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錦天

    其實,我更多的覺得是相互成就。相聲裡面常說“三分逗,七分捧”,說明了在一段相聲裡面捧哏的份量最為重要。雖然我們在聽相聲的時候,注意力都在逗哏上面。畢竟他負責逗,包袱都是從他嘴裡出來的。但是謙哥兒成功的把捧哏的份量突出了,甚至有時候的神補刀和機智的回答讓郭德綱難以招架。這個在我的問答“于謙有哪些爆笑的神回覆”裡面就有很全面的回答,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當然在于謙之前的捧哏名家大有人在,比如最為熟悉的就是郭啟儒,作為侯寶林大師的搭檔,郭先生捧哏能力也是高水準。像還有白福全、王佩茹、王世臣等,都是相聲界的大家。

    郭德綱和于謙相識於一次合作,當時于謙所在的文工團需要出外演出,短人,臨時就把郭德綱借了過去。兩人一搭檔演出後,郭德綱對於謙很是欣賞。郭德綱本身就是捧哏出身,對於自己搭檔捧哏要求很高,對於謙哥兒的量活兒深感佩服,認為火候,尺寸都很到位。但是當時因為自己經營的北京相聲大會並沒有成氣候,加上于謙有自己的業務,所以兩人並沒有直接合作。於是郭德綱跟于謙說,我那兒經營了這麼一個團體,您有空去看看。

    期間兩人也搭檔出外演出,都是在偏遠的郊區之類的,收入很低,演出的地方極其簡陋。甚至現在大空地上,大冷天兒現在風口說相聲。實在冷了怎麼辦?套軍大衣,拿卡車斗做牆擋著風....後來兩人經常開玩笑說那段歲月自己就是“郊縣天王”,演出從來沒進過五環。

    道家說,平衡世間萬物都是陰陽,就跟我們吃飯時候的筷子一樣,一根主動,一根協助。在舞臺上,郭德綱就是甲,負責抖包袱,把握整體的走向。于謙是乙,負責配合,完整這一段作品,偶爾也會出彩的包袱。我很欣慰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傳統文化日漸凋零沒落的年代,能看到有像郭德綱于謙這樣的民間藝人對於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堅守和傳承,在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讓我知道了很多傳統文化。評書、梆子、京韻大鼓、太平歌詞等等,都是我們已經遺忘的文化財富。

    還是那句話:不羨鴛鴦不羨仙,只羨德綱有于謙!

  • 2 # 是二哈哈吖

    說相聲要找一個好搭檔不容易!一定是彼此成就彼此!在舞臺上分工不同,但付出的辛苦都是一樣的!並沒有誰成就誰之說!

  • 3 # Domi多米

    感謝邀請,講到郭德綱和于謙,大家應該多少都聽過兩個人的相聲,一個捧哏的,一個逗哏的,也正是兩個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夠有今天相聲繁華的局面,2000年的時候,兩個人成為了搭檔,04的時候,于謙加入了德雲社,至今已經合作了19年,再說相聲過程中,郭德綱還經常拿于謙老婆開玩笑,于謙也不生氣,兩個人合作的這些年中一直也沒有傳出過什麼不和的緋聞,所以可見兩人的感情如此之好!要說他倆誰成就了誰,這要從兩個人剛認識開始,那時候于謙老師還在北京曲藝團,跑跑龍套,給影視劇配配音維持生活,相對來說比較穩定,那個時候的郭德綱還是個北漂,因為行業不景氣,可以說只要給錢,什麼活都接,可以說他倆相識是一種緣分,正巧有一次於謙團裡缺人把郭德綱叫去,就這樣,兩人算正式認識了,成了朋友,接下來的日子,于謙沒事就會去德雲社玩,那個時候德雲社很不景氣,04年的時候,郭德綱的搭檔因為身體的原因,退出,于謙這時候才正式加入,倆人正式確定了合作關係,也就是這一年,郭德綱拜師侯耀文,侯耀文其實是于謙師傅的搭檔,從此之後德雲社才有了起色,步入了正軌!講真的,要說他倆誰成就了誰,真說不清楚,只能說他們成就了彼此!

  • 4 # 螞蟻小人物0宋老牛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老牛來嘮叨幾句

    回答這個問題簡單說就四個字“互相成就”

    但凡是有個先後,如果非要在郭德綱和于謙之間分出一個高低,那麼無疑郭德綱先捧紅了于謙,于謙又用他的藝術反饋給了郭德綱,相輔相成。

    在德雲社沒有于謙的日子裡,那個時候給郭德綱捧過的就有張文順老爺子,李菁,範振玉老爺子,甚至我還聽過馬樹春給郭德綱捧過白事會,當然這些人裡捧哏的技藝有高有低,但這並不妨礙郭德綱的成名,尤其是在張文順老爺子給郭德綱量的時候,效果並不比于謙差,某些地方尤其是小節骨眼上,張文順老爺子強過於謙,只是張老爺子年紀大了,體力,氣力都跟不上郭德綱,而於謙正當年,最好的年紀,最好的相聲技藝,又碰到一個最好的逗哏,一切看起來都很契合。

