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氏隱居二首(其一)》
杜甫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遊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這首詩當是開元二十四年(736)後作者與李白、高適同遊齊趙時所賦。“張氏”,其人無考。或謂:曾與李白同隱於徂徠山、號為“竹溪六逸”的張叔明即其人。但此張氏究竟是誰,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透過對這位難以確指的隱士的居所及志趣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清幽、虛靜、遠離塵世喧囂的境界,坦露了一種嚮往山林、企慕隱逸的情懷。
起句即將張氏獨自穿行於春山中的身影攝入畫面。“無伴”與“獨”,語意相重,卻並非疏於調遣所致,而顯系故意為之,以強調張氏獨往獨來、自得自適的隱逸意趣。試想:若非棲心於林泉、神合於自然的隱逸者流,又怎能耐得這份獨居春山、獨探勝境的寂寞?一個“求”字,既使人想見張氏在春山中不停地跋涉和探求的步伐,也使人想見張氏對自己所選擇的生活目標的孜孜以求。次句取《詩經》成句及梁王籍名句稍加融合而成,雖非創意之語,卻是造境之辭,因而與王籍原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山深林密,既無車馬喧,也無禽鳥鳴,因此伐木聲丁丁作響,非但不覺嘈雜,反倒更襯托出其幽靜。而這種幽靜的境界,正與張氏這類隱士的志趣相契合。如果再深究一層,“伐木丁丁”似乎還寓有召喚同道偕隱之意——《詩經·小雅·伐木》有云: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可知“伐木”與“求友”有著比興意義上的聯絡。一句之中,竟有如此驚人的容量,真正說得上是“言約意微”了。
三、四句再現作者尋訪張氏隱居的艱難行程,從側面點出張氏隱居之僻遠。“冰雪”,猶言凍雪。劉義慶《世說新語》有“範逵投陶侃宿,於時冰雪積日”句,“冰雪”亦作凍雪解。“石門”,仇兆鰲《杜詩詳註》認為“不必確指地名”,杜甫另詩“石門霜露白”(《橋陵》)亦只泛言。澗道本自崎嶇不平,此際又值春寒料峭、積雪未融,作者必須衝風冒寒,踏雪而前,這就益增行進之艱難,而作者不畏艱難地尋訪“張氏隱居”的一片赤誠之情正從這艱難行進的步履中流溢而出。同時,由作者這次異乎尋常的艱難尋訪,也隱隱見出張氏對於作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如果他沒有高出於芸芸眾生的瑰奇節行,作者又豈會甘願付出體力上的巨大犧牲? “斜日”,亦堪玩味。如果說“歷冰雪”是暗示道路之艱難的話,那麼,“斜日”則點明道路之遙遠:作者跋涉終日,直到夕陽西下時才抵達張氏隱居。
五、六句轉入對張氏的高潔志趣的正面描寫和頌揚。“不貪”,沿用《左傳》“我以不貪為寶”句意; “遠害”,語出《晏子春秋》“可謂能遠害矣”,意謂全身遠禍。“金銀氣”,似是藏寶處的自然標誌。《杜詩詳註》引《地鏡圖》雲: “凡觀金玉寶劍之氣,皆以辛日雨霽之旦及黃昏夜半伺之,黃金之氣赤黃,千萬斤以上,光大如鏡盤。”又引《史記·天官書》雲: “敗軍場,破國之墟,下有積錢,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 “金銀氣”,或本於此。“麋鹿遊”,文獻亦有可徵者: 《史記·李斯傳》既雲“麋鹿遊於朝”,《關中記》亦云“辛孟年七十,與麋鹿同群。”前人標榜杜詩“字字有來歷”,雖然過甚其辭,卻也不為無因。在作者看來,張氏獨自隱居深山,所求甚近亦甚遠:他不求識得寶藏之氣,獲取橫財,而成為天下鉅富;但求遠離人世間的種種禍害,每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與麋鹿同遊於林泉之間。這正是張氏的高潔志趣之所在,當然也是他對於作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之所在。
最後兩句“兼賓主而言之”,托出作者與張氏恍然相對、“賓主兩忘”的一片化境。“杳”形容深遠幽暗之狀; “君”,指張氏; “虛舟”,謂輕舟空無所繫,語本《莊子》: “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褊心之人不怒。”作者與張氏一道懷著知己相攜同遊的淋漓興念,穿行於山中,至於深遠幽暗處,竟然迷失了來徑與去路,於是兩人相視一笑,但覺身如空無所繫的輕舟,可以順性而動,隨大化以流轉。這裡孰為主、孰為賓固然已模糊難辨,甚至孰為情、孰為境也已惝恍難分。因而,仇注謂其“情與境俱化”,堪稱一語破的。縱觀全詩,前四句側重於寫景,而景中含情;後四句側重於抒情,而情中見景。“五十六字之中,意若貫珠,言若合璧。”(胡應麟《詩藪》)藉此我們可略窺杜詩“海涵地負”的藝術功力。
