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曲人

    北韓是明朝的屬國,疆界是接壤的。後金未成立之前,後金之地也屬明朝管,女真人屬於居民。後金立國後與明對抗,而與後金相望,在北韓邊上有明朝駐軍的皮島仍然保持著和北韓的接壤關係。

    如果北韓北上與明軍開戰,女真人或阻擊或支援應不會坐視觀看。以歷史的發展看,女真人早期會傾向明朝,後期會傾向北韓。

  • 2 # 小南讀

    自明初起,大明王朝就與北韓國接壤,而且明王朝對於北韓可以算是恩遇有加,初時朱元璋就將高麗王國列入不徵之國,後李成桂奪了高麗幼主的位子,上表請朱元璋賜國號,朱元璋雖然不爽李成桂奪位的做法,但最後還是賜了“北韓”這個國名,李成桂政權自此成為正朔,故北韓王國對明王朝十分尊崇。

    但在明末明軍在薩爾滸大敗之後,明軍四路大軍三路大敗,僅有一路儲存完整,而此後遼東主動權也歸後金所有,明軍開始陷入被動,之後遼陽、瀋陽、廣寧等重鎮相繼失守,北韓和明王朝陸地上的聯絡也逐漸被切斷,雖然如此,但明王朝和北韓在海路上的聯絡一點都沒有斷,甚至更加密切,比如比較出名的毛文龍就是在北韓的皮島上駐軍十五年牽制後金後方。

    而題主所言,可能是對當時後金以及北韓的情況有些不瞭解。從地理上看,明與金的交戰過程中,若是北韓在後面捅一刀絕對能噁心後金個半死,但是事實上北韓並沒有去攻擊過後金,北韓王國的國力實在是太弱了。

    在薩爾滸之戰後,明與北韓的陸地聯絡減弱,雖然後金大勝,但後金的國力也不算很強,只能自保,根本無力進攻北韓,之後黃太吉繼位,為了顯示自己能力並讓後金政權更加穩固,後金開始進攻北韓,僅僅三萬人就差點讓北韓亡國,北韓國王還帶著妃子逃到江華島,最後北韓與後金議和,稱臣納貢,可見當時的北韓王國軍力是如何薄弱。

    所以按題主所言的北韓在後金後背捅刀子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北韓王國國力太弱,對後金本就十分懼怕,而充當捅刀子角色的就是上面所言的駐紮在皮島的毛文龍部,其對後金的牽制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之後皮島被攻破之後後金也再無後顧之憂。

  • 3 # 勇戰王聊歷史

    一直到李成梁送“寬甸六堡”給努爾哈赤之前,明朝和北韓都是接壤的。

    1606年,李成梁下了一招臭棋,以“孤懸於外,很難守住”為由,捨棄了建設30多年的遼左六堡:孤山新堡、新甸堡、寬甸堡、大奠堡、永甸堡、長甸堡。

    這六堡於1573年開始設立,歷經三十多年建設,守衛著明朝長城沿線難有的“小江南”。此處雨水豐沛,土壤肥沃,非常適合屯田駐兵。經略遼東的熊廷弼稱之為“八百里新疆”。等到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時,此處已經有六萬四千餘戶居民。向北可壓制努爾哈赤。向東可聯絡北韓,是明朝的最前沿陣地。

    可是,李成梁為了培養“乾兒子”努爾哈赤,主動讓出六堡,給努爾哈赤留出發展空間。在薩爾滸之戰兩年後(1621年),努爾哈赤不廢一兵一卒,正式佔領了肥沃的遼左“新疆”。同時,也在實際上切斷了北韓和明朝的陸上交通。以後明朝再想和北韓交流,就要從山東走海路了。

    幸好,北韓很忠心,一直忠於明朝。

    1619年,明朝召集十一萬大軍(號稱二十萬)攻打後金時,其中就有13000人是北韓軍。可惜,薩爾滸大敗,明軍再也沒有能力主動出兵攻打後金。

    而後金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對北韓開始採取拉攏的政策,曾多次派遣使臣赴朝投書。後金的意思很簡單,讓北韓跟他這個新老大混。可是,北韓卻很有骨氣,仍支援明朝,反對後金。

    後金對這個不聽話的鄰居,其實也沒放在心裡,畢竟,北韓軍隊戰鬥力太弱了。可是,後來出了一個毛文龍,不僅把皮島搞得風生水起。還依託北韓騷擾後金。此時,皮島毛文龍成了後金的眼中釘,肉中刺。

    1627年(天聰元年),皇太極下令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帶領三萬八旗軍及包衣家奴出征北韓。八旗軍只用了不到半個月,就輕鬆佔領了多半個北韓,並屠城三座。北韓國王李倧帶領嬪妃,子女逃進江華島憑島據守。不久,北韓與後金舉行會盟儀式。

