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策馬奔騰心飛揚

    通常認為主要諷刺科舉制度殘害讀書人。本人閱讀體會,還諷刺了文人不切實際的一些幻想,比如婁家兩位公子仿效古人邀集名人禮遇遊玩,結果請了些盜賊、迂腐、噁心的人來。

  • 2 # 東東2010726199158

    關於<<儒林外史>>的主題,一直說法不一,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種觀點:

    一是"反功名富貴"說。這個說法的依據是閒齋老人閒草堂本的序中所說,"該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

    二是"反映知識分子生活"說。這種說法源於程晉芳的<<文木先生傳>>和<<懷人詩>>,認為該書"窮極文士情態"。

    三是反科舉說。這種說法始於<<全椒縣誌.吳敬梓傳>>,後世支援這種說法的首推胡適,陳獨秀也支援該觀點。

    四是文化反思說。這是近二三十年新生的觀點,認為該小說不僅是抨擊八股科舉,反對封建教育,更是一部文化反思的作品。目前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在不斷增多。

  • 3 # 歐紹永

    《儒林外史》吳敬梓的著名作,代表作者當時對封建統治者種種黑暗,尤其是對那個社會反映,突出了反理學、反科舉的行到,對存在的現象給予了回擊。但作者有些想象,卻沒大刀闊斧漸進。歸拿有以下觀點?

    一:提出了科舉問題。八股取士制度"這個法卻定的不好”,"一代文人有厄",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具體地揭示了八股取士制度的反動和腐朽。

    二:小說的整個過程透過自己的興衰為襯托,作者以辛辣的筆墨,深刻揭露了那些滿口“詩云“子曰的孔孟之徒,形象地揭露道貌岸然的高翰林赤裸裸地:敦孝弟,勸農桑,同時證明了孔孟之道既反動又虛偽的本質。

    三:在封建末世,魯迅先生對此書提出一針見血,用觀察閱讀,反映出來的事實。它讓我們看到了封建禮教確實就是殺人不見血的劊子手。像王玉輝是個秀才,讀了幾十年的程朱理學,越讀越蠢,越老越糊塗。他讚揚和慫恿三女兒絕食殉夫,認為“青史上留名的事”。競然大笑:死得好!死得好!……

    然而,“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的活生圖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的課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