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為美—中古哲學的中和思想
中和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者,正也;和者,平也。中和意為中正平和。講究不偏不倚,中庸之道,在事物兩端的中點立足,以圖實現二者的平衡。《禮記》有云:喜怒哀樂之謂發,發而皆中結,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達到了中和的境界與高度,則天下萬物,濟濟共生,皆可以養育。
中和思想不僅僅侷限於儒宗,在先秦諸子中,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譬如《道德經》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充氣以為和。逍遙於世,講究陰陽變化的道家也認識到和的獨特性。老子認為,天下萬物都源自與道。而陰陽的變化,重在和,如此才能符合天道,合乎四時陰陽的變化,催生大千世界。
中和思想的理論基礎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萌芽,《老子》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聃將人與天、地、道並列。他的傳人莊子則在《莊子·齊物論》中雲:“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將自身與天地萬物緊密相結合,這對後來儒家思想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西漢董仲舒借漢武帝之手,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學進行了大改造。董仲舒集百家之長,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學說,進一步將人與天道連線,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
中和與天人合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宋葉適《中庸》雲:“古之人,使中和為我用,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藉助中和,與天地變化和萬物養育共適。陰陽中和而萬物生,天地中和而四時育。而人作為域中四大之一,唯有中和,才能讓自身符合陰陽天地的變化。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和的最高境界,因為只有保持中庸,使自身達到和的境界,才能與天道相通。
先秦諸子百家的爭鳴,奠定了中國數千年文化發展的基礎與脈絡,中和思想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一心想恢復周禮的孔夫子在講求克己復禮的同時,也融入了“尊貴”的和的思想。《論語》言:“中庸之為德也,其至乎矣。”中和思想被儒家弘揚,將其上升為道德的高度,並將其作為衡量君子之風的一個準則。《荀子·王制》記載:公平者,職之衡也;中和者,聽之繩也。亦是把中和放到社會公平之準繩的高度。
社會實踐是人創造的,而人的創造行為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受到天人合一思想影響的華人,在諸多方面都講求恪守中和,以圖達到天聽,符合陰陽變化。
紫禁城就是中和思想的真實寫照。
從明朝永樂大帝到清末宣統帝,這座皇城——紫禁城,共有過24個主人,這裡是帝國的心臟和中樞。作為明清兩代帝王宮殿,紫禁城無不體現了中和與天人合一的思想。從地理位置看,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而城內的建築也是沿著中軸線依次有序的展開。紫禁城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皇城,在建築佈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
左右均衡,即為中和。
在這條舉世聞名的中軸線上,有著紫禁城最核心的建築。紫禁城整體佈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也為“前朝”。前朝以太和殿為主構成恢弘格局。而後廷則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
三大殿名稱的演變就可以看出中和思想對紫禁城建築的深刻影響。三大殿初建時名為奉天、華蓋、謹身殿。不過遺憾的是,這三大殿在建好後的第二年就遭遇了大火。到了嘉靖皇帝,這個道家的痴迷者,可能是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他覺得“奉天”這樣的字眼實在是太嚴肅,太不適宜做宮殿的名字,有點和天相牴觸的感覺。於是,他將新落成的三大殿改為皇極、建極、中極殿。到了清朝,江山易主,永珍更新。順治二年,皇極殿改名“太和殿”、中極殿改名為“中和殿”,建極殿改名為“保和殿”,一直沿用至今。“太和殿”和“保和殿”的“太和”、“保和”二字都出自於《周易》中,其雲:“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貞”。中和殿”,則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
後廷三宮中的中和與天人合一思想較之前朝也毫不遜色。乾者,天也;坤者,地也。《道德經》有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乾為天,清氣上升謂之天,古代皇帝是天子,是唯一的九五至尊,因此皇帝的居所稱為乾清宮——在正南。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對應,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貴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 皇后也是天下間之唯一,她的寢宮應“坤得一以寧”這一句,故名坤寧宮——在正北。由於乾在南坤在北,按照易經又形成了《易經》中坤在上乾在下的地天泰卦。因此中間的那個殿的名字就叫做“交泰殿”,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的寓意。
從紫禁城宮殿的排列布置,可以看出濃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誕生於中古的哲學思想,被後人淋漓盡致的發揮。登高遠望,將先人精湛的建築記憶、中古哲學的中和與天人合一思想融為一體的紫禁城,歷經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默默的見證著政權的興衰與覆亡。如今,仍然是紅牆琉璃瓦,熠熠生輝。它是一種雄渾厚重的美,中正平和的文化底蘊,使其更具有靈性。天人合一的神話般魅力,陰陽變化,皆融入其中。見之,則可以感受到懾人的帝王之氣與無法言表的壯麗之美。
