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臺 走進博物館,迎面一座高臺,這就是漢王劉邦的宮廷遺址——古漢臺,它高7米,坐北朝南,分三個臺階, 漢中市博物館是人工夯土建成的具有典型秦漢宮廷模式的遺址,後來人們常將這個臺視作漢朝基業的象徵。 望江樓 古漢臺的最高處,是一座三層高樓——望江樓,它就是南宋時修建的天漢樓。望江樓高17.5米,融南北建築之長,清末民初建築風格,是漢中標誌性的古建築。 望江樓曾是漢中的最高層建築,據說在過去,登臨三樓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見漢江,是人們飽覽漢中風光的最佳去處,正如望江樓二樓榴聯上寫的:“漢水東流幾千裡,秦雲北望第一樓”。現在,隨著漢中城市規模的拓展,登樓已不能望江了。望江樓也已改成漢中博物館的館藏宗教造像陳列室。 望江樓東西兩側,分別有銅鐘亭和石鼓亭,銅鐘亭裡放著一口很精緻的大銅鐘,據說是明代漢中瑞王府的遺物,為傳世珍品。西側石鼓亭內的石鼓,又名月臺蒼玉,玉質,傳說是漢王劉邦的上馬石,為“漢中八景”之一。 桂蔭堂 望江樓對面,是建於明代的桂蔭堂,據說堂前那幾株大樹就是古漢桂,每逢中秋佳節,香飄四溢,是漢中城 望江樓[1]內尋香訪桂之處。堂內陳列有漢中漢代史蹟。桂蔭堂東西兩面的建築稱為東華廳、西華廳,分別陳列有漢中革命史蹟和古字畫。 鏡吾池 桂蔭堂南面,是一潭水池,這是清初所建的鏡吾池。鏡吾池為長方形,長13米,寬6米,中為石拱橋,分別刻有“龍”、“虎”,為漢中道署十景之一。池旁一個圓形的石頭上,鐫刻著一首名為《鏡吾池》的詩:“池塘如鏡水平蕪,照得今吾即故吾。莫笑萍蹤飄不定,春風一約自同趨。” 主要陳列 鏡吾池再南,是漢臺南院,也就是漢臺碑林,裡面是博物館最重要的一組陳列,這就是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臺碑林分為兩個陳列室:東面是褒斜古棧道陳列室,西面是石門十三品陳列室。 褒斜古棧道陳列室 褒斜古棧道陳列室分為三個單元,分別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巴兩山之間7條古道的走向、褒斜古棧道南端石門隧洞的開鑿和因地制宜修建棧道的各種形制、棧道沿途官方設施的“郵亭驛置”。 自古以來,先民們經過無數次踏勘,在秦嶺和大巴山之間踩踏出穿山越嶺的七條主要道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穿越秦嶺,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穿越大巴山。這些道路,歷史上統稱為蜀道。在蜀道上,沿途分佈著不同形制的棧道,被著名橋樑學家茅以升先生稱為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齊名的土木工程。褒斜道上的主要遺蹟有:石門、孔雀臺棧道、石埡子棧道。 孔雀臺峭壁棧道遺蹟,在留壩縣南河鄉(今武關驛鎮)孔雀臺村褒水西岸,棧道從面臨深潭的絕壁間穿過, 孔雀臺峭壁棧道遺蹟棧孔中插有30釐米見方的石樑,間距40—60釐米,上覆有石板,供人通行,建築形制屬於“千梁無柱式”。 石埡子棧道遺蹟在今留壩縣柘(zhè)梨園鄉(今江口鎮)石埡子村東岸,屬於石積式棧道,是早年鄉民利用古棧道壁孔營建的水渠基地,目的在於抬高水位,便於灌溉,是古代交通與近代水利相結合的範例。 褒斜道是穿越秦嶺持續時間最長,最為便捷的一條蜀道,在蜀道中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封建時代的政令暢通、商賈往來,均取褒斜道。因此,褒斜道沿途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如郵、亭、驛、置及交通工具。 陳列室內還有一張拓片,拓自陝西略陽縣靈巖寺內的一通“儀制令”石刻,這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一個交通規則。石刻高六十公分,寬四十公分。中刻“儀制令”三大字,下並行四行十二字:“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款識“淳熙辛丑邑令王立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睿)的年號,“辛丑”為淳熙八年(1181年)。“儀制令”是宋代朝廷通令各州縣立於縣城通衢要道的石碑,相當於現在的交通規則,它是研究古代道德規範和禮貌行為的實物資料。 