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武暢通
-
2 # 歷史名將錄
歷來和親都伴隨著犧牲,作為溝通兩個國家之間的橋樑,和親公主的命運大多數都是悲慘的,她們遠離故國,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甚至文明程度還很低,還有可能要服從父親死了嫁給兒子這樣的習俗。歷史上和親公主並不在少數,文成公主就是其中之一。而當她的丈夫松贊干布死後,她卻選擇留在吐蕃,再也沒有回到唐朝,這是為什麼呢?
松贊干布去世之後,文成公主在吐蕃寡居了三十餘年,最後因患天花去世,但窮其一生也沒有再回到唐朝。在我看來,文成公主沒有回到唐朝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她自己主觀意願的問題,即想不想回到唐朝;另外一個是吐蕃方面同不同意她回到唐朝的問題。
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是沒有孩子的,因此在丈夫松贊干布去世以後,文成公主在吐蕃就沒有了親人。那麼文成公主對吐蕃這個地方到底有沒有留戀之情呢?對於回到大唐,她到底有沒有主觀的意願呢?我們從史書中對文成公主的記載上,就可以一窺端倪。史書上只記載文成公主是宗室女,對她的名字,父親是誰一概沒有記載。
如果真的地位尊崇身份顯赫的話,在史書中沒有留下任何記載,這是十分不符合常理的。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文成公主不過是為了大唐和吐蕃保持友好關係,由唐太宗李世民冊封出來的公主,種種跡象表明,她可能連宗室女都不一定是,因此史官在史書中,才對文成公主的出身諱莫如深。
在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成為松贊干布王后的時候,她還只有十六歲。這樣的年紀要是說她在剛到吐蕃的時候,心中就有什麼民族大義,立志於建立吐蕃和大唐之間的友好關係的話,我是不太相信的。文成公主是帶有政治使命的,但這個使命最初是強加在她身上,十六歲的花季,本該是自由無拘的,但文成公主卻因為皇帝的安排和政治需要,來到了一個當時被大唐當做蠻夷之地的地方,嫁給了一個自己並不瞭解的人。我相信在文成公主的內心中,最初是矛盾和恐懼交織在一起的。
但和松贊干布相處時日久之後,文成公主發現這個異域男子確實把自己捧在了手心,含在了嘴裡。文成公主入吐蕃是帶了大唐班底的,這個班底就是她陪嫁的嫁妝,除了珍寶、金玉飾物、佛像、醫學典籍、建築典籍、藥方、絲綢等之外,還有一大批唐太宗安排的唐朝文士隨文成公主入藏。
在文成公主來的吐蕃之前,鬆散幹部在吐蕃的統治處於原始的狀態,而文成公主來到吐蕃之後,她帶領的文人團隊幫助整理了吐蕃的大量文獻資料,同時記錄松贊干布和大臣們的重要談話,讓吐蕃的政治從原始走向了正規化。所謂的文成公主博學多能,和唐太宗安排的這些隨文成公主入藏的飽學之士有著莫大的關係。
松贊干布對於文成公主的愛,造就了輝煌雄偉的布達拉宮,據說布達拉宮的設計就出自文成公主之手。文成公主則把大唐在經濟、文化方面積累的先進經驗,傳播到了吐蕃的山山水水和每一個角落。可以說文成公主帶來的唐文化改變了吐蕃,文成公主帶到吐蕃的耕種、紡織技術,極大的推動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
因此在松贊干布去世以後,文成公主並沒有選擇回到大唐,而是依然選擇留在吐蕃。此時的文成公主愛的已經不僅僅是松贊干布,而是整個吐蕃的人民,同樣吐蕃的人民也深深愛著這位來自遙遠大唐的美麗善良的公主。文成公主默默忍受自己對家鄉、對親人無盡的思念,依然選擇留在吐蕃這個陌生而熟悉的地方。此時的她已經成為吐蕃和大唐友好的一個象徵,她要把吐蕃和大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這種友好傳承下去。為此她選擇了留在吐蕃,把寂寞和對親人、對祖國的思念深埋在心裡,只為了吐蕃、大唐的人民能夠安居樂業、永享太平。
-
3 # 段輝時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完完全全是一場政治婚姻。
永微元年(650年),吐蕃王松贊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繼續在吐蕃生活30餘年,也沒有回到大唐,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文成公主並非真正的公主,至少在和親之前不是。
她本是唐朝宗室女,由於吐蕃王松贊干布三次派使者,向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唐太宗考慮到兩國的交好利大於弊,於是答應了吐蕃的請求,同意下嫁一位公主給松贊干布做王后。
當時的吐蕃比起大唐,無論是經濟、文化都遠遠落後於大唐,又地處西藏高原,氣候惡劣。唐太宗不願將自己的親生女兒遠嫁到這種窮山惡水的地方去受苦,於是到宗室裡找一個年齡相仿的女子,冊封為公主 ,嫁給吐蕃,此女就是後來的文成公主。
二,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夫妻恩愛。
松贊干布非常喜歡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婚後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親自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還專門為文成公主修建了富麗壯觀的布達拉宮。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愛情故事,至今仍以戲劇、壁畫、民歌、傳說等形式在漢藏民族間廣泛傳播。
三,緣於文成公主對吐蕃的熱愛。
文成公主入藏,唐朝和吐蕃之間的友誼得到空前的發展。對吐蕃的開化功不可沒,使藏民族在經濟、文化、宗教等多方面都有一個飛躍的發展。
文成公主博學多才,她熱愛藏族同胞。自己也深受百姓愛戴。她把吐蕃當成自己的家,也把自己當做吐蕃的一員,她要終身守護這片他愛的熱土。
以上便是文成公主最終選擇留在吐蕃的原因。
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和親,開創了唐與吐蕃交好的新時代;兩華人民和平相處,老百姓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
4 # 空中世界的百花園
因為這裡是她的家呀!在這裡生活了好多年,酸甜苦辣咸和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美麗漂亮都是一樣的好。回去以後怎麼辦呀!,那裡一無所有了呀。
回覆列表
在松贊干布去世後,文成公主依然留在了吐蕃,雖然兩人並沒有孩子,但是她對這個地方已經產生了深深的感情,由於她帶來的文化所改變的吐蕃人民也深深的愛著這個公主。最重要的是據傳說文成公主並不是宗室女,在封為公主之前只是一名小小的宮女,相比大唐她對這片吐蕃大地的感情更重,所以才會選擇在這裡度過餘生吧。
在中國古代,和親是維繫兩國或者兩個地區之間友好關係的一種重要的手段。對於兩個國家或者地區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避免了戰亂人民得以安居樂業。但是對於和親公主來說,她們卻是悲慘的,按照古代女子婚嫁的年齡來說,她們是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就被送去和親了。長期居於紫禁城的她們,就這樣去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文成公主就是其中一個和親公主,文成嫁到了吐蕃,她的到來維護了大唐和吐蕃的友好關係。雖然不知道她是否是自願嫁給松贊干布的,但是兩個人的生活確實是幸福的,松贊干布也的確把這個來自異國他鄉的少女放在了心上,據說布達拉宮就是為文成公主所建造的。而文成公主也為吐蕃帶來了先進的知識文化和種植技術等,同時也為吐蕃政治體制的改進做出了貢獻。
在眾多和親公主中,文成公主其實是比較幸運的了,畢竟她遇到了愛她的丈夫,愛她的吐蕃人民。她所帶來的先進知識文化所改變的吐蕃大地,也將她的故事久久的流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