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以下幾個不同:
1.主權歸屬問題不同,蘇聯為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聯合國家,而獨聯體為各獨立共和國組成的名義性統一組織。
2.社會制度不同,經過東歐劇變,蘇聯時的社會主義變成了各國獨立資本主義。
3.成員國不同,蘇聯為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摩爾多瓦、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哈薩克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而獨聯體則不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最近喬治亞又宣佈退出。
4.目的宗旨不同。蘇聯作為主權國家,旨在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原則,共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而獨聯體是獨立主權國家的協調組織,以主權平等為基礎。它的宗旨是為各成員國進一步發展和加強友好、睦鄰、信任、諒解和互利合作服務;為各成員國在國際安全、裁軍、軍備監督和軍隊建設方面協調政策。 你可以參閱: 獨立國家聯合體(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 ,簡稱:獨聯體。 成立日期: 1991年12月8日,前蘇聯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在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會晤,簽署了一項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宣佈“蘇聯作為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現實將停止其存在”;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其協調機構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和其它贊同獨聯體宗旨的國家均可參加獨聯體。同年12月12日,前蘇聯的哈薩克等五個中亞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會晤並發表宣告,表示願意作為“平等的創始國”參加獨聯體。12月21日,前蘇聯的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哈薩克、俄羅斯、烏茲別克、烏克蘭、塔吉克、土庫曼11國領導人在阿拉木圖會晤,通過了《阿拉木圖宣言》和《關於武裝力量的議定書》等檔案,宣告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及蘇聯停止存在。喬治亞派代表以觀察員身份與宗旨 《獨聯體章程》規定:獨聯體以所有成員國的主權平等為基礎。獨聯體不是國家,也不擁有凌駕於成員國之上的權力,它為各成員國進一步發展和加強友好、睦鄰、族際和諧、信任、諒解和互利合作關係服務。各成員國在國際安全、裁軍、軍備監督和軍隊建設方面實行協調的政策,採用包括觀察員小組和集體維持和平部隊等手段保證獨聯體內部安全。當成員國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以及國際和平與安全受到威脅時,各成員國應立即進行協商,協調立場,採取相應措施。 成員: 成立時,除波羅的海三國外,前蘇聯其它12個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喬治亞(1993年12月起)、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1994年4月起)、哈薩克、俄羅斯、烏茲別克、烏克蘭、塔吉克和土庫曼均為獨聯體正式成員國。 獨聯體現在的成員國有: 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共和國、烏克蘭、摩爾多瓦共和國、亞美尼亞共和國、亞塞拜然共和國、塔吉克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哈薩克共和國、烏茲別克共和國。 2005年8月,土庫曼宣佈退出獨聯體 2008年8月14日,喬治亞宣佈退出獨聯體 總部: 白俄羅斯共和國首都明斯克市。 組織機構: (1)獨聯體國家元首理事會和政府首腦理事會:國家元首理事會是獨聯體的最高機構,通常每年召開兩次會議。政府首腦理事會每年召開四次會議。會議輪流在各國首都舉行,各國領導人按照其國家俄文名稱字母的順序輪流主持會議。 (2) 跨國議會大會、跨國經濟委員會和支付聯盟,以及外交、國防等部長級理事會等。 (3)協調協商委員會:為獨聯體常設執行和協調機構,每個成員國派兩名全權代表常駐該委員會。獨聯體工作語言為俄語。 主要活動: 截至2001年底,獨聯體共召開了29次國家元首會議,簽署檔案上千,但真正落實者寥寥。1998年4月在莫斯科舉行了第23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各國領導人就獨聯體應繼續存在下去並對其進行根本性改革兩個關鍵問題達成共識,對緩解獨聯體的生存危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標誌著獨聯體改革正式提上日程。 1999年4月1日召開了第24屆獨聯體元首會議,通過了《關於獨聯體基本發展方向的宣言》和《關於完善和改革獨聯體機構的決議》兩份檔案,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自由貿易區,大幅精簡獨聯體機構、人員和預算,任命俄總統駐聯邦委員會全權代表雅羅夫為新的獨聯體執行秘書,獨聯體改革開始啟動。但俄與獨聯體國家在一些重大問題仍存分歧,獨聯體渙散勢頭未減。 2000年1月25日召開了第25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討論了地區安全、獨聯體機構改革、建立自由貿易區等問題,一致選舉俄代總統普京為新一屆獨聯體國家元首理事會主席,決定2001年4月召開下一次元首會晤,集中討論打擊恐怖主義和獨聯體未來5年發展綱要問題。