自古詞有豪放婉約,美亦如此。拋開權力的波雲詭譎,勾心鬥角,當我們聆聽中和之音時,就可感受到中和之美的另一面。
中國古代向來以禮樂並稱,樂為六藝之一,儒家的音樂思想一直佔據主流樂壇的主流地位。《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儒家中的中和思想,作為中國傳統的文藝美學旨趣與審美標準,對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尚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孔傳:“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周禮·春官》雲: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豐富的樂器種類,為中國古代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條件基礎。不同的音調相互搭配,透過不同的樂器演奏而成,其相互配合就尤為重要。金石之曲則以金石奏之,宮商之音則宮商演之。實現中和,才真正能達到“洋洋乎志在流水,巍巍乎志在高山“的境界。
中和思想在音樂上提倡“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快樂而不致毫無節制,悲哀而不過分,而不致使人傷害身體。體現的是儒家中庸之美,凡事都不可過度,表現感情、陳述詞句都要點到為止,要內斂而不可外露,提倡音樂的教化作用。
在強盛的西周王朝,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不同等級的人享有的禮和樂是不一樣的,中和思想影響下,樂的使用要合乎禮制等級。《論語·八佾》:雲: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季氏僭越天子的禮儀規制,故而孔子憤怒。所以到了周朝末年,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天下無道,亦不和焉。
被明太祖朱元璋稱讚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在《瑤芳樓記》中寫道:況夫宮角之相參,羽徵之互奏。禁其念欲之邪,宣以中正之和。“中和”思想在新聲發展方面有其消極影響,但在注重音樂社會功能、淨化社會風氣、提高道德修養方面,則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由此觀之,在數千年的文化長河中,中和思想深深的影響了生活在華夏大地的炎黃子孫。為人方面的行為舉止,本質品德,合乎中和,才能“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帝王九五之尊居住的宮殿則是中和思想上升到天人合一的層次上。允執厥中,固守大本,中正仁和,將這些思想融入到房子裡的一磚一瓦,一宮一殿,時時刻刻提醒帝王,要不偏不倚,中和治天下。而在中和優美的音樂聲中,當我們側耳傾聽時,與古人進行心與心、思想與思想的交流。無論歷史過了多久,朝代更迭了多少,中和思想始終於無形和有形之中伴隨著我們,綻放光芒,影響著我們的民族與國家。
和為美—中古哲學的中和思想
中和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者,正也;和者,平也。中和意為中正平和。講究不偏不倚,中庸之道,在事物兩端的中點立足,以圖實現二者的平衡。《禮記》有云:喜怒哀樂之謂發,發而皆中結,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達到了中和的境界與高度,則天下萬物,濟濟共生,皆可以養育。
中和思想不僅僅侷限於儒宗,在先秦諸子中,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譬如《道德經》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充氣以為和。逍遙於世,講究陰陽變化的道家也認識到和的獨特性。老子認為,天下萬物都源自與道。而陰陽的變化,重在和,如此才能符合天道,合乎四時陰陽的變化,催生大千世界。
中和思想的理論基礎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萌芽,《老子》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聃將人與天、地、道並列。他的傳人莊子則在《莊子·齊物論》中雲:“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將自身與天地萬物緊密相結合,這對後來儒家思想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西漢董仲舒借漢武帝之手,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學進行了大改造。董仲舒集百家之長,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學說,進一步將人與天道連線,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
中和與天人合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宋葉適《中庸》雲:“古之人,使中和為我用,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藉助中和,與天地變化和萬物養育共適。陰陽中和而萬物生,天地中和而四時育。而人作為域中四大之一,唯有中和,才能讓自身符合陰陽天地的變化。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和的最高境界,因為只有保持中庸,使自身達到和的境界,才能與天道相通。
先秦諸子百家的爭鳴,奠定了中國數千年文化發展的基礎與脈絡,中和思想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一心想恢復周禮的孔夫子在講求克己復禮的同時,也融入了“尊貴”的和的思想。《論語》言:“中庸之為德也,其至乎矣。”中和思想被儒家弘揚,將其上升為道德的高度,並將其作為衡量君子之風的一個準則。《荀子·王制》記載:公平者,職之衡也;中和者,聽之繩也。亦是把中和放到社會公平之準繩的高度。
社會實踐是人創造的,而人的創造行為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受到天人合一思想影響的華人,在諸多方面都講求恪守中和,以圖達到天聽,符合陰陽變化。
紫禁城就是中和思想的真實寫照。