    1636年,皇太極又因為北韓不聽話,不納貢,親統十萬大軍往徵北韓。在攻佔義州之後,清軍派出先鋒300名騎兵直驅平壤。清軍以300先鋒在平壤城下,斬殺北韓5000多人,攻佔北韓王京。北韓國王退守南漢山城,王妃、王子及大臣妻子暫避江華島。最終,在清軍的火炮下,北韓國王李驚率領群臣出南漢山城,步行到漢江東岸的三田渡,無條件接受皇太極提出的投降條件。

    從此,北韓向皇太極歸服稱臣,成為大清的屬國。

    綜上所述,北韓作為明朝的小弟,已經是非常忠心了。怎奈,明朝腐敗不堪,難以抵禦後金(清)入侵。

  • 4 # 冷兵器研究所

    北韓當然跟大明接壤啊!而如果北韓北上用兵,女真大兄弟自然不會坐視啊!因為北韓真正的北上用兵就是跟明軍一起,想弄死女真人。女真人想坐視都沒可能。

    大明跟北韓的關係要從王氏高麗時代開始。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以宋國公馮勝為徵虜大將軍,穎國公傅友德為左副將軍,永昌侯藍玉為右副將軍,率師二十萬北征遼東納哈出,最終大破元軍,收復遼東,使得明朝建立的遼東都衛指揮使司跟王氏高麗接壤。

    王氏高麗跟元朝關係很深,所以一直圖謀大明的遼東。

    洪武二十一年、高麗禑王十四年(1388年)四月,高麗發兵五萬零四百六十四人,馬二萬一千六百八十二匹,令名將李成桂領軍,準備進攻遼東。

    禑王逼迫下的高麗軍隊於五月七日渡過鴨綠江,屯兵於威化島,不想白白送死不滿計程車卒紛紛逃亡,李成桂直接回師,推翻了高麗禑王的統治,重新和明朝建立宗藩關係。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成桂廢黜王氏高麗最後一位國王恭讓王王瑤,自立為王,結果跟朱元璋弄得不愉快。結果李成桂在重臣鄭道傳的主張下,弄出了一個“遼東征伐”計劃。這一計劃最終因為北韓國內王子之亂的爆發,鄭道傳被殺,李成桂被迫退位而夭折。

    總體來說,高麗、北韓王朝的兩次“北上”想法,還沒成型就被搞死了。

    而到了明代中後期,北韓倒是好幾次北上傭兵,但都是想去弄死女真人,而不是針對明朝。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北韓突然大舉進攻建州衛,建州部眾倉促應戰,損失重大。導致183人被殺,284人被掠,同時被掠的還有177頭牛馬。當時的建州衛指揮使李滿住也“身被九創”,其妻死難。聞知此事,當時的遼東總兵官都督巫凱便上奏朝廷,稱“北韓國擅攻建州衛,請詰問之。”看到明廷出面干預,北韓急忙解釋說:“毛憐、建州之人詐為忽刺溫野人裝束,凡四百餘騎犯北韓邊境,劫殺軍民。”對於北韓的狡辯,李滿住向朝廷答辯道,搶掠北韓人口的是忽刺溫野人頭目木答兀等人,而且遇到朝廷所差內官,業已追還。但北韓仍拒不承認,始終堅持“實建州所為,故加以兵”。

    成化三年(1467年)九月,明朝對女真發動著名的“犁庭掃穴”。在這場也被稱為“成化丁亥之役”的軍事行動中,北韓也出兵萬人,從東路堵截。北韓兵分兩路:右路由大將南恰率領,自北韓慈江道滿浦進攻婆豬江;左路由大將魚有沼率軍自北韓慈江道高沙裡入攻兀彌府。

    北韓出兵十分迅速。起初,明軍與北韓兩軍約定在二十九日會師,但北韓軍在二十六日就先期攻入兀彌府。建州衛首領李滿住及長子古納哈等386名女真人被北韓軍擒獲後斬殺,還活捉了23人,獲取牛馬等牲畜200餘頭,焚燬了217所積聚。

    趙輔在其《平夷賦有序》中描述道:“強壯就戮,老稚盡俘,若土崩而火滅,猶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豬其宅,杜其穴而空其巢,旬日之內,虜境以之蕭條。”可見此役對建州女真來說是毀滅性的。經一個月的剿殺,建州女真被殺者千餘人,明軍奪回奴隸(即阿哈)一千多口,破寨四五百座,牛、馬、家畜等積蓄也都蕩然無存(《全遼志》卷六)。

    所以,北韓出兵這事,基本上都是拿女真人換軍功的。當然後金崛起之後就是另一回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連勝後貓神倍感憂慮,發文直言連勝背後危機重重,放下包袱看清本質,es還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