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生葛秀英

    沒有最佳,個體化治療,貼一篇以前的文章,供參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年來看性 早熟的孩子越來越多,特別是週末和假期,更是絡繹不絕。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現在家長的意識不斷增強,對孩子生長髮育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科學育兒的觀念在加強,另一方面性 早熟的發病率的確也在增高(之前流調等普遍認為性早熟的發病率為0.6%,但現在有報道說一些大城市,如上海的發病率接近1%)。

    家長們除了關心性 早熟的危害以及怎麼幹預之外,也很困惑於“為什麼?”,家長從網路上搜索,道聽途說,答案五花八門,如垃圾食品、環境汙染等。今天,希望此文的解答對您會有幫助。

    性 早熟之定義

    性 早熟(precocious puberty)的定義非常明確,是指男童在9歲前,女童在8歲前呈現第二性徵。

    那什麼是第二性徵?第二性徵是指不用看生 殖 器官,也可以從外在體貌來分辨一個物種性別的特徵。馬特•裡德利在其著作《基因組:人種自傳23章》中認為這是在進化過程中,性染色體為了跟對手競爭所演變出來的。與第二性徵相對的是第一性徵,即以性 器官來分別性別。

    性 早熟之危害

    首先,在性 早熟的兒童中,有器質性病變的約佔10.8%,其中部分為腫瘤引起的;也有腎上腺疾病引起的。若明確其病因為腫瘤,則應為立即切除腫瘤或行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其他病因所致的性 早熟,均應採用各種特殊藥物治療才能奏效。

    其次,性 早熟的孩子很多成年後身高偏矮小。這是因為早熟後性激素既能促進骨骼增長,使生長加快;又能促進骨骺閉合,使長高提前終止。所以性 早熟兒童的生長週期會明顯縮短,雖然目前看起來個子蠻高的,但最終其成年後的身高比一般人矮。

    第三,性 行為提前。性 早熟兒童的心理發育與身體發育極不匹配,加上生理年齡小、社會閱歷淺、自控能力差,發生早戀、早孕、早婚的風險增大,受性 侵害的風險也增加。

    第四,性格壓抑。性 早熟的孩子可能因為自己在體形、外表上與周圍小夥伴不同,過早地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產生自卑、恐懼和不安情緒,心理負擔加重,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下降,認知能力落後於同年級的學生,從而對日後的心理健康產生長久的不良影響。

    因此,一旦發現孩子有性 早熟的徵象,父母應儘早帶小孩到醫院就診,而且應選擇有兒童內分泌專科的醫院,因為首先應透過有經驗的專科醫生的體檢和一系列的特殊實驗室檢查以明確孩子患的是哪種性 早熟,才能針對病因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

    性 早熟之分類

    醫學上根據病因把性 早熟分為兩類,即外周性性 早熟和中樞性性 早熟。

    外周性性 早熟又叫假性性 早熟,是指第二性徵提前出現(符合定義的年齡),性徵發育不按正常發育程式進展,做B超性腺大小在青春前期水平,實驗室檢查促性腺激素在青春前期水平。雖然原因比較複雜,但大多能夠在詳細檢查後找到明確的病因,如誤服避孕藥等藥物、某些分泌性激素的性 腺(卵巢、睪丸)因一些其他因素不受下丘腦控制而自主啟用等。當然,假性不代表輕微,家長不能掉以輕心。

    中樞性性 早熟又叫真性性 早熟,也是第二性徵提前出現(符合定義的年齡),但是按照正常發育程式進展。女孩:乳 房發育,身高增長速度突增,陰 毛髮育,一般在乳 房開始發育2年後初潮呈現。男孩:睪 丸和陰 莖增大,身高增長速度突增,陰 毛髮育,一般在睪 丸開始增大後2年出現變聲和遺精。做B超性腺增大,女童在B超下見卵巢容積>1 ml,並可見多個直徑>4 mm的卵泡;男童睪 丸容積≥4 ml,並隨病程延長呈進行性增大。實驗室檢查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達青春期水平。