會議表明,各國對獨聯體的存在和發展仍有現實需要並寄予希望。但由於會議未真正觸及獨聯體內重大深層問題,特別是在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上意見難以統一,今後獨聯體一體化道路仍不平坦。 2001年是獨聯體成立10週年,成員國元首舉行了2次正式會議及1次非正式會晤。 6月1日,第28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在明斯克舉行。會議討論了獨聯體發展、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協調獨聯體國家外交政策、獨聯體範圍內的熱點衝突和建立獨聯體國家進展情況等問題。各國認為,獨聯體是不可替代的,並在繼續發展,應繼續加強獨聯體各國的合作。會議決定獨聯體成立10週年之際在莫斯科舉行慶祝活動。會議還簽署了獨聯體國家元首就蘇聯衛國戰爭開始60週年告獨聯體人民和世界公眾書。 12月2日,第29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在莫斯科舉行。本次會議通過了名為《獨聯體10年活動總結及今後任務》的檔案。檔案強調,加強獨聯體各國的夥伴關係符合世界發展趨勢和成員國的國家利益。檔案規定了獨聯體2005年前發展綱領,即進一步鞏固獨聯體這一國際關係中的政治實體、經濟實體,建立成員國之間的長期經濟聯絡,穩定獨聯體活動空間,完善履行獨聯體國家間協議的機制。反對國際恐怖主義也是這次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的重要議題。俄總統普京表示,獨聯體是原蘇聯地區實現一體化必不可少的形式。在現代條件下相互之間的合作不僅是穩定獨聯體財政經濟的重要因素,而且對世界經濟的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獨聯體將成為有著巨大潛能的共同市場。 8月1日,獨聯體國家元首在俄羅斯索契市舉行非正式會晤。各國認為,在獨聯體內部可以存在各種地區性組織,以便深入解決安全、經濟和人文等一系列問題。全體會議後,與會各國元首分別進行了多邊或雙邊會談。俄羅斯、亞塞拜然和哈薩克三國總統就裡海問題進行了討論。 2008年8月14日 喬治亞議會以117票全票透過關於喬治亞退出獨聯體的決議,宣佈喬治亞正式退出在獨聯體框架內簽署的三項協定。 退出國家: 連日來喬治亞南奧塞梯衝突不斷,使得格俄關係急劇惡化。格總統薩卡什維利12日曾在群眾集會上說,喬治亞已作出退出獨聯體的決定。 1991年12月,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國領導人在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簽署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定。1993年12月,喬治亞正式成為獨聯體成員國。 土庫曼和喬治亞退出後,獨聯體有10個成員國,即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摩爾多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
主要有以下幾個不同:
1.主權歸屬問題不同,蘇聯為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聯合國家,而獨聯體為各獨立共和國組成的名義性統一組織。
2.社會制度不同,經過東歐劇變,蘇聯時的社會主義變成了各國獨立資本主義。
3.成員國不同,蘇聯為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摩爾多瓦、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哈薩克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而獨聯體則不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最近喬治亞又宣佈退出。
4.目的宗旨不同。蘇聯作為主權國家,旨在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原則,共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而獨聯體是獨立主權國家的協調組織,以主權平等為基礎。它的宗旨是為各成員國進一步發展和加強友好、睦鄰、信任、諒解和互利合作服務;為各成員國在國際安全、裁軍、軍備監督和軍隊建設方面協調政策。 你可以參閱: 獨立國家聯合體(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 ,簡稱:獨聯體。 成立日期: 1991年12月8日,前蘇聯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在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會晤,簽署了一項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宣佈“蘇聯作為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現實將停止其存在”;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其協調機構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和其它贊同獨聯體宗旨的國家均可參加獨聯體。同年12月12日,前蘇聯的哈薩克等五個中亞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會晤並發表宣告,表示願意作為“平等的創始國”參加獨聯體。12月21日,前蘇聯的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哈薩克、俄羅斯、烏茲別克、烏克蘭、塔吉克、土庫曼11國領導人在阿拉木圖會晤,通過了《阿拉木圖宣言》和《關於武裝力量的議定書》等檔案,宣告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及蘇聯停止存在。喬治亞派代表以觀察員身份與宗旨 《獨聯體章程》規定:獨聯體以所有成員國的主權平等為基礎。