立誠堂”堂號,堂聯是“蘇閶家聲遠,立誠世澤長”。今雖已續入宿遷譜內,但其世系淵源是清楚無誤的,故照實註明。淮安順河支系三房十三世祖宏聖公遷居於彼,現也尋源歸入三房譜內。盱眙侍澗侍氏先祖是海州侍家嶺人,因用船而落戶於彼;知道和泰州侍朝同宗,遂以“翰書堂”為號;而海州三縣,只伊山有侍家嶺,而侍家嶺只有長房和三房居住,長房牒譜世系齊全而無有此支系的記載,故知為三房人,有夕和公序明原委,也續入三房譜內。還有散居它地的三房族人也都收入三房譜中。諸如漣水、淮安、高郵、響水等地侍氏,因其先世遷自侍莊前後,有的輩份用字和二房相同,知為二房支系,皆收續二房譜中。長房支系多居本縣境內,且資料較為齊全,即有少數支系較為混亂,但都已考清。 最近山西大同路橋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侍都貴專程來連雲港敘述宗親之情,其兄侍禮鎖(小學校長,已退休)也來電、來信聯絡,告知彼處有很多侍姓居住,其所屬支系尚有待聯絡考訂。我宗和宿遷宗支之間是何種關係,目前尚未取得一致意見,但雙方老譜內均有侍朝世系的記載,這為我們以後考證提供了寶貴的線索。鹽城宗支與我宗都是遷自蘇州侍其巷,說明我們在宋元之際侍其複姓時是共祖同源,然後分遷為兩個支流。由上可知,我侍氏是古老而又年輕的姓氏。古老,因其淵源久遠;年輕,是演變定格為侍氏較遲,所以較其它姓氏更容易考明不同宗支間的源流關係,為將各地侍氏統一譜系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可能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發起編印《中國侍姓統譜》的設想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自古及今,中國人民對取名用字都十分講究,多賦以吉祥和美好願望於其中;也有避諱、避克等迷信成分。同時,為了區分輩份及血緣親疏,喜歡把近血緣的同輩人取名用字或同偏傍,或共部首,或以同一字為序,但無闔族統一。自元朝孔思晦為孔氏後裔取名統一定以吉祥字聯級成韻,一輩一字,逐輩遞用,以後便為它姓所效仿。我宗也是如此。以前各房修譜時,多曾為本房擬定派名用字,現在還能從人名中反映出他們所在房屬。自四修譜定“作述重光,唯承先志;修齊繼美,乃振家聲”十六字為序後,遂為三房共同採用。考其十六字,乃源自《四書》。“作述重光,唯承先志”,出自《中庸》“父作之,子述之”及《論語》“述而不作”、“父在觀其志,父歿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道,謂之孝”。意為前輩開創基業,後輩發揚光大。“修齊繼美,乃振家聲”,出自《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前兩句,意願族眾加強德、才修養,使家族興旺發達,聲名遠播。現經編委及各地代表討論,考慮長遠、效法孔孟,擬增加派名用字。決定增續八世派名用字,曰“清風揚善,安泰吉祥”,取繼祖宗美德、期宗族興旺之意,使後世起名用字悉有所依,庶無干犯祖諱之虞。 封建社會已離我們遠去,而宗譜又是其重要的文化遺產,其中一些名詞的涵義已不為多數今人所瞭解。為幫助族人對古譜中有關宗法知識的理解,根據作凱公提供的資料,略作介紹如下: 宗法,是以家族為中心,根據血統遠近,區分嫡庶親疏的一種等級制度。嫡,是指家庭內的正支,正妻為嫡妻,其所生子女為嫡子女;嫡長子享有繼承爵祿、財產及祭祀先祖的特權。庶妻即妾,也叫側室,所生子女為庶子女。 過繼,即本人無子,收養族內侄兒為子嗣,即繼子。另有收養孫輩為嗣的叫承重孫。如嫡長子已去世,由嫡長孫代父主持祖父母喪事者,也叫承重孫。還有一種叫兼祧,和“過繼”稍有區別。“祧”(音“跳”)的本義是祭祀遠祖,“兼祧”是指一子繼兩家,也叫“獨子雙祧”即“借子生孫”,兩家各為該子娶一婦,各婦生子繼承各房的產業、香火,和“過繼”的主要區別在於兼祧子和生父母不脫離關係,而“過繼”則脫離關係。 族,表示親屬關係。《尚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依照舊說,九族,是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孫、曾孫、玄孫。另有玄孫之子為昆孫,昆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所謂“雲仍滿前”即泛指子孫眾多之意。 世,一世人即一代人,或一輩人。同一宗族內的入,有不同輩份的區分,如兄弟,叔侄,祖孫等。這就是同血緣的人際間縱向和橫向的關係。以始祖為第一世,向下推算,如我灌雲侍氏,始祖達泉公是一世人,數至“守”字輩是第十九世,“文”、“臣”字同為十九世人;“啟”、“以”、“景”同為二十世等。由於同一輩份的人會用不同的字命名,只要知道各自所屬世數,便知道彼此的關係,是兄弟,還是叔侄,或祖孫等。 五服,本指五個等級的喪服,即斬衰、齊衰(音諮崔)、大功、小功、緦麻。喪服是區分服喪者與死者的血緣關係親疏的標誌,後來也借用“服”來區分人際間的血緣關係。如“五服弟兄”是指共高祖的弟兄,即親弟兄、叔伯弟兄(古稱堂弟兄、從弟兄)、堂弟兄(即再從弟兄)、族弟兄。不共高祖的弟兄即出五服,也通稱“族弟兄”。“五服宗親”是指同一高祖間的親屬關係。如叔侄、堂祖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