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伯樂公

    唐朝覆滅之後,經過五代十國,中國進入了第二個三國時代。先是北宋、遼、西夏,接著是北宋、金、西夏,再接著是南宋、金、西夏,最後是南宋、蒙古、西夏,最終結果是三國歸元。經過元朝近百年的統治之後,中國又進入了南北朝時期,分裂成明朝、北元。最後清朝徹底統一了中華大地。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党項族最初登上歷史舞臺是唐高宗時期,唐高宗時期,党項族請求內附,唐高宗便把其安置在松州,後党項族逐漸繁衍成數個大部落,遍佈甘肅和青海地區。

    唐末黃巢之亂後,党項人助唐朝平黃巢之亂,收復長安,被賜李姓,封夏國公。從此,不論中原王旗怎麼換,党項人都以一方藩鎮身份向其稱臣,以換來地區和平。

    北宋初年,宋太祖雖然不斷削弱地方藩鎮,但是對於党項,則採取羈糜的方式,你向我稱臣,打仗的時候幫我,我就不管你。從唐朝中期開始,到北宋朝初年,党項人世代經營河西走廊,已經如鐵桶一般。

    宋太宗登基後,對盤踞西北的李氏則沒有好臉色看,他把李氏宗族全部拿到京師,準備徹底消滅西北藩鎮。

    時任夏州節度使李繼捧族弟李繼遷趁機逃出京師,返回故地。並聯絡地方豪強,起兵反宋。

    當時情況很複雜,北宋和遼國連年征戰,李繼遷初起兵就投靠遼國。宋太宗見此派大軍征討,結果大敗。宋太宗是真的自不量力,打仗非得搞個什麼陣圖,還讓將軍必須按陣圖來。自己軍事水平不行,還一直連累宋軍。

    宋太宗死後,真宗為了息事寧人把陝甘寧部分地區送給了李繼遷,李繼遷繼續向宋朝稱臣,實際上已經獨立。

    李繼遷經過數年的經營,西夏越來越穩固,下宋朝靈州,阻斷西域商路,結果死在吐蕃人手裡。

    後來西夏又經過多年經營,打擊吐蕃,回紇,極大拓展了生存空間。李元昊時期西夏稱帝。

    西夏稱帝后,受到了北宋和遼國的猛烈進攻,但是都被西夏打敗了,西夏在先後打敗北宋和遼國後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兩方為只能承認西夏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宋朝雖然承認了西夏,但是終北宋一朝,都在想法設法收復河西。哲宗期間,宰相章惇採取步步為營的策略,以守為攻,慢慢蠶食西夏,收到顯著成效。西夏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西夏當時也是內亂不斷,外戚專權。最後在遼道宗的斡旋下雙方罷戰。

  • 3 # 歷史研討課

    西夏,中國歷史上一個由党項人建立的國家,而所謂的党項人則是指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屬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項羌”的稱謂。據載,羌族發源於“賜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東南部黃河一帶。

    西夏是什麼國家?

    西夏,本名是大夏,簡稱夏,源於地名,又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同時亦有河西之稱,是因位於中國地區的西北部,史稱西夏。

    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中國的北方稱帝,西夏就此成立,而李元昊則被稱為夏景宗,西夏建立後,在官制上模仿宋朝設立中央行政機構,同時,西夏政治又是蕃漢聯合的政治,党項族為主要統治民族,並且聯合漢族、吐蕃族、回鶻族共同統治。

    那麼,宋朝的西夏是現在的哪裡?

    公元1038年西夏建立,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自此,西夏的東北與遼朝西京道相鄰,東面與東南面與宋朝為鄰,而疆域範圍也就是現在的寧夏,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內蒙古以及陝西北部地區。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接蕭關(今寧夏同心南),北控大漠,佔地兩萬餘里。

  • 4 # 君山話史

    公元1038年的農曆十月,李元昊正式宣佈稱帝,國號為“大夏”,史稱西夏。李元昊此舉,令宋仁宗大怒,但是他沒底氣開戰,只能象徵性地作出兩個制裁:其一,立即中止宋、夏的邊關貿易;其二,以十萬錢的高額賞金緝捕西夏間諜。

    西夏使者抵宋,帶來了李元昊的親筆信,要求大宋帝國承認西夏的獨立,但遭到宋仁宗斷然拒絕。西夏所處的河西地區,在漢、唐時都是中原政權的地盤,豈是想獨立就獨立的呢?朝廷再出賞懸令,凡能擒殺李元昊者,即授予定難軍節度使之銜。

    正當朝廷還在想著怎麼對付西夏時,李元昊卻率先發難了。

    1039年,宋夏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暴露宋軍的許多弱點,宋軍在戰爭前三年,在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中三戰三敗,損兵折將。