石門十三品陳列室 石門十二品陳列室,陳列了從褒谷石門隧洞內外鑿遷下來的13方精品摩崖石刻,又稱“漢魏十三品”。1967年修石門水庫時,為搶救文物,從石門古棧道兩側近二百塊摩崖石刻中精選出具有很高歷史研究和書法藝術價值的十三塊石刻,將石刻四周鑿空,整體鑿下,移存到漢中博物館。 這十三品分別是:一品《石門》碑;二品《鄐(chù)君開通褒斜道》摩崖;三品《鄐君碑釋文》摩崖;四品《李君表》摩崖;五品《石門頌》摩崖;六品《楊淮表紀》摩崖;七品《玉盆》摩崖;八品《石虎》摩崖;九品《袞雪》摩崖;十品《李苞通閣道》摩崖;十一品《潘宗伯、韓仲元》摩崖;十二品《石門銘》摩崖;十三品《重修山河堰》摩崖。其中,漢刻8種,曹魏和北魏石刻各1種,宋刻3種,記述或讚頌褒斜道修治通塞歷史的漢魏摩崖有5種。 《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被稱做“陝南第一古石”,鐫刻於公元66年,是中國早期的摩崖石刻,原在石門洞南約一里的山崖間,石質為雲母片巖,碑面凸凹不平,間有溝壑,文字漫漶,記載了漢明帝劉莊復通褒斜道開鑿府門隧洞的事。從書法上說,它上承秦小篆下啟古隸,隸中帶篆,頗有古韻,為篆書向隸書過渡的典型代表。這種書法風格,全國只僅此一種,被譽為國寶級文物。清人楊守敬評價為 “天然古秀若石紋然,百代而下無從模擬。” 《石門頌》,全稱《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建和二年(148年)刻,它記述了漢順帝年間司隸校尉楊孟文向皇上上書,力駁眾議,並修復褒斜道的歷史,還反映出東漢時期穿越秦嶺間四條道路的歷史,這些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因此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獻價值。 石門十三品(15張) 《石門頌》的書寫者意在歌功頌德,而不在於顯揚書法,但他的書法卻被後世稱為“漢隸之極作,學隸者必學之範本”。它與甘肅成縣的《西狹頌》,漢中略陽的《甫閣頌》並稱為“漢三頌”,是隸中極作,書法珍品。 《石門頌》,代表著古代隸書的最高水平,它奔放質樸,渾壯飄逸,是千百年來書法家競相臨摹的佳作。清代張祖翼評價說“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 《石門頌》之後,還有《李君表》、《楊淮表紀》等漢代石刻,它們的風格繼承了《石門頌》,但又有發展,都是漢代摩崖的精品。《楊淮表紀》,全稱為《司隸校尉楊淮下邳相楊弼表紀》,楊淮、楊弼兄弟是《石門頌》中司隸校尉楊孟文之孫。 曹魏石刻中,《李苞通閣道摩崖》屬少見的三國遺存,是研究三國蜀魏之戰的實物資料。而《石門銘》,則是北魏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 《石門銘》全稱《泰山羊祉開復石門銘》,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正月,太原典籤王遠書丹、武阿仁鑿刻於褒城縣東北褒斜谷石門崖壁。銘文所記為讚譽梁秦二州刺史羊祉“詔遣左校令賈三德”重開褒斜道的開路盛舉,記載了北魏時褒斜道改道至回車(今鳳縣東南)的歷史。《石門銘》的書法也極其珍貴,它由隸向楷過渡,在魏碑中地位極高。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評為飛逸之宗:“石門銘飛逸奇渾,翩翩欲仙,若瑤島散仙,驂鸞跨鶴,不識人間煙火之仙品。”近代于右任先生在《右任墨緣》中有“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溼枕。”之句,可見《石門銘》在書法實踐中的重要地位。 石門十三品中,還有幾方描寫褒穀風景的石刻,如《石門》、《玉盆》、《石虎》、《袞雪》等,這四種漢隸大字摩崖,都是狀物抒懷之作,是歷代文人名士所留下的。 《玉盆》,相傳為張良所書,它位於石門南褒河中,形如巨盆,色澤如玉,“浮浪玉盆”是清代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石虎”,是西漢褒中縣人鄭子真所書。鄭子真,名樸,他常年隱居於褒谷箕山,名聲很高。石門隔褒河與河東的石虎峰相對相望,當地俗語常道“石門對石虎”。鄭子真見石虎峰遠遠望去就像猛虎下山,欲騰欲撲之狀,於是寫下了遒勁有力的“石虎”二字,鐫刻在石虎峰下的山崖間,字徑30釐米,為隸書,落款署名“鄭子真書”。鄭子真的“石虎”二字,用筆厚實遒勁,“石”字左邊波挑拙樸而不輕佻,“虎”字結構刪繁為簡,左右波桃沉穩,又互為呼應,下面三豎開張且蓄勢,似雄健猛虎弓腰蓄勢待時撲躍之姿。漢代摩崖石刻均收入“石虎”二字,併為之作記。
