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375634626
-
2 # 花菜種子
本人幾次因腰錐間盤突出,臥床休息,短則十幾天,長時兩個月,疼痛難忍,坐立不安,不適感一直伴隨。反覆發作,讓自己信心全無,感嘆,這輩子完了,出遠門、體力活都困難了,還有什麼生活質量?經常吃止痛藥,頭髮枯燥,臉色憔悴,抑鬱寡歡。
不服輸的精神,還是佔了上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戰勝這個毛病。
不敢輕易做手術,因為了解到,手術後也有許多復發的,也有更差的,完全康復成健壯的,基本不可能。
西醫除了手術,就是吃止痛片,臥床。
中醫有牽引、針灸、拔火罐、推拿、貼膏藥,吃活血化瘀的、止痛的中藥,什麼天麻杜仲膠囊之類。
療程漫長,天天不爽。沒有靈丹妙藥,只有靠自己努力戰勝。經過多年磨練,現在終於恢復自如。以前坐20分鐘都不行,現在騎電動車幾個小時都沒有事。
以前一點重物不敢拿,現在能把一袋水泥弄上樓,雖然不能跟腰好的人比,但是已經心滿意足。
當然,治病的心得體會是很多的,能有現在的結果,很有成就感。
-
3 # aili陶
去醫院看西醫吧,沒有什麼風險,去中醫院看也不行,中醫院醫生也醫不好。民間鄉野郎中治是能治好,關鍵是他沒有從醫資格證,不能找他看。
-
4 # 閒人171567636
腰間盤突出症除了很嚴重的如髓核突入椎管的,嚴重的椎管狹窄徵的,合併有腰椎脫位的需要手術外,其他的基本不用藥物,病人可以透過中醫手法,鍛練,改變姿勢,跳廣場舞等基本可以治癒,針灸,拔罐,理療只對合併的腰肌勞損,腰背肌膜綜合徵等有效,偏方可能消除急性期引起的神經根水腫而緩解症狀,其實在急性期臥床休息加服止痛藥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不要被這些江湖術士偏取了你的血汗錢。
-
5 # 農家老漢
腰突就象跌打腫痛,用活血散淤、消炎止痛草藥搗爛和燒酒敷痛處。上月十幾號我腰椎骨痛象板狀,彎不下腰,咳嗽都痛。用草藥敷起泡結了疤,過兩三天又敷,可能敷了四、五次現在收割背谷沒問題。
-
6 # 煙臺中醫
並不是我是中醫就說中醫的好,慢性病確實還是中醫見長,頸椎腰間盤的問題用西醫的方法吃藥止疼不解決問題,手術治療風險並存,易復發。破壞了神經根那就是下半身癱瘓了,中醫用祛溼排寒活血化瘀疏通經絡調五臟六腑之功能達到標本兼治的功效,如果說中醫沒有調理好你的病只能說你是遇上庸醫了
-
7 # 康復劉醫生
腰椎間盤突出,大部分患者會表現為腿痛腿麻等神經壓迫症狀,西醫上的治療主要是以臥床休息,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伴有麻木的可以配合口服營養神經藥物,配合做一些物理康復治療,比如直流電,中頻電磁療等理療,部分患者還可以透過牽引治療等,來緩解改善症狀,還可以透過加強腰背部肌肉鍛鍊來緩解(如圖),主要是以改善症狀為主,當然還有很多一些區域性治療,比如射頻消融,神經根封閉,效果不好可能還需要考慮微創手術或是開放手術解決。
中醫上很多治療也是很不錯的,比如針灸,艾灸,推拿,穴位注射,針刀,中藥外敷等,也是可以改善緩解症狀的。
至於說中醫西醫哪個治療更好,這個確實不好回答,不管白貓黑貓能抓老鼠的貓就可以。同理,治療上能夠緩解症狀也是可以的,其實現在更多的是中西結合,在治療上可上相輔相成,共同起作用。
經常會遇到一些患者說哪裡有個中醫,家傳的絕活,幾副膏藥或是給我按一下就好了等等例子。針對這個情況,我的建議是不推薦也不排斥。疾病很多種,每個人情況體質不一樣,可能這個適合他的並不見得適合你。更多的是希望大家在治療上避免受騙,從而加深對中醫或是西醫的誤解。
-
8 # 奇航百年神貼售後
關注奇航百年神貼,您身邊的骨科專家
中醫療法近幾年被國家提倡和發揚,比起西醫來說,中醫療法很具優勢,具有標本兼治、歷史悠久的優勢。膏貼療法是患者不錯的選擇,膏貼療法較於其他方法,使用非常簡單,雖然起效慢,但是療效較好,被很多患者所採用。
奇航牌膏藥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採用68種名貴中草藥,純手工熬製,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每一味中藥的藥效。患者將奇航膏藥貼在患處或相關穴位後,藥物成分可滲透面板,在區域性藥物濃度加大。可以消除驗證、改善區域性微迴圈、促進營養的吸收,解除神經壓迫、達到治癒的目的。 -
9 # 俞中平1
"椎間盤突出"最早是在屍體解剖中發現的,X線和造影劑發明以後才在活體中得以間接的觀察,CT和MRI技術才讓它較為直觀地呈現在人們眼前。所以它不可能有"祖傳"的論述和療法。
"椎間盤突出"形成的原因至今尚未明確,所有相關的論述只是猜測。
對"椎間盤突出"的後果一一臨床表現的認識更是存在很大誤區,有待進一步商榷,可以從二個方面考慮:對脊柱穩定性的影響和對周圍結構(尤其是脊髓和脊神經根)的直接擠壓。
"椎間盤突出"影響脊柱穩定性,增加相關肌筋膜的負荷,有可能成為疼痛的原因。
但迄今發現的事實是"椎間盤突出"的大小與"脊柱失穩"或"神經受壓"等臨床症狀的程度並不成正比。
特別要指的是,已經眾所周知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疼痛"的觀點,存在很大的謬誤一一神經受損不應該"痛"!
