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大宴在元旦或萬壽節時舉行。宴所一般在太和殿。始於順治時期,歷代皇帝循例舉行。大宴按例需設宴桌二百一十張,用羊百隻、酒百瓶。乾隆四十五年裁減宴桌十九張,羊十八隻、酒十八瓶。  宴前,首先要在殿內寶座前為乾隆擺設宴桌,其次擺設前引大臣、後扈大臣、豹尾班侍臣、起居注官、內外王公、額駙、一二品文武大臣、臺吉、伯克等人員的宴桌。然後,在太和殿前簷下的東西兩側,陳中和韶樂和理藩院尚書、侍郎及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人的宴桌。在太和殿前丹陛上的御道正中,向南張一黃幕,內設反坫,反坫內預備大銅火盆兩個,上放大鐵鍋兩口,一口盛肉,一口裝熱水以備溫酒。大和門內簷下,東西兩側設丹陛大樂。  乾御用宴桌由內務府準備。其他宴桌由大臣們按規定恭進,如若不敷再由光祿寺負責增加。大宴前,先行文宗人府,報名赴宴大臣的名爵、應進桌張和盛器、羊、酒數目,宗人府彙總送禮部查核後奏明乾隆。大宴時,王公大臣均著朝服,按朝班排列。吉時,禮部堂官奏請乾隆禮服御殿。這時,午門上鐘鼓齊鳴,太和殿前簷下的中和韶樂奏《元平之章》。乾隆坐定後,音樂停止,院內階下三鳴鞭,王公大臣等各入本位,向乾隆行一叩禮坐下後,便是進茶、行謝茶禮,進酒、行謝酒禮,進饌、行進饌禮等一套繁瑣的儀式。接著,跳慶隆舞的人們均穿朝朝,入殿內正中向乾隆行三叩禮後退立東側。西邊的樂曲奏起時,跳喜舞的人們按次進舞。每對舞畢,行三叩禮後退下。這時,筵宴進入高潮。最後鳴鞭奏樂,皇帝回宮,眾大臣退出,大宴即告結束。  除夕宴是清宮的傳統筵宴。每年除夕必要舉行一次,規模不大,但非常講究。現以乾隆四十一年的除夕宴為例,看看它是如何進行的。  正午,乾清宮擺下御用金龍大宴桌。桌上共擺八路膳品。一路:松棚果罩四座,上安迎春象牙牌四個,兩邊茶瓶一對,中間點心五品。二路:一字高頭點心九品。三路:圓肩高頭點心九品。以上點心都用青白玉碗裝。四路:紅色雕漆看果盒兩副,兩邊蘇糕鮑螺四座(用小青白玉碗裝)。五路、六路、七路、八路膳均為十品,都用青白玉碗裝。除果盒外,八路膳食共計六十三品。膳桌旁邊,還要擺奶子、小點心和爐食各一品。兩邊擺放油糕、鴨子餡臨清餃子和米麵點心各一品,都用五寸青白玉盤裝。此外還要擺南小菜、青醬、醬三樣和老醃菜各一品,在乾隆面前,左邊擺金匙和叉子,右邊擺羹匙和筷子,正面擺筷套、手巾和紙花。金龍大宴桌擺完後,由敬事房接著擺內廷后妃們的陪宴宴桌。這些宴桌高大並有帷布,分左右兩排,設在乾隆宴桌的左前方和右前方。按照后妃的不同地位,宴桌上分別擺放綠龍黃碗、白黑醬包碗、裡外醬色碗、紫紅碗。紫龍碗每桌都有,並各安絹花。每桌備高頭點心五品、乾溼點心四品、銀碟小菜四品(內有清醬一品)。  未初二刻,開始傳熱饌。乾隆升入寶座,后妃等人也按次入座,用膳。帝后用膳完畢,要到南府看戲。  大席之後是酒宴。酒宴擺畢,擺宴人要退出殿外。宮樂即起,乾隆始飲,后妃們依次後飲。酒宴持續到子夜時分,侍宴的總管太監向乾隆報告宴會完畢,祝樂大奏,乾隆離席,並傳旨將餘下的酒宴分賜王公大臣,除夕宴便告結束。