古漢臺 走進博物館,迎面一座高臺,這就是漢王劉邦的宮廷遺址——古漢臺,它高7米,坐北朝南,分三個臺階, 漢中市博物館是人工夯土建成的具有典型秦漢宮廷模式的遺址,後來人們常將這個臺視作漢朝基業的象徵。 望江樓 古漢臺的最高處,是一座三層高樓——望江樓,它就是南宋時修建的天漢樓。望江樓高17.5米,融南北建築之長,清末民初建築風格,是漢中標誌性的古建築。 望江樓曾是漢中的最高層建築,據說在過去,登臨三樓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見漢江,是人們飽覽漢中風光的最佳去處,正如望江樓二樓榴聯上寫的:“漢水東流幾千裡,秦雲北望第一樓”。現在,隨著漢中城市規模的拓展,登樓已不能望江了。望江樓也已改成漢中博物館的館藏宗教造像陳列室。 望江樓東西兩側,分別有銅鐘亭和石鼓亭,銅鐘亭裡放著一口很精緻的大銅鐘,據說是明代漢中瑞王府的遺物,為傳世珍品。西側石鼓亭內的石鼓,又名月臺蒼玉,玉質,傳說是漢王劉邦的上馬石,為“漢中八景”之一。 桂蔭堂 望江樓對面,是建於明代的桂蔭堂,據說堂前那幾株大樹就是古漢桂,每逢中秋佳節,香飄四溢,是漢中城 望江樓[1]內尋香訪桂之處。堂內陳列有漢中漢代史蹟。桂蔭堂東西兩面的建築稱為東華廳、西華廳,分別陳列有漢中革命史蹟和古字畫。 鏡吾池 桂蔭堂南面,是一潭水池,這是清初所建的鏡吾池。鏡吾池為長方形,長13米,寬6米,中為石拱橋,分別刻有“龍”、“虎”,為漢中道署十景之一。池旁一個圓形的石頭上,鐫刻著一首名為《鏡吾池》的詩:“池塘如鏡水平蕪,照得今吾即故吾。莫笑萍蹤飄不定,春風一約自同趨。” 主要陳列 鏡吾池再南,是漢臺南院,也就是漢臺碑林,裡面是博物館最重要的一組陳列,這就是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臺碑林分為兩個陳列室:東面是褒斜古棧道陳列室,西面是石門十三品陳列室。 褒斜古棧道陳列室 褒斜古棧道陳列室分為三個單元,分別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巴兩山之間7條古道的走向、褒斜古棧道南端石門隧洞的開鑿和因地制宜修建棧道的各種形制、棧道沿途官方設施的“郵亭驛置”。 自古以來,先民們經過無數次踏勘,在秦嶺和大巴山之間踩踏出穿山越嶺的七條主要道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穿越秦嶺,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穿越大巴山。這些道路,歷史上統稱為蜀道。在蜀道上,沿途分佈著不同形制的棧道,被著名橋樑學家茅以升先生稱為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齊名的土木工程。褒斜道上的主要遺蹟有:石門、孔雀臺棧道、石埡子棧道。 孔雀臺峭壁棧道遺蹟,在留壩縣南河鄉(今武關驛鎮)孔雀臺村褒水西岸,棧道從面臨深潭的絕壁間穿過, 孔雀臺峭壁棧道遺蹟棧孔中插有30釐米見方的石樑,間距40—60釐米,上覆有石板,供人通行,建築形制屬於“千梁無柱式”。 石埡子棧道遺蹟在今留壩縣柘(zhè)梨園鄉(今江口鎮)石埡子村東岸,屬於石積式棧道,是早年鄉民利用古棧道壁孔營建的水渠基地,目的在於抬高水位,便於灌溉,是古代交通與近代水利相結合的範例。 褒斜道是穿越秦嶺持續時間最長,最為便捷的一條蜀道,在蜀道中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封建時代的政令暢通、商賈往來,均取褒斜道。因此,褒斜道沿途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如郵、亭、驛、置及交通工具。 陳列室內還有一張拓片,拓自陝西略陽縣靈巖寺內的一通“儀制令”石刻,這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一個交通規則。石刻高六十公分,寬四十公分。中刻“儀制令”三大字,下並行四行十二字:“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款識“淳熙辛丑邑令王立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睿)的年號,“辛丑”為淳熙八年(1181年)。“儀制令”是宋代朝廷通令各州縣立於縣城通衢要道的石碑,相當於現在的交通規則,它是研究古代道德規範和禮貌行為的實物資料。 石門十三品陳列室 石門十二品陳列室,陳列了從褒谷石門隧洞內外鑿遷下來的13方精品摩崖石刻,又稱“漢魏十三品”。