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安
-
2 # 編外參謀K十三
也許因為特朗普一家大髒了,沒有清潔保姆,伊萬卡唯有自己動手,眾多家庭中,伊萬卡也是為人之母,家庭婦女一份子
-
3 # 不繫之舟so
這個作品暗示女性就是來做家務的,具有性別歧視,普通國內很多單位婦女節給女性發洗衣粉當福利,其結果也是同樣暗示女性就應該洗衣服,也屬於性別歧視。當時,中國文化環境與美國不同,中國對比見怪不怪,美華人則非常在意。所以,這個作品,不只是歧視伊萬卡,而是歧視女性,歧視特朗普一家。
-
4 # 妮揍凱
暗示的是一個女兒 妻子 母親 職業女性 模特 金髮女郎。。以及類似的姑娘們都在clean up the mess left by men 但同時她們也在演自己本身的角色,做家務,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好領導。。
-
5 # 李大炮O
“…我們知道無論我們是否這樣做,她都會繼續吸塵,所以這不是我們的錯,對吧?”這說明卡女士自我感覺很好,雖然不影響別人,她也要作到底。但是如果你是總統顧問,就要考慮公眾的意見了。估計這個活動的設計者也是這個意思。
-
6 # 近衛步兵師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一直富有爭議,美國那些反對他的人,經常順帶攻擊他的女兒伊萬卡,大概他們覺得不能面對面攻擊伊萬卡不過癮,2019年2月1日到17日,有人乾脆在Flashpoint畫廊進行名為“伊萬卡在吸塵”的概念表演,讓一個長相和打扮都和第一女兒伊萬卡相近的模特手持一個吸塵器,對觀眾扔上臺的碎渣進行清理。
這一表演使得伊萬卡及其兄弟“拿錯劇本”,指責這是侮辱伊萬卡,是性別歧視。眾所周知,美國總統特朗普這一派別經常被反對者指責性別歧視,這讓人感覺“場面一度尷尬”。
前方黑頭髮的這個人就是珍妮弗·魯貝爾
筆者查了下珍妮弗·魯貝爾,此人在網際網路上有個人網站,其中的簡介中聲稱,她長期以來非常關注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
藝術家關注政治,不由得讓人對她的政治立場感興趣,筆者又查了下這位的其它作品,果然很有意思的是,魯貝爾曾為 “美國女性的一面旗幟”希拉里·克林頓做過一尊雕塑,雕塑內容是希拉里出鏡時的常見形象之一——橘黃色套裝中的褲子部分。
魯貝爾評價其希拉里來,發言就完全不同了:“她是我們這一代婦女的公眾形象,她寄託了我們的夢想和挫折。希拉里最令我關注的是她與女性主義以及女權主義的關係。”
下圖是身穿橘黃色裝束的希拉里
魯貝爾自己是女人,伊萬卡和希拉里同樣是女性,為什麼如此厚此薄彼,又對希拉里如此得崇敬,可以推斷出,魯貝爾和美國很多“先鋒藝術家”以及好萊塢一樣,是白左,支援希拉里以及美國民主黨。老生常談的論調就是特朗普不尊重女性。
當然,特朗普與希拉里之爭表明是“保守”和“多元進步”之爭,實際上是美國本土實業財團與跨國金融財團之爭。所以“不尊重女性”的特朗普女兒自己在運營公司,在公眾活動中頻頻出鏡。而希拉里曾經全力經營“克林頓夫人”的形象,即便遇到全球議論紛紛的“萊溫斯基案件”也默不作聲。
另外,筆者還查到了魯貝爾的另外一項表演,內容是她自己與蠟像館中的英國威廉王子“訂婚”,在表演中,能看出魯貝爾一反平時憤世嫉俗,冷眼旁觀世俗人士的模樣,一臉的溫柔和喜悅,她的行動力,確實比一般只在肥皂劇中體會“公主夢”的觀眾。
1970年出生的魯貝爾看上1982年出生的威廉王子,眼光還真不賴,畢竟威廉王子身高一米九,是英國王室的第二順位繼承人,僅排在“六十年太子”查爾斯後面而已。
按說,能看上已婚且婚姻幸福的威廉王子,不顧及此人已經生育三個子女,更顯得魯貝爾的“思想進步”,“開放多元”。
筆者突然想到,魯貝爾在國外新聞報導中,多次聲稱自己拒絕接受“家庭主婦”,不過如果能嫁入英國王室,恐怕是不用操心這些俗事的。
-
7 # 有鳯來儀abc
謝邀請。個見,作者的本意或許並非存心誹謗。而是順應了某些人,對閃閃發光的伊萬卡存在心理失衡,需要修復的心理訴求。伊萬卡政商兩通,才貌雙全,正值大紅大紫。眼前暫無天敵,行事不須低調。經常被推崇,被聚焦,一時風光無限。暗中早被某些人或某類人羨慕嫉妒恨了。(有多少同等長相,身材,氣質的,正在四處奔波為找份滿意工作發愁,只恨自己生錯了門牌號!)假如伊萬卡走路跌個跟頭,摔個滿臉花,多有同情的,肯定也有偷著樂的。欣賞這副畫,順便再扔一把麵包屑,讓特氏千金清掃一把,失衡的心可以得到某種滿足,再平衡。而特朗普一家,卻是十二分不服氣。行事雖然高調,幸福過於集中於一身,然一切都符合規則,理所應當。為國效力,不取分文,不應遭此下作對待。特朗普一家的反應是對的:幸福就要曬出去!而看這副畫心生快感,再扔一把麵包屑的人也沒錯: 鬱悶就要喊出去!