神經的功能是傳導資訊。神經受損後傳導功能下降甚至喪失,只能表現為感覺減弱或消失。能夠明確地感知與神經支配區域相應的痛點、線、面,恰恰說明該神經的功能正常。
疼痛感是軟組織中的無菌性炎症病灶與區域性張力增高的共同作用經神經傳遞給大腦而產生的,所以神經阻滯麻醉可以消除痛感。
目前的"椎間盤突出症"診斷標準,其實是把多種臨床表現和發病機制毫無關聯的疾病混為一談,統統歸咎於"椎間盤"的影像學改變。於是一方面"專家"遍地,一看片子就下診斷,"必須手術,否則癱瘓";另一方面"神醫"頻出,藥物、手法、器械等等根本不可能改變骨骼的方法都能治好"專家認定"必須手術的"椎間盤突出症"。
如果不輕易用"椎間盤突出"這個名詞,思路可以更清晰一一人體包括骨、神經、血管、肌肉、筋膜,組合成多種器官結構,"椎間盤"只是指組成脊柱的一個零件。各種組織和結構發生異常都可以引起不適,各有特徵,不可籠統地用"椎間盤"的病變作為診斷的依據。
其實,酸脹緊牽是肌筋膜張力異常的表現,伴隨炎症時表現為疼痛;在高張區的遠端出現迴圈障礙(多為靜脈迴流的不完全受阻)表現為麻。只有神經受損時才會發生感覺運動異常,神經受損也只能表現出感覺運動減弱。
消除無菌性炎症和鬆緩肌筋膜張力才是治痛的根本。所謂的"保守療法"無非如此,不可能改變"椎間盤突出"的狀態,優劣區別只在於是否做到"準確和"全面"。如果有效,說明治療的其實是軟組織病損,根本不是"椎間盤突出"。如果無效,也不等於就是"椎間盤突出"而需要手術,必須從診斷是否正確、方法是否到位等方面進一步稽核,尋找原因,"保守治療三個月無效就手術"的說法是錯誤的!
確認有神經症狀,且與影像學異常相對應時才有手術的理由,而且必須抓緊時機,切不可盲目寄望於"椎間盤突出"有"保守療法"而貽誤治療時機。"保守治療三個月無效再手術"的說法更是錯誤的!(重點重複)
"椎間盤突出"的手術效果,取決於正確的診斷、及時的時機和正確的術式。
在目前接受手術的患者中,一部分是確實屬於椎間盤突出神經受壓的,如及時手術解除壓迫避免神經的進一步損害,預後良好;若寄希望於所謂的"保守療法",發病二週以後手術,神經恢復時間明顯延長,三個月以上再手術的情況更差,甚至不能恢復。
另一部分以疼痛為主要症狀,不存在神經受損表現,多為軟組織病損,針對椎間盤突出的手術其實是無效的,但手術中的麻醉、手術後的絕對臥床休息都可以達到放鬆肌筋膜、減緩無菌性炎症的作用,使疼痛減緩;術中術後激素對緩解疼痛的作用不可忽略。但由於這些作用的不完全性,症狀在一定條件下會重現,即所謂"復發"。
事實上椎間盤摘除後不可能再生,又怎麼可能復發呢?
所以,面對手術後殘餘或復現的症狀,仍然應該從骨、神經、血管、肌筋膜等方面詳考症狀和體徵的歸屬,明確診斷再作相應的處理。
回覆列表
西醫的辦法響釘或吃止痛藥片:膠囊,中醫有正骨:中藥內服外敷,而且治好後不容易復發:你認為看西醫好呢?還是中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