《題張氏隱居二首(其一)》
杜甫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遊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這首詩當是開元二十四年(736)後作者與李白、高適同遊齊趙時所賦。“張氏”,其人無考。或謂:曾與李白同隱於徂徠山、號為“竹溪六逸”的張叔明即其人。但此張氏究竟是誰,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透過對這位難以確指的隱士的居所及志趣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清幽、虛靜、遠離塵世喧囂的境界,坦露了一種嚮往山林、企慕隱逸的情懷。
起句即將張氏獨自穿行於春山中的身影攝入畫面。“無伴”與“獨”,語意相重,卻並非疏於調遣所致,而顯系故意為之,以強調張氏獨往獨來、自得自適的隱逸意趣。試想:若非棲心於林泉、神合於自然的隱逸者流,又怎能耐得這份獨居春山、獨探勝境的寂寞?一個“求”字,既使人想見張氏在春山中不停地跋涉和探求的步伐,也使人想見張氏對自己所選擇的生活目標的孜孜以求。次句取《詩經》成句及梁王籍名句稍加融合而成,雖非創意之語,卻是造境之辭,因而與王籍原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山深林密,既無車馬喧,也無禽鳥鳴,因此伐木聲丁丁作響,非但不覺嘈雜,反倒更襯托出其幽靜。而這種幽靜的境界,正與張氏這類隱士的志趣相契合。如果再深究一層,“伐木丁丁”似乎還寓有召喚同道偕隱之意——《詩經·小雅·伐木》有云: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可知“伐木”與“求友”有著比興意義上的聯絡。一句之中,竟有如此驚人的容量,真正說得上是“言約意微”了。
三、四句再現作者尋訪張氏隱居的艱難行程,從側面點出張氏隱居之僻遠。“冰雪”,猶言凍雪。劉義慶《世說新語》有“範逵投陶侃宿,於時冰雪積日”句,“冰雪”亦作凍雪解。“石門”,仇兆鰲《杜詩詳註》認為“不必確指地名”,杜甫另詩“石門霜露白”(《橋陵》)亦只泛言。澗道本自崎嶇不平,此際又值春寒料峭、積雪未融,作者必須衝風冒寒,踏雪而前,這就益增行進之艱難,而作者不畏艱難地尋訪“張氏隱居”的一片赤誠之情正從這艱難行進的步履中流溢而出。同時,由作者這次異乎尋常的艱難尋訪,也隱隱見出張氏對於作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如果他沒有高出於芸芸眾生的瑰奇節行,作者又豈會甘願付出體力上的巨大犧牲? “斜日”,亦堪玩味。如果說“歷冰雪”是暗示道路之艱難的話,那麼,“斜日”則點明道路之遙遠:作者跋涉終日,直到夕陽西下時才抵達張氏隱居。
五、六句轉入對張氏的高潔志趣的正面描寫和頌揚。“不貪”,沿用《左傳》“我以不貪為寶”句意; “遠害”,語出《晏子春秋》“可謂能遠害矣”,意謂全身遠禍。“金銀氣”,似是藏寶處的自然標誌。《杜詩詳註》引《地鏡圖》雲: “凡觀金玉寶劍之氣,皆以辛日雨霽之旦及黃昏夜半伺之,黃金之氣赤黃,千萬斤以上,光大如鏡盤。”又引《史記·天官書》雲: “敗軍場,破國之墟,下有積錢,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 “金銀氣”,或本於此。“麋鹿遊”,文獻亦有可徵者: 《史記·李斯傳》既雲“麋鹿遊於朝”,《關中記》亦云“辛孟年七十,與麋鹿同群。”前人標榜杜詩“字字有來歷”,雖然過甚其辭,卻也不為無因。在作者看來,張氏獨自隱居深山,所求甚近亦甚遠:他不求識得寶藏之氣,獲取橫財,而成為天下鉅富;但求遠離人世間的種種禍害,每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與麋鹿同遊於林泉之間。這正是張氏的高潔志趣之所在,當然也是他對於作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之所在。
最後兩句“兼賓主而言之”,托出作者與張氏恍然相對、“賓主兩忘”的一片化境。“杳”形容深遠幽暗之狀; “君”,指張氏; “虛舟”,謂輕舟空無所繫,語本《莊子》: “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褊心之人不怒。”作者與張氏一道懷著知己相攜同遊的淋漓興念,穿行於山中,至於深遠幽暗處,竟然迷失了來徑與去路,於是兩人相視一笑,但覺身如空無所繫的輕舟,可以順性而動,隨大化以流轉。這裡孰為主、孰為賓固然已模糊難辨,甚至孰為情、孰為境也已惝恍難分。因而,仇注謂其“情與境俱化”,堪稱一語破的。縱觀全詩,前四句側重於寫景,而景中含情;後四句側重於抒情,而情中見景。“五十六字之中,意若貫珠,言若合璧。”(胡應麟《詩藪》)藉此我們可略窺杜詩“海涵地負”的藝術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