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沉鬱、頓挫
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抒發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悲,把自己憂國憂民的滿腔赤誠寫進詩歌,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歷史的盛衰起伏緊密地結合起來的《登高》。
第一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秋風急,天高且空曠,登上高山,山谷傳來猿猴的長嘯哀鳴,讓人感覺到悠長的悲涼。白沙漫邊的江邊,江水悽清,水鳥從遠處飛回,盤旋低迴。作者站在高山,遠離著人間而又清楚看著人間的這一切。
悲涼的孤獨。
接下去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抬起頭,落木蕭蕭,圍繞著身邊漫無邊際落下,無邊無際,夾雜在秋風中。遠眺,長江之水滾滾而來,看不到頭也看不盡它的去處。從遠處而來又歸向遠方——末名不可知的遠方。就這麼滾滾而去,而我呢,還留在高山,看著你遠去。我只是你遺棄的孤兒。
從這裡我們基本可以看出,作者透過描寫秋天的景色,將一股憂鬱深深寄於其中。不聲不響,舒緩地將情緒藏進裡面去,然後露出一些背影,讓我們依稀看見。
我不知道他究竟具體有些什麼樣的傷感,只體會到他的一些心情。觸景生情,將情寓於景,聲色不露。讓憂鬱在血液裡緩緩流動。
逝者如斯,沉鬱蒼涼。
下面的四句寫的就是對身世的感傷以及自己的坎坷經歷。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離鄉萬里,漂泊至此,看著這深秋的蕭索景色,而且自己也是旅居他地那麼多年,心底悽楚,只有這異鄉的秋色知曉;身體衰弱,抱病奔波,顛沛在陌生的鄉野尋找著生活,年事已高,仍孤身一人登上高山,涼風吹拂著稀疏的幾根白鬚,眼睛微微向前方方睜開著。
羈旅惆悵,孤苦伶仃。
最後一句將傷感推到了頂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那不盡的艱難憂愁散之不去,國難家愁,這一切已經讓我鬢白如繁霜;潦倒的日子已經讓我新近把酒戒了,就算是濁酒一杯,也不復回來。(書上說杜甫這個時候因為病重而不得不把酒給戒了,不過我認為和生活艱難也有很大關係。
老了,頭髮白了,流浪他鄉,國家動亂,家室空空如也,病也愈發嚴重,借酒遣愁也沒有酒可以喝了……
雖已登高,我卻感到窮途末路。
這首詩歌寫於大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時所作。詩人從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開始挈婦將雛,流浪漂泊,倍嘗生活的艱辛,直到唐肅宗廣德元年(763年)。公元767年的時候,雖然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是地方軍閥為了爭奪地盤,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又乘機而起,社會仍然是一片混亂。這時,杜甫已經是一位漂泊受難、飽經滄桑的五十六歲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亂給唐朝帶來的重重創傷,感受到了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衰敗,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獨和生活的艱辛,心中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慷慨激越、動人心絃,被稱為“杜集七言律詩之冠”的《登高》一詩。
杜甫的詩歌《登高》可以說是艱難苦恨、離亂悲愁的集大成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
杜甫的詩——沉鬱、頓挫
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抒發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悲,把自己憂國憂民的滿腔赤誠寫進詩歌,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歷史的盛衰起伏緊密地結合起來的《登高》。
第一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秋風急,天高且空曠,登上高山,山谷傳來猿猴的長嘯哀鳴,讓人感覺到悠長的悲涼。白沙漫邊的江邊,江水悽清,水鳥從遠處飛回,盤旋低迴。作者站在高山,遠離著人間而又清楚看著人間的這一切。
悲涼的孤獨。
接下去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抬起頭,落木蕭蕭,圍繞著身邊漫無邊際落下,無邊無際,夾雜在秋風中。遠眺,長江之水滾滾而來,看不到頭也看不盡它的去處。從遠處而來又歸向遠方——末名不可知的遠方。就這麼滾滾而去,而我呢,還留在高山,看著你遠去。我只是你遺棄的孤兒。
從這裡我們基本可以看出,作者透過描寫秋天的景色,將一股憂鬱深深寄於其中。不聲不響,舒緩地將情緒藏進裡面去,然後露出一些背影,讓我們依稀看見。
我不知道他究竟具體有些什麼樣的傷感,只體會到他的一些心情。觸景生情,將情寓於景,聲色不露。讓憂鬱在血液裡緩緩流動。
逝者如斯,沉鬱蒼涼。
下面的四句寫的就是對身世的感傷以及自己的坎坷經歷。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離鄉萬里,漂泊至此,看著這深秋的蕭索景色,而且自己也是旅居他地那麼多年,心底悽楚,只有這異鄉的秋色知曉;身體衰弱,抱病奔波,顛沛在陌生的鄉野尋找著生活,年事已高,仍孤身一人登上高山,涼風吹拂著稀疏的幾根白鬚,眼睛微微向前方方睜開著。
羈旅惆悵,孤苦伶仃。
最後一句將傷感推到了頂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那不盡的艱難憂愁散之不去,國難家愁,這一切已經讓我鬢白如繁霜;潦倒的日子已經讓我新近把酒戒了,就算是濁酒一杯,也不復回來。(書上說杜甫這個時候因為病重而不得不把酒給戒了,不過我認為和生活艱難也有很大關係。
老了,頭髮白了,流浪他鄉,國家動亂,家室空空如也,病也愈發嚴重,借酒遣愁也沒有酒可以喝了……
雖已登高,我卻感到窮途末路。
這首詩歌寫於大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時所作。詩人從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開始挈婦將雛,流浪漂泊,倍嘗生活的艱辛,直到唐肅宗廣德元年(763年)。公元767年的時候,雖然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是地方軍閥為了爭奪地盤,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又乘機而起,社會仍然是一片混亂。這時,杜甫已經是一位漂泊受難、飽經滄桑的五十六歲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亂給唐朝帶來的重重創傷,感受到了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衰敗,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獨和生活的艱辛,心中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慷慨激越、動人心絃,被稱為“杜集七言律詩之冠”的《登高》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