回覆列表
美國第一千金伊萬卡這兩天氣得不輕:華盛頓閃點畫廊(Flashpoint Gallery)整了個行為藝術來惡搞她。特朗普家三兄妹為此按捺不住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抨擊該作品包含性別歧視,試圖羞辱總統的大女兒。
這件作品名為“伊萬卡正在吸塵”(Ivanka Vacuuming),由藝術家詹妮弗-魯貝爾創作。
一名扮演伊萬卡的女演員穿著她標誌性的粉紅色連衣裙和高跟鞋,手持吸塵器在一間空曠的屋子裡吸塵。觀眾可以近距離地觀看“伊萬卡”怎樣優雅地、不知疲倦地吸塵。
藝術作品“伊萬卡正在吸塵”
當然,這僅僅是展覽的一部分。
行為藝術有時候會將與觀眾的互動也包括在內,這件作品就是如此。在這件展室靠近觀眾的地方,堆著一座如同小山的麵包屑,畫廊鼓勵公眾“將碎屑扔到地毯上,看著伊萬卡優雅地吸塵,她的笑容永不動搖”。
畫廊牆上張貼著一段關於這件作品的簡介,裡面將伊萬卡描述為“一個公眾形象幾乎涵蓋了所有女性身份的人物,其身份包括:女兒、妻子、母親、姐妹、模特、職業女性,以及金髮女郎”。並且,這段介紹還將伊萬卡描述為“當代女性偶像”,以及“現代女性氣質複雜性的化身”。
伊萬卡作為天之驕女在美國確實是萬眾矚目的存在:她外表出眾、身材火辣,年紀輕輕就創立了自己的同名時尚品牌,嫁給猶太地產富商之子,一口氣生了三個孩子,天天在社交媒體展示自己的幸福生活。
父親擔任總統後理所當然又成了白宮高階顧問,能代表總統出訪各國及參加世界級峰會活動,沒有金融投資經驗卻還想當世界銀行Quattroporte……
伊萬卡遊走在時尚、商業與政治的邊緣,同時踏了好幾條船,出盡了風頭。正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說白了就是享受了成名的好處就要同樣承受要付出的代價。
不會有人永遠吹捧一個“人生贏家”,總會有人看不慣她。
魯貝爾的這件行為藝術作品幾乎就是赤果果地將這種看不慣表露出來,因為畫廊的那段簡介說,將麵包屑扔到地毯上讓“伊萬卡”吸塵的行為“出人意料地令人愉快”。
伊萬卡當然不高興,她在推特上發文說:“女性可以選擇相互擊倒或相互支援。我選擇後者。”
她的兄弟小唐納德發推文說:“悲傷,但並不奇怪,看到自稱女權主義者對@IvankaTrump 發起性別歧視攻擊。在他們瘋狂的世界中,如果傷害的是他們的政敵,那麼性別歧視就是允許的。”
在接受FOCUS新聞採訪時,伊萬卡的另一個哥哥埃裡克稱自己的妹妹是“一位為比華盛頓特區的任何人都要為女性做得更多的女性”。
這件作品的作者魯貝爾在接受CulturalDC網站採訪時表示,該作品的體驗旨在吸引觀察者和扔麵包屑的人進入一個同謀關係。
她說:“這就是複雜的事情:我們喜歡把伊萬卡的麵包屑扔到真空中……這很有趣,令人愉快,它【指扔麵包屑】讓我們感到強大,我們想要做得更多。而且,我們知道無論我們是否這樣做,她都會繼續吸塵,所以這不是我們的錯,對吧?”
展覽於2月1日開幕,並將持續至2月17日。如果讀者親剛好在華盛頓的話,不妨去閃點畫廊看看這件作品,也扔點麵包屑讓“伊萬卡”去吸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