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我jve
-
2 # 彼鴿埃
加拿大一個非盈利機構調查顯示,2015年,加拿大25%的小學四年級學生自己有手機,而到了11年級,也就是相當於中國的高中二年級,比例上升到85%。調查可以看出,手機在加拿大青少年中的普及率比較高,而且隨著年齡增長,擁有手機的青少年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倫敦經濟學院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將英國91所禁止使用手機的學校和其他學校的16歲學生做對比,發現禁用手機學校的學生統考成績比其他學校高出6.4%。反對者因此認為,應該讓孩子晚用手機,使學校成為孩子們與數字媒體隔離的地方。
正是出於以上考慮,加拿大多倫多公校教育局就在2007年至2011年之間施行過手機禁令。但從2012年開始,多倫多教育局又取消了對手機的禁令,顯然,教育局發現,簡單禁令不是好辦法。而且,如果使用得好,手機等電子裝置似乎也會有助於對孩子的教育。比如,有學校和家長認為,學生喜歡手機和其他包括iPad在內的電子裝置,教師應該因勢利導,利用這些電子裝置開發新穎獨特的教學專案。比如,加拿大一位文學課的老師就用推特來教莎士比亞,他讓學生們為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人物建立推特賬戶,並在課堂上傳送推特資訊。他這種耳目一新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表示,喜歡上這樣的課。
青少年們到底從什麼時候可以有自己的手機呢?這看來又是一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難以達成一致意見。但最後,加拿大社會對這個問題還是達成了基本的一致。然而,其原因並非完全因為手機本身,而是由另一原因促成的,那就是“校車”。
在加拿大,小學生普遍享受校車的接送服務,而孩子們上中學後,就沒有校車服務了,需要自己回家。正是出於對孩子們安全的考慮,加拿大的家長們對孩子使用手機終於有了基本共識:當孩子上了中學,需要自己去上學時,就可以考慮給孩子一部手機,以方便家長了解上學、放學途中孩子的情況。而且,孩子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也可以用手機聯絡家長。當然,在孩子使用手機時,要注意對孩子的監督和引導,要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和地點,這是加拿大家長們達成的另一些共識。
-
3 # 種金易
初中以下的學生一定不能持有手機,高中也不提倡。從小有這理念就會注意,反正我家就是這樣做的,孩子也習慣,也會主動配合。
手機這個東東,類似吸毒,從小就要少讓孩子接觸,否則後患無窮。有人說,要毀掉一個孩子就送他一部手機——雖有點誇張,但絕對是這個理。很多的農村初中生,都是在被手機慢慢廢掉的。
現在網路上的負能量太多了,噴子都不計後果,分分鐘會毒害一個單純的孩子。初中階段又是叛逆期,很多女生都是透過智慧手機認識了不該認識的人,然後慢慢荒廢了學業,陷入早戀不能自拔。
再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毀了孩子的眼睛,並傷了他們的脊椎。
或者,真要方便聯絡的話也別買智慧手機,手機只要能接打或發簡訊就行了。
-
4 # 涼茶渴了
這是一個令人煩惱的問題,現在無論還是學生還是成人交流聯絡都離不開手機了,但是我感覺手機一定會影響一些定力強的學生學習,所以儘量還是大學才應該配智慧手機。
回覆列表
買手機首先看需求,還有你的心裡價位,就一般來講,小米8青春版不錯,攝像優秀,王者榮耀吃雞都可以,日常應用流暢使用,就是電池小,有快充沒配快充頭,miui系統也是國內一流。榮耀8x,榮耀10,聯想z5s,vivoz3 oppok1都是價效比不錯很適合學生,價格都是1200-2000之間,效能拍照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