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國(1871~1919)
以普魯士王國為中心,透過王朝戰爭建立的君主立憲制的德意志聯邦國家。1871年1月18日成立,包括22個德意志邦、3個自由市(漢堡、不來梅、呂貝克)及帝國行省阿爾薩斯-洛林。
④1870年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1.德意志的統一由普魯士來完成的原因
資產階級雖渴望統一,但不敢發動群眾來完成這一任務,因此他們與封建貴族地主妥協,乞求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統治者來完成統一。而無產階級本身在政治上、組織上還不成熟,還不可能透過革命方式達到統一。在當時歷史情況下,只能依靠奧地利和普魯土這兩個強邦之一透過自上而下的方式完成統一。又由於普魯士是一個純粹由日耳曼人組成的國家,國內沒有民族問題,統一運動的領導權必然落到普魯士手中。正如恩格斯早已料及的,普魯士是決定德國未來命運的戰場。
2.俾斯麥的“鐵血政策”
(1)內容:使用武器和軍隊發動戰爭,達到排除奧地利、打敗法國,完成德意志統一的目標。
(2)影響:①使德意志完成了統一,有利於該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德國統一強大後,逐漸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3.德意志、義大利統一的異同
三、能力·思維·滲透
能力素質
例 為德、意統一創造了客觀條件的是
A.奧地利與普魯士之間的爭鬥
B. 1848年德、意革命的不徹底
C.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要求國家統一
D.工業革命的影響
分析:19世紀,德意資本主義經濟取得了顯著進展,而國家的分裂卻成為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礙,經濟的發展為實現國家的統一創造了條件,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故選C。
分析:該題屬組合型單項選擇題,正確選項為B。判斷這一選擇題,首先要弄清: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三是統一戰爭。在此基礎上,對具體國家和四個選項進行分析,C、D項中分別有英國和美國,應排除,A項中的②③⑤符合題幹要求,但不全面。答案為B。
學科滲透
例 以下幾組歷史人物中,對自己國家的統一都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是
A.華盛頓、拿破崙、加富爾
B.彼得一世、俾斯麥、拿破崙
C.彼得一世、林肯、克倫威爾
D.林肯、俾斯麥、加富爾
分析:該題綜合性強,涉及的國家較多,林肯之所以是美國曆史上著名的總統,就是由於在南北戰爭中,他積極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而俾斯麥、加富爾是德意志義大利統一過程中的主要領導人物,故該題選D。
模擬考場
例 德意志。義大利在統一前最大的不同點是
A.四分五裂 B.部分地區受外國控制
C.有統一中心 D. 資本主義經濟顯著發展
分析:德意志、義大利統一過程中有許多異同點,就統一前不同點而言,雖然雙方都處於四分五裂,但義大利還有一些地方處於外國控制下,這些地方義大利乘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時才收回,故選B。
四、自學階梯評估
知識掌握
1.領導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領導王國是
A.普魯士 B.奧地利 C.西西里王國 D.撒丁王國
2.義大利最終統一的時間是在
A.1866年 B.1870年 C.1871年 D.1875年
3.德意志統一前,有30多個邦國和自由市,在統一過程中被排斥出德意志的邦國是
A.普魯士 B.不來梅 C.薩克森 D.奧地利
能力提高
2.閱讀下列材料:
德國所矚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它的威力……普魯士必須積聚自己的力量以等待有利時機。這樣的時機我們錯過了好幾次……當前的重大問題不是靠演說和靠多數透過決議所能解決的——這正是1848年和1849年的錯誤——而是要用“鐵和血”。
(1)以上檔案出自哪一國的哪一位首相之口?
(2)該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為什麼政策?
(3)該政策的推行對德意志的統一與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延伸拓展
1.英國干涉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與法國干涉德意志統一都出於
A.爭奪霸權需要 B.阻止革命和統一需要
C.擴張領土的需要 D.轉嫁矛盾的需要
2.被恩格斯譽為“一個為義大利統一和獨立事業而戰並取得輝煌勝利的人”是
A.加富爾 B.俾斯麥 C.加里波第 D.撒丁王國國王
3.發源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向德意志、義大利擴充套件,兩國經濟取得顯著進展是在
A.18世紀中期 B.18世紀晚期 C.l9世紀 D.20世紀
會考演練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歐洲兩個古老的民族國家完成統一,它們是德意志和義大利,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普魯士能夠完成德意志統一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加里波第在攻下那不勒斯以後交出政權,這一現象說明了什麼?