    然而,李元昊並非真正的勝者。幾年戰爭下來,他有點吃不消了。西夏本來就不富裕,戰爭更加深了經濟的惡化。這迫使李元昊不得不考慮與大宋和談的事宜。

    為了與大宋和解,李元昊放下面子,取消皇帝稱號,改用國主稱號,並向大宋稱臣。而後,西夏使者抵開封,與宋朝商議和談具體事項。

    在宋夏談判期間,遼夏戰爭爆發。遼興宗親率契丹大軍,西征西夏,兵分數路,分進合進。李元昊重施故伎,一路撤退。遼興宗豈肯放過,全力追擊。哪知大風忽起,遼軍逆風而進,老天爺真是幫了李元昊的大忙,他當機立斷,率師反撲,大敗遼軍。

    這次大勝,加重了李元昊與大宋的談判籌碼。

    在遼軍潰敗後的第二個月,宋夏達成和議,這個和議有點好玩。首先,西夏向大宋稱臣,但是大宋每年要交給西夏13萬匹絹、5萬兩銀以及2萬斤茶,說得好聽點,是朝廷賜給的賞金,說得難聽點,就是被西夏勒索。這些還不是全部,在乾元節(皇帝生日)、元旦等重要節日,西夏前來祝賀還可以得到2.2萬兩銀、2萬匹絹及1萬斤茶。大國被小國勒索,這當然不是光彩的事,付出這麼多,換得西夏的“臣服”,保住帝國的面子,這也是宋仁宗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

  • 5 # 歷史課課代表

    宋朝與西夏發生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戰爭,這三場戰爭都以宋朝失敗西夏勝利而結束,宋朝自從宋真宗之後,已經形成了積貧積弱的國勢,到了宋仁宗、宋英宗之際,整個國家更是因循姑息,內外交困,國防空虛,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宋朝實質上被迫承認了西夏政權的存在。

    公元1038年,30歲元昊在興慶府公然稱帝,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元年,國號大夏,宣佈西夏國家正式成立。對於世受皇恩的元昊的公然稱帝,宋廷上下極為震怒,因為在宋朝君臣看來,元昊及其西夏政權是宋朝境內的一個政權,大宋皇帝是這個政權的唯一君主,元昊的公然稱帝就是典型的僭越,是謀逆,宋朝是絕不會承認什麼所謂的大夏國和所謂的什麼大夏皇帝的。

    鑑於宋朝對西夏持有的敵視和不承認態度,也因為元昊對宋朝土地的野心,元昊先後發動了三川口戰役、好水川戰役和定軍寨戰役。戰爭的結果是西夏三戰三勝,宋朝三戰三敗。接連的戰敗讓宋朝君臣無可奈何,對西夏的戰爭讓宋朝付出了沉重代價,也讓宋朝損失慘重,宋朝不僅丟失了大片領土,也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而每年"賞賜"西夏的歲幣更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負擔,這些都加劇了宋朝內部矛盾。

    而元昊統治下的西夏雖然獲得全勝但是也損失慘重:國內物價飛漲,居民死傷無數,後方的吐蕃也趁元昊攻宋而趁火打劫。於是宋朝和西夏在這種情況下籤訂和合約,合約的內容無外乎元昊取消帝號,宋朝賜西夏歲幣。但是元昊所謂取消帝號也只是對外取消,而在西夏國內,元昊依然稱皇帝,並使用自己獨立的年號,跟皇帝並無區別。宋朝對此心知肚明,但是由於無法消滅西夏,也只能裝聾作啞,默認了這種事實。

  • 6 # 蜀北一

    事實上,在當時的宋遼兩國中,北宋是最不願意承認西夏國,特別是在李元昊稱帝后,北宋君臣更是難以接受!

    因為李繼遷本就是叛宋自立,後又在遼國的支援下,李繼遷奪取了北宋的河西重地,並在996年繼位為夏國王!事實上,從李繼遷到李元昊,西夏國的建立一直在薅北宋的羊毛,党項人不但從北宋手中奪回了五州之地,還奪取了北宋王朝的西北重鎮靈州!

    在北宋的眼裡,党項人就是叛徒,但是在党項人眼中,自己是在守護祖先生存的土地!

    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並派使者前往北宋,希望宋廷能夠承認自己的帝位!很顯然,北宋王朝是不會承認的,憤怒的宋仁宗立即下令,命宋軍征討西夏,企圖將西夏國從地圖上抹點!

    但是,經好水川之戰和三川口之戰,宋軍打敗,北宋王朝不得不於1044年與西夏簽訂《慶曆和約》承認西夏國的地位,但李元昊因向北宋稱臣!雖合約如此,但李元昊在其國內仍舊使用天子之禮,北宋王朝對此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可奈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庇護所sheltered開局怎麼玩開局心得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