獨聯體不是國家,也不擁有凌駕於成員國之上的權力,它為各成員國進一步發展和加強友好、睦鄰、族際和諧、信任、諒解和互利合作關係服務。各成員國在國際安全、裁軍、軍備監督和軍隊建設方面實行協調的政策,採用包括觀察員小組和集體維持和平部隊等手段保證獨聯體內部安全。當成員國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以及國際和平與安全受到威脅時,各成員國應立即進行協商,協調立場,採取相應措施。 成員: 成立時,除波羅的海三國外,前蘇聯其它12個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喬治亞(1993年12月起)、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1994年4月起)、哈薩克、俄羅斯、烏茲別克、烏克蘭、塔吉克和土庫曼均為獨聯體正式成員國。 獨聯體現在的成員國有: 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共和國、烏克蘭、摩爾多瓦共和國、亞美尼亞共和國、亞塞拜然共和國、塔吉克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哈薩克共和國、烏茲別克共和國。 2005年8月,土庫曼宣佈退出獨聯體 2008年8月14日,喬治亞宣佈退出獨聯體 總部: 白俄羅斯共和國首都明斯克市。 組織機構: (1)獨聯體國家元首理事會和政府首腦理事會:國家元首理事會是獨聯體的最高機構,通常每年召開兩次會議。政府首腦理事會每年召開四次會議。會議輪流在各國首都舉行,各國領導人按照其國家俄文名稱字母的順序輪流主持會議。 (2) 跨國議會大會、跨國經濟委員會和支付聯盟,以及外交、國防等部長級理事會等。 (3)協調協商委員會:為獨聯體常設執行和協調機構,每個成員國派兩名全權代表常駐該委員會。獨聯體工作語言為俄語。 主要活動: 截至2001年底,獨聯體共召開了29次國家元首會議,簽署檔案上千,但真正落實者寥寥。1998年4月在莫斯科舉行了第23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各國領導人就獨聯體應繼續存在下去並對其進行根本性改革兩個關鍵問題達成共識,對緩解獨聯體的生存危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標誌著獨聯體改革正式提上日程。 1999年4月1日召開了第24屆獨聯體元首會議,通過了《關於獨聯體基本發展方向的宣言》和《關於完善和改革獨聯體機構的決議》兩份檔案,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自由貿易區,大幅精簡獨聯體機構、人員和預算,任命俄總統駐聯邦委員會全權代表雅羅夫為新的獨聯體執行秘書,獨聯體改革開始啟動。但俄與獨聯體國家在一些重大問題仍存分歧,獨聯體渙散勢頭未減。 2000年1月25日召開了第25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討論了地區安全、獨聯體機構改革、建立自由貿易區等問題,一致選舉俄代總統普京為新一屆獨聯體國家元首理事會主席,決定2001年4月召開下一次元首會晤,集中討論打擊恐怖主義和獨聯體未來5年發展綱要問題。會議表明,各國對獨聯體的存在和發展仍有現實需要並寄予希望。但由於會議未真正觸及獨聯體內重大深層問題,特別是在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上意見難以統一,今後獨聯體一體化道路仍不平坦。 2001年是獨聯體成立10週年,成員國元首舉行了2次正式會議及1次非正式會晤。 6月1日,第28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在明斯克舉行。會議討論了獨聯體發展、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協調獨聯體國家外交政策、獨聯體範圍內的熱點衝突和建立獨聯體國家進展情況等問題。各國認為,獨聯體是不可替代的,並在繼續發展,應繼續加強獨聯體各國的合作。會議決定獨聯體成立10週年之際在莫斯科舉行慶祝活動。會議還簽署了獨聯體國家元首就蘇聯衛國戰爭開始60週年告獨聯體人民和世界公眾書。 12月2日,第29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在莫斯科舉行。本次會議通過了名為《獨聯體10年活動總結及今後任務》的檔案。檔案強調,加強獨聯體各國的夥伴關係符合世界發展趨勢和成員國的國家利益。檔案規定了獨聯體2005年前發展綱領,即進一步鞏固獨聯體這一國際關係中的政治實體、經濟實體,建立成員國之間的長期經濟聯絡,穩定獨聯體活動空間,完善履行獨聯體國家間協議的機制。反對國際恐怖主義也是這次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的重要議題。俄總統普京表示,獨聯體是原蘇聯地區實現一體化必不可少的形式。在現代條件下相互之間的合作不僅是穩定獨聯體財政經濟的重要因素,而且對世界經濟的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獨聯體將成為有著巨大潛能的共同市場。 8月1日,獨聯體國家元首在俄羅斯索契市舉行非正式會晤。各國認為,在獨聯體內部可以存在各種地區性組織,以便深入解決安全、經濟和人文等一系列問題。全體會議後,與會各國元首分別進行了多邊或雙邊會談。俄羅斯、亞塞拜然和哈薩克三國總統就裡海問題進行了討論。 2008年8月14日 喬治亞議會以117票全票透過關於喬治亞退出獨聯體的決議,宣佈喬治亞正式退出在獨聯體框架內簽署的三項協定。 退出國家: 連日來喬治亞南奧塞梯衝突不斷,使得格俄關係急劇惡化。格總統薩卡什維利12日曾在群眾集會上說,喬治亞已作出退出獨聯體的決定。 1991年12月,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國領導人在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簽署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定。1993年12月,喬治亞正式成為獨聯體成員國。 土庫曼和喬治亞退出後,獨聯體有10個成員國,即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摩爾多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