宗室宴和外藩宴  清朝皇帝賜宴王公宗室,在宮內已成定規。既是為表示皇恩浩蕩,也有籠絡清宗室人心的目的。這類筵宴,到了乾隆時期發展到了高峰。規模最盛大的,要屬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日舉辦的那次了。那次筵宴在乾清宮舉行。參加宴會的有皇子以下,王、貝勒、貝子、四品頂戴宗室等共計一千三百零八人。早在宴席一個多月前就由乾隆下旨,規定了筵宴的日期。隨後內務府成立了籌備班子,籌備宴時的各種事宜。  宴前的準備。在乾清宮外擺設了準備奏樂的各種樂器,在門裡廊下襬桌案,桌案上擺放多種作為陳設的玉器。在後廊至乾清宮正位間的甬道上,分東西兩旁擺放宴時準備賞賜的物品。在乾清宮就近搭設藍色涼棚十個,準備擺放宴席。  宴時的禮儀。卯時三刻(約上午六點三刻)乾坤御駕乾清宮升座時,樂隊奏中和大樂。在殿內外就坐的,都在殿外正門兩旁按輩份等級序立恭候。升坐畢,中和樂止。所有赴宴人員依次向乾隆行三跪九叩禮。然後各自歸座。這時,音樂又起。茶膳房侍衛人員向乾隆進奶茶,然後依次分進與宴者。賜茶完畢,奏樂即止。首領太監開始向乾隆呈進米麵爐食製品等十五種,擺在填漆花膳桌上,並擺好五寸黃盤、叉子、毛巾等,樂聲再起。乾隆帝開始給王公宗室賜酒,這時,眾王公宗室們都要離座,行一叩禮,依次接受賜酒。酒賜畢,禮儀方止,然後再賜餚饌。筵間,南府藝人還要演戲。戲演完,筵宴即告結束。  外藩宴始於康熙年間,是康熙招待蒙古王公貴族的筵宴,後來歷代皇帝循例舉行。乾隆時期,這種筵宴舉辦得很頻繁。如“新王筵宴,在豐澤園設大幄次,以存舊制。乾隆年間,紫光閣落成,其後遂宴於閣。宴後例有賞。內務府大臣司其事。”“聖駕駐蹕避暑山莊,筵宴外藩,輒召至御前賜酒,內廷詞臣,亦得與賜。其地在萬樹園。平原千畝,夭喬繁茂。雖以園名,不施土木。宴時則張穹幕。”(《養吉齋叢錄》卷十五)這些都是乾隆時期舉辦外藩宴的盛況。可以看出,這類筵宴的宴所無有定址,在豐澤園、紫光閣和避暑山莊等處都舉行過。外藩宴本來是清朝皇帝用來聯絡蒙古王公貴族感情的一種筵宴。後來,範圍擴大到新疆、西藏、金川等地的少數民族貴族。宴時,例設中和韶樂,舞慶隆舞,並陳蒙古、回部、金川及各藩部樂,也表演雜技。  宗親宴和外藩宴,從一定意義上說,對於維護國家的統一,鞏固邊防,加強全國各民族的團結,都有著積極作用。  除以上例舉的幾種筵宴外,清宮中還有茶宴、廷臣宴、宗親宴、蒙古親藩宴、大蒙古包宴等筵宴。從上述部分御宴的景況可以看出,清宮御宴名目繁多,儀式繁縟。大宴人數多達數千人,小宴只有十幾人。皇家各等人員(如太后、皇后、妃、嬪、皇子、皇孫等)的生日,婚喪嫁娶、國家大典、軍事大捷、逢年過節、祭神祭祖、接待外藩使節等等,都有各種各樣定規的筵宴。這些筵宴具有籌備和組織周密、場面盛大、禮儀講究、餚饌豐富的特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發生地震了,你會救你的親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