1967年修石門水庫時,為搶救文物,從石門古棧道兩側近二百塊摩崖石刻中精選出具有很高歷史研究和書法藝術價值的十三塊石刻,將石刻四周鑿空,整體鑿下,移存到漢中博物館。 這十三品分別是:一品《石門》碑;二品《鄐(chù)君開通褒斜道》摩崖;三品《鄐君碑釋文》摩崖;四品《李君表》摩崖;五品《石門頌》摩崖;六品《楊淮表紀》摩崖;七品《玉盆》摩崖;八品《石虎》摩崖;九品《袞雪》摩崖;十品《李苞通閣道》摩崖;十一品《潘宗伯、韓仲元》摩崖;十二品《石門銘》摩崖;十三品《重修山河堰》摩崖。其中,漢刻8種,曹魏和北魏石刻各1種,宋刻3種,記述或讚頌褒斜道修治通塞歷史的漢魏摩崖有5種。 《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被稱做“陝南第一古石”,鐫刻於公元66年,是中國早期的摩崖石刻,原在石門洞南約一里的山崖間,石質為雲母片巖,碑面凸凹不平,間有溝壑,文字漫漶,記載了漢明帝劉莊復通褒斜道開鑿府門隧洞的事。從書法上說,它上承秦小篆下啟古隸,隸中帶篆,頗有古韻,為篆書向隸書過渡的典型代表。這種書法風格,全國只僅此一種,被譽為國寶級文物。清人楊守敬評價為 “天然古秀若石紋然,百代而下無從模擬。” 《石門頌》,全稱《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建和二年(148年)刻,它記述了漢順帝年間司隸校尉楊孟文向皇上上書,力駁眾議,並修復褒斜道的歷史,還反映出東漢時期穿越秦嶺間四條道路的歷史,這些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因此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獻價值。 石門十三品(15張) 《石門頌》的書寫者意在歌功頌德,而不在於顯揚書法,但他的書法卻被後世稱為“漢隸之極作,學隸者必學之範本”。它與甘肅成縣的《西狹頌》,漢中略陽的《甫閣頌》並稱為“漢三頌”,是隸中極作,書法珍品。 《石門頌》,代表著古代隸書的最高水平,它奔放質樸,渾壯飄逸,是千百年來書法家競相臨摹的佳作。清代張祖翼評價說“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 《石門頌》之後,還有《李君表》、《楊淮表紀》等漢代石刻,它們的風格繼承了《石門頌》,但又有發展,都是漢代摩崖的精品。《楊淮表紀》,全稱為《司隸校尉楊淮下邳相楊弼表紀》,楊淮、楊弼兄弟是《石門頌》中司隸校尉楊孟文之孫。 曹魏石刻中,《李苞通閣道摩崖》屬少見的三國遺存,是研究三國蜀魏之戰的實物資料。而《石門銘》,則是北魏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 《石門銘》全稱《泰山羊祉開復石門銘》,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正月,太原典籤王遠書丹、武阿仁鑿刻於褒城縣東北褒斜谷石門崖壁。銘文所記為讚譽梁秦二州刺史羊祉“詔遣左校令賈三德”重開褒斜道的開路盛舉,記載了北魏時褒斜道改道至回車(今鳳縣東南)的歷史。《石門銘》的書法也極其珍貴,它由隸向楷過渡,在魏碑中地位極高。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評為飛逸之宗:“石門銘飛逸奇渾,翩翩欲仙,若瑤島散仙,驂鸞跨鶴,不識人間煙火之仙品。”近代于右任先生在《右任墨緣》中有“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溼枕。”之句,可見《石門銘》在書法實踐中的重要地位。 石門十三品中,還有幾方描寫褒穀風景的石刻,如《石門》、《玉盆》、《石虎》、《袞雪》等,這四種漢隸大字摩崖,都是狀物抒懷之作,是歷代文人名士所留下的。 《玉盆》,相傳為張良所書,它位於石門南褒河中,形如巨盆,色澤如玉,“浮浪玉盆”是清代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石虎”,是西漢褒中縣人鄭子真所書。鄭子真,名樸,他常年隱居於褒谷箕山,名聲很高。石門隔褒河與河東的石虎峰相對相望,當地俗語常道“石門對石虎”。鄭子真見石虎峰遠遠望去就像猛虎下山,欲騰欲撲之狀,於是寫下了遒勁有力的“石虎”二字,鐫刻在石虎峰下的山崖間,字徑30釐米,為隸書,落款署名“鄭子真書”。鄭子真的“石虎”二字,用筆厚實遒勁,“石”字左邊波挑拙樸而不輕佻,“虎”字結構刪繁為簡,左右波桃沉穩,又互為呼應,下面三豎開張且蓄勢,似雄健猛虎弓腰蓄勢待時撲躍之姿。漢代摩崖石刻均收入“石虎”二字,併為之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