    所以今天的德雲社如果沒有了于謙,那麼也許老郭也許還會找到一個李謙或劉謙,但如果德雲社裡沒有了郭德綱,那麼德雲社將煙消雲散。

    郭德綱用抽菸喝酒燙頭捧紅了一個立體化的于謙,于謙也用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相聲技藝成就了一個更加火爆的郭德綱。這樣的組合不是最好的安排嗎?誰成就誰?誰該感激誰?重要嗎?都是最好的就好了。

  • 5 # 偷偷的低調

    我認為開始幾年是于謙成就了郭德綱,後來一直都是郭德綱成就於謙。

    首先我來解釋一下,開始幾年于謙如何成就郭德綱。

    1995年郭德綱因為生活不得志第三次回北京,為了生活幹的活也雜,跟著劇團下鄉、茶館說書、編劇。後來有個劇團邀請他加入,而這就是于謙當時在的那個劇團。正是因為加入這個劇團,才讓郭德綱認識了于謙,兩人相見恨晚,接觸時間不長,就成了無話不說的好兄弟了。

    當時于謙已經拜師石富寬,是劇團的正式演員,而郭德綱還沒有正式的老師,因為相聲講究師承,沒有師傅會讓同行看不起,所以郭德綱也想拜個名師,只是苦於沒有好的機會。瞭解這些後,于謙說“你拜師侯耀文挺合適”。回去後於謙便找機會跟師傅討論想讓師傅幫忙引薦,當時侯耀文石富寬搭檔幾十年了,侯耀文對這個好搭檔的徒弟當然很熟悉,就這樣在石富寬和于謙的推薦下,侯耀文關注起了郭德綱,再後來才發現並認可的郭德綱的相聲才能,正式收下了郭德綱。

    所以說在這件事上,是于謙成就了郭德綱。

    拜師侯耀文後的郭德綱,有了師傅的鼎力支援,憑藉自己的紮實的相聲技藝,再加上于謙忠心的輔佐終於在相聲圈走紅。走紅後的郭德綱,內心也是非常感激於謙的,在整個德雲社只有于謙跟他身份相當,平起平坐。為了捧于謙,提出了于謙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讓于謙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所以郭德綱這個好搭檔又成就了于謙。

    綜上所述,前期于謙成就了郭德綱,後期郭德綱成就了于謙。

  • 6 # 娛雷

    都不是,因為他們是彼此成就。

    鐵打的郭德綱,流水的“搭檔”

    郭德綱自第三次進京創辦“北京相聲大會”(德雲社前身),李菁、張文順、徐德亮、邢文昭、侯震等都曾給他捧過哏,每一位都是捧哏能手,但郭德綱始終沒能固定其中某一位作為長期搭檔,用他的話說,總感覺差點東西,究竟差什麼自己也說不上來。直到2003年因緣巧合跟于謙臨時搭檔表演節目,這一搭,他猛然發現,這個人逗哏怎麼這麼好,又穩又準,不浪費一個字也不多說一句話,總在關鍵時候抖出包袱。這下,郭德綱恍然大悟,他就是我一直尋找的搭檔。

    要不是郭德綱,我可能也就不說相聲了

    (于謙經典歌曲:學貓叫)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相聲等傳統曲藝基本沒落,沒人聽、沒人看,市場接近萎縮,那時的于謙已經基本不說相聲了,靠走穴拍戲倒也過的十分滋潤,組織關係雖然在北京曲藝團,但也基本不演出了。直到後來團裡有下鄉慰問的任務,讓當時還一心想進“體制內”的郭德綱跟于謙臨時搭檔,這才意外碰撞出了火花。

    在接受某媒體採訪時于謙說到:要不是碰到郭德綱,我就會一直跑我的龍套,相聲也就放棄了…

    一捧一逗、“黃金搭檔”有人說郭德綱八核大腦,能說相聲,能唱戲曲,是天生的祖師爺賞飯吃,是逗哏之王。而於謙則不搶不趕、恰如其分,每一次合作都精彩絕倫,有時候郭德綱一個眼神,一個努嘴,于謙就知道要說什麼,接什麼話,是中國相聲界捧哏第一人。這樣的默契羨煞旁人。二人迥然不同的性格特性。郭德綱愛憎分明、鋒芒畢露、不愛交際,而於謙則鋒芒內斂、寬厚仁義,友達四海。兩人正好一正一反,實現了完美的互補,可以說他倆在當今相聲屆也是絕無僅有的一對黃金搭檔!

    所以,不是郭德綱成就了于謙,也不是于謙成就了郭德綱,而是相輔相成,成就了彼此!

  • 7 # 黑石大衛

    有人又來挑撥老兩口的關係。

    郭德綱就是郭德綱,換個搭檔沒問題。

    於大媽就是於大媽,能上這個當就不是於大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員工把本職工作做好了的前提下,領導經常挑刺、找茬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