(3)比較德、意統一的異同點。
五、背景知識與課外閱讀
〔歷史人物〕
俾斯麥
奧托·馮·俾斯麥(1815-1898) 出身於普魯士大容克地主家庭,1832年起,在格廷根柏林大學學習。
1835年畢業後任候補文官,1847年擔任普魯士議會議員。1851-1858年任普駐法蘭克福邦聯議會代表。1859年、1861年先後出任駐俄公使、駐法大使,1862年任普魯士首相和外交大臣。他認為德意志的統一隻能在普魯士王朝的領導下完成。在當時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俾斯麥審時度勢,看到奧地利為了維護它在德意志的霸權地位,必然極力反對由普魯士來統一德意志,而德意志的東西強鄰沙皇俄國和法國也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強盛的德國出現。因此,他決心採用“鐵血政策”,透過戰爭掃清一切障礙。他不顧議會指責,撥出大批款項實行軍事改革,同時加緊完善戰備工作,很快建立起一支數量龐大、裝備精良的普魯士正規軍。1864-1871年7年間,俾斯麥透過發動一系列戰爭,終於打敗了他的對手。德國統一後,俾斯麥兼任德意志帝國宰相。他對內鎮壓工人運動,對外先後締結德、奧、俄同盟和德、意、奧同盟。1871年參與鎮壓法國的巴黎公社。80年代,德國開始在非洲、太平洋地區進行殖民擴張,1890年,俾斯麥因與德皇威廉二世意見不合被迫辭職
“愛姆斯密電”——普法戰爭的起端
1870年9月1日清晨,法國要塞色當,密集的炮火像雨點一樣傾瀉到城內,全城猶如一片火海,法軍官兵東躲西藏無處安身。下午三點,中央塔樓掛出了白旗。法國皇帝路易·波拿巴手捧佩劍率領39名將軍及10萬士兵向普魯士軍隊繳械。這就是普法戰爭的最後一幕——色當戰役的場面。這場戰爭以法國的慘敗而告終。但是,這場戰爭是怎樣打起來的呢?當時人們文知道是法國首先宣戰的,直到1898年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回憶錄第二卷出版,人們才頓悟:原來正是這位“鐵血宰相”把一份來自愛姆斯市的密電變成了一塊紅布,像鬥牛士一樣將路易·波拿巴這頭“高盧牛”激上了戰場。
路易·波拿巴是拿破崙一世的侄子。他借拿破崙的聲名,依靠金融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支援,玩弄欺騙手段,建立了第二帝國。他對內進行血腥統治,對外連年發動戰爭,一心想建立世界霸權。對靠近法國邊界的德國南部領土他更是垂涎已久,1867年他在國會叫囂:“德意志應劃為三塊,永遠不得統一”
為完成德意志統一,俾斯麥決心用戰爭掃除障礙,他還想透過打敗法國,奪取礦產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從而建立德國在歐洲的霸權。
德意志帝國(1871~1919)
以普魯士王國為中心,透過王朝戰爭建立的君主立憲制的德意志聯邦國家。1871年1月18日成立,包括22個德意志邦、3個自由市(漢堡、不來梅、呂貝克)及帝國行省阿爾薩斯-洛林。
④1870年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1.德意志的統一由普魯士來完成的原因
資產階級雖渴望統一,但不敢發動群眾來完成這一任務,因此他們與封建貴族地主妥協,乞求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統治者來完成統一。而無產階級本身在政治上、組織上還不成熟,還不可能透過革命方式達到統一。在當時歷史情況下,只能依靠奧地利和普魯土這兩個強邦之一透過自上而下的方式完成統一。又由於普魯士是一個純粹由日耳曼人組成的國家,國內沒有民族問題,統一運動的領導權必然落到普魯士手中。正如恩格斯早已料及的,普魯士是決定德國未來命運的戰場。
2.俾斯麥的“鐵血政策”
(1)內容:使用武器和軍隊發動戰爭,達到排除奧地利、打敗法國,完成德意志統一的目標。
(2)影響:①使德意志完成了統一,有利於該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德國統一強大後,逐漸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3.德意志、義大利統一的異同
三、能力·思維·滲透
能力素質
例 為德、意統一創造了客觀條件的是
A.奧地利與普魯士之間的爭鬥
B. 1848年德、意革命的不徹底
C.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要求國家統一
D.工業革命的影響
分析:19世紀,德意資本主義經濟取得了顯著進展,而國家的分裂卻成為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礙,經濟的發展為實現國家的統一創造了條件,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故選C。
分析:該題屬組合型單項選擇題,正確選項為B。判斷這一選擇題,首先要弄清: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三是統一戰爭。在此基礎上,對具體國家和四個選項進行分析,C、D項中分別有英國和美國,應排除,A項中的②③⑤符合題幹要求,但不全面。答案為B。
學科滲透
例 以下幾組歷史人物中,對自己國家的統一都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是
A.華盛頓、拿破崙、加富爾
B.彼得一世、俾斯麥、拿破崙
C.彼得一世、林肯、克倫威爾
D.林肯、俾斯麥、加富爾
分析:該題綜合性強,涉及的國家較多,林肯之所以是美國曆史上著名的總統,就是由於在南北戰爭中,他積極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而俾斯麥、加富爾是德意志義大利統一過程中的主要領導人物,故該題選D。
模擬考場
例 德意志。義大利在統一前最大的不同點是
A.四分五裂 B.部分地區受外國控制
C.有統一中心 D. 資本主義經濟顯著發展
分析:德意志、義大利統一過程中有許多異同點,就統一前不同點而言,雖然雙方都處於四分五裂,但義大利還有一些地方處於外國控制下,這些地方義大利乘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時才收回,故選B。
四、自學階梯評估
知識掌握
1.領導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領導王國是
A.普魯士 B.奧地利 C.西西里王國 D.撒丁王國
2.義大利最終統一的時間是在
A.1866年 B.1870年 C.1871年 D.1875年
3.德意志統一前,有30多個邦國和自由市,在統一過程中被排斥出德意志的邦國是
A.普魯士 B.不來梅 C.薩克森 D.奧地利
能力提高
2.閱讀下列材料:
德國所矚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它的威力……普魯士必須積聚自己的力量以等待有利時機。這樣的時機我們錯過了好幾次……當前的重大問題不是靠演說和靠多數透過決議所能解決的——這正是1848年和1849年的錯誤——而是要用“鐵和血”。
(1)以上檔案出自哪一國的哪一位首相之口?