    中樞性性 早熟病因更加複雜,部分可以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器質性病變,這個可以查到原因,但是大多數情況我們找不到原因。找不到原因在醫學上有個專用的名字,叫特發性,如特發性矮小(ISS),就是所有已知的矮小原因都排查了,還是找不到原因,那就劃到特發性矮小這個大的分類裡。性 早熟也是一樣,找不到原因,就是特發性性 早熟(ICPP)。對於不同性別,情況也不一樣。男孩子的中樞性性 早熟,器質性的病變往往是主要原因,比例約佔到25%-90%,常見的病因有下丘腦錯構瘤(不是通常意義的腫瘤)、顱腦外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放化療等;而女孩子的中樞性性 早熟卻大都找不到病因,比例非常高,約佔70%-98%。因此,當您詢問醫生孩子為什麼性 早熟?醫生告訴你的答案是不知道,這是很正常的。

    性 早熟之發病原因

    對於生長髮育來說,性腺發育的啟動是一個複雜的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調控的過程。為何在某個時候啟動?怎麼啟動的?這些機制現在還不清楚,但是透過醫學的經驗,我們能夠發現並總結以下因素可能和性 早熟的發病是有一定因果關係。

    1、性別。我們發現女性發生性 早熟的機率更高。有研究表明女孩中樞性性 早熟的發病率基本上是男孩的10倍左右。

    2、遺傳。生長髮育和基因的關係非常大,譬如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往往有家族史,性發育也是如此,如果媽媽發育早,初潮早,可能女兒的發育也早。目前基因研究發現早熟的家系可能有某些基因出現突變。

    3、營養。營養對性發育有比較大的影響。隨著社會發展,營養的提高,目前城市中女孩的初潮年齡從1979年的13.5歲提前到2005年12.3歲。研究發現,青春發育年齡一直在下降,生活與營養條件的改善被認為是主要因素。營養過剩造成肥胖,那麼也會使得女孩性 早熟的風險加大。

    4、宮內發育情況。對於SGA的孩子,醫學上稱為小於胎齡兒,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出生身長體重達不到相應標準,這部分孩子將來一些疾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包括性 早熟以及其他的疾病。

    5、生活環境。生活環境出現較大變化,比如單親家庭等等,發生性 早熟的風險也會增大。

    性 早熟之防患未然

    很多疾病講究預防,能防患於未然當然最好。同樣,對於性 早熟,我們的防範總是有努力的空間的。

    1、防止意外,家中的避孕藥物、面板科外用藥物(可能含有皮質類固醇激素)、美容產品(特別是含鉛的有色化妝品和指甲油),這些放到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

    2、合理飲食與運動,避免肥胖。

    3、儘可能的減少嬰幼兒接觸EDCs的可能,如不要反覆使用裝飲料的塑膠瓶,這些塑膠瓶在設計時是不考慮反覆使用的,如果反覆用可能造成塑化劑釋放,儘量使用玻璃奶瓶或不含雙酚A的塑膠奶瓶。

    作為家長,需要關注的不僅是性 早熟是什麼,也要知道性 早熟是為什麼,對一些可能的獨立危險因素要儘量避免,保護好孩子。有了性早熟的相關征兆,自己拿不準的時候,及時到正規的醫院生長髮育或兒童內分泌門診就診。對於醫生給出的檢查專案,做好配合。在與醫生確定治療方案的時候,充分說清楚自己的情況,包括生活中可能的障礙等等,醫生會據此制定適宜的方案。開始治療後一定要遵醫囑定期複查隨訪。

    這些,才是理性、負責的做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醫生,我們希望孩子在我們的幫助下健康快樂的成長,看到孩子的笑容和變化,我們也會發自內心的高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分辨榴蓮有沒有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