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77994670834

    諸葛亮北伐:發生於三國時期(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蜀軍先後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蜀漢在諸葛亮的率領下,屢屢以弱攻強,屢屢以步卒攻鐵騎。

    在國力、兵力、運力都遠遠不及魏國的情況下,在糧草難以為繼的困境中,卻能與“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的司馬懿、曹真、張郃等當世之名將在相鬥之中屢佔上風。

    不僅如此,諸葛亮“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卻能夠在敵國境內:來去自如、想攻就攻、想退就退。以蜀軍徒步之士卒攻曹魏飛馳之鐵騎。

    而魏國統帥卻在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條件下,表現得“無禦敵之意”,只能夠“務自保全”,以擋住弱敵“瘋狂”地進犯。

    不得不讓人感慨,魏國太“謙虛”了吧?更有人提出,假如諸葛亮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那麼則會使魏國雍涼士卒不得解甲,中原鐵騎不可釋鞍,廟堂群臣不敢忘“守土抗戰”之責,三軍將士不敢廢“枕戈待旦”之令;則每日如臨大敵,惶惶不可安生,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如此,則誰是強者,誰為弱者,還能分得清嗎?蜀相(諸葛亮)以一州之土,率巴蜀之民,對抗中原百萬之眾。這與昔日子產治理鄭國,諸侯不敢加兵,不是很像嗎?

    以魏軍軍備之強悍,本土作戰之熟悉,再無後方之憂慮,又有糧草之充足。所有優勢皆比諸葛亮更勝一籌,若真能擊敗諸葛亮率領的蜀軍,又何必消極防禦呢?大可鐵騎四出,猛士陷陣,一舉蕩平敵寇,解魏國之憂。從來都是強國入侵,弱國防禦,但曹魏除一次主動進攻外,六年之中,曹真和司馬懿卻不厭其煩、小心翼翼地在誓死抗擊蜀漢諸葛亮的入侵。

    如果認為這是司馬懿等人不戰而勝之良策,那麼太小看戰爭了,兵法中“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云云之言,猶在耳啊!而且自古以來,守城的將領是不被人看得起的,就算戰爭勝利,最後論功行賞時,守城的將領基本上名字是排在最後,賞賜是排在最小,功績幾乎沒有。何況魏軍之兵力乃是蜀軍5倍之多。

    在對諸葛亮的戰爭中,“戰術大師”司馬懿失去了往昔“剋日擒孟達”的果斷沉著,也沒有後來平定遼東的“指揮如意”,以及“賺曹爽奪兵權”時的詭詐權謀;在諸葛亮面前,他完全發揮失常,似乎難以找到諸葛亮的一絲破綻,也沒有想出哪怕一條可以在理論上消滅蜀軍的奇謀妙計,司馬懿做的一切都變得循規蹈矩、如履薄冰、處處謹慎、波瀾不驚。

    張郃提出要出奇兵包抄諸葛亮的後路,以善用偷襲著稱的司馬懿連想都不想就拒絕了;後來不知怎麼司馬懿又鬼使神差地、不顧一切要張郃追擊諸葛亮,卻不想卻中了諸葛亮的埋伏,害死了張郃。

    因為忍不住諸位將領對他“畏蜀如虎”的諷刺,他終於決定出擊了。但事實證明他這一生唯一的一次與諸葛亮的正面交鋒在理論乃至於實踐上都是錯誤的,在倉皇丟下三千多具魏軍屍首,和八千多件武器裝備後,司馬懿又退回營中堅守了。

    從此之後"堅守不出"取代了“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變成了他司馬懿的唯一選擇,似乎對戰諸葛亮只有堅守才是王道,主動出