(2)該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為什麼政策?
(3)該政策的推行對德意志的統一與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延伸拓展
1.英國干涉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與法國干涉德意志統一都出於
A.爭奪霸權需要 B.阻止革命和統一需要
C.擴張領土的需要 D.轉嫁矛盾的需要
2.被恩格斯譽為“一個為義大利統一和獨立事業而戰並取得輝煌勝利的人”是
A.加富爾 B.俾斯麥 C.加里波第 D.撒丁王國國王
3.發源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向德意志、義大利擴充套件,兩國經濟取得顯著進展是在
A.18世紀中期 B.18世紀晚期 C.l9世紀 D.20世紀
會考演練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歐洲兩個古老的民族國家完成統一,它們是德意志和義大利,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普魯士能夠完成德意志統一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加里波第在攻下那不勒斯以後交出政權,這一現象說明了什麼?
(3)比較德、意統一的異同點。
五、背景知識與課外閱讀
〔歷史人物〕
俾斯麥
奧托·馮·俾斯麥(1815-1898) 出身於普魯士大容克地主家庭,1832年起,在格廷根柏林大學學習。
1835年畢業後任候補文官,1847年擔任普魯士議會議員。1851-1858年任普駐法蘭克福邦聯議會代表。1859年、1861年先後出任駐俄公使、駐法大使,1862年任普魯士首相和外交大臣。他認為德意志的統一隻能在普魯士王朝的領導下完成。在當時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俾斯麥審時度勢,看到奧地利為了維護它在德意志的霸權地位,必然極力反對由普魯士來統一德意志,而德意志的東西強鄰沙皇俄國和法國也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強盛的德國出現。因此,他決心採用“鐵血政策”,透過戰爭掃清一切障礙。他不顧議會指責,撥出大批款項實行軍事改革,同時加緊完善戰備工作,很快建立起一支數量龐大、裝備精良的普魯士正規軍。1864-1871年7年間,俾斯麥透過發動一系列戰爭,終於打敗了他的對手。德國統一後,俾斯麥兼任德意志帝國宰相。他對內鎮壓工人運動,對外先後締結德、奧、俄同盟和德、意、奧同盟。1871年參與鎮壓法國的巴黎公社。80年代,德國開始在非洲、太平洋地區進行殖民擴張,1890年,俾斯麥因與德皇威廉二世意見不合被迫辭職
“愛姆斯密電”——普法戰爭的起端
1870年9月1日清晨,法國要塞色當,密集的炮火像雨點一樣傾瀉到城內,全城猶如一片火海,法軍官兵東躲西藏無處安身。下午三點,中央塔樓掛出了白旗。法國皇帝路易·波拿巴手捧佩劍率領39名將軍及10萬士兵向普魯士軍隊繳械。這就是普法戰爭的最後一幕——色當戰役的場面。這場戰爭以法國的慘敗而告終。但是,這場戰爭是怎樣打起來的呢?當時人們文知道是法國首先宣戰的,直到1898年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回憶錄第二卷出版,人們才頓悟:原來正是這位“鐵血宰相”把一份來自愛姆斯市的密電變成了一塊紅布,像鬥牛士一樣將路易·波拿巴這頭“高盧牛”激上了戰場。
路易·波拿巴是拿破崙一世的侄子。他借拿破崙的聲名,依靠金融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支援,玩弄欺騙手段,建立了第二帝國。他對內進行血腥統治,對外連年發動戰爭,一心想建立世界霸權。對靠近法國邊界的德國南部領土他更是垂涎已久,1867年他在國會叫囂:“德意志應劃為三塊,永遠不得統一”
為完成德意志統一,俾斯麥決心用戰爭掃除障礙,他還想透過打敗法國,奪取礦產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從而建立德國在歐洲的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