從明朝永樂大帝到清末宣統帝,這座皇城——紫禁城,共有過24個主人,這裡是帝國的心臟和中樞。作為明清兩代帝王宮殿,紫禁城無不體現了中和與天人合一的思想。從地理位置看,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而城內的建築也是沿著中軸線依次有序的展開。紫禁城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皇城,在建築佈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
左右均衡,即為中和。
在這條舉世聞名的中軸線上,有著紫禁城最核心的建築。紫禁城整體佈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也為“前朝”。前朝以太和殿為主構成恢弘格局。而後廷則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
三大殿名稱的演變就可以看出中和思想對紫禁城建築的深刻影響。三大殿初建時名為奉天、華蓋、謹身殿。不過遺憾的是,這三大殿在建好後的第二年就遭遇了大火。到了嘉靖皇帝,這個道家的痴迷者,可能是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他覺得“奉天”這樣的字眼實在是太嚴肅,太不適宜做宮殿的名字,有點和天相牴觸的感覺。於是,他將新落成的三大殿改為皇極、建極、中極殿。到了清朝,江山易主,永珍更新。順治二年,皇極殿改名“太和殿”、中極殿改名為“中和殿”,建極殿改名為“保和殿”,一直沿用至今。“太和殿”和“保和殿”的“太和”、“保和”二字都出自於《周易》中,其雲:“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貞”。中和殿”,則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
後廷三宮中的中和與天人合一思想較之前朝也毫不遜色。乾者,天也;坤者,地也。《道德經》有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乾為天,清氣上升謂之天,古代皇帝是天子,是唯一的九五至尊,因此皇帝的居所稱為乾清宮——在正南。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對應,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貴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 皇后也是天下間之唯一,她的寢宮應“坤得一以寧”這一句,故名坤寧宮——在正北。由於乾在南坤在北,按照易經又形成了《易經》中坤在上乾在下的地天泰卦。因此中間的那個殿的名字就叫做“交泰殿”,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的寓意。
從紫禁城宮殿的排列布置,可以看出濃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誕生於中古的哲學思想,被後人淋漓盡致的發揮。登高遠望,將先人精湛的建築記憶、中古哲學的中和與天人合一思想融為一體的紫禁城,歷經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默默的見證著政權的興衰與覆亡。如今,仍然是紅牆琉璃瓦,熠熠生輝。它是一種雄渾厚重的美,中正平和的文化底蘊,使其更具有靈性。天人合一的神話般魅力,陰陽變化,皆融入其中。見之,則可以感受到懾人的帝王之氣與無法言表的壯麗之美。
自古詞有豪放婉約,美亦如此。拋開權力的波雲詭譎,勾心鬥角,當我們聆聽中和之音時,就可感受到中和之美的另一面。
中國古代向來以禮樂並稱,樂為六藝之一,儒家的音樂思想一直佔據主流樂壇的主流地位。《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儒家中的中和思想,作為中國傳統的文藝美學旨趣與審美標準,對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尚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孔傳:“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周禮·春官》雲: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豐富的樂器種類,為中國古代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條件基礎。不同的音調相互搭配,透過不同的樂器演奏而成,其相互配合就尤為重要。金石之曲則以金石奏之,宮商之音則宮商演之。實現中和,才真正能達到“洋洋乎志在流水,巍巍乎志在高山“的境界。
中和思想在音樂上提倡“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快樂而不致毫無節制,悲哀而不過分,而不致使人傷害身體。體現的是儒家中庸之美,凡事都不可過度,表現感情、陳述詞句都要點到為止,要內斂而不可外露,提倡音樂的教化作用。
在強盛的西周王朝,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不同等級的人享有的禮和樂是不一樣的,中和思想影響下,樂的使用要合乎禮制等級。《論語·八佾》:雲: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季氏僭越天子的禮儀規制,故而孔子憤怒。所以到了周朝末年,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天下無道,亦不和焉。
被明太祖朱元璋稱讚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在《瑤芳樓記》中寫道:況夫宮角之相參,羽徵之互奏。禁其念欲之邪,宣以中正之和。“中和”思想在新聲發展方面有其消極影響,但在注重音樂社會功能、淨化社會風氣、提高道德修養方面,則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由此觀之,在數千年的文化長河中,中和思想深深的影響了生活在華夏大地的炎黃子孫。為人方面的行為舉止,本質品德,合乎中和,才能“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帝王九五之尊居住的宮殿則是中和思想上升到天人合一的層次上。允執厥中,固守大本,中正仁和,將這些思想融入到房子裡的一磚一瓦,一宮一殿,時時刻刻提醒帝王,要不偏不倚,中和治天下。而在中和優美的音樂聲中,當我們側耳傾聽時,與古人進行心與心、思想與思想的交流。無論歷史過了多久,朝代更迭了多少,中和思想始終於無形和有形之中伴隨著我們,綻放光芒,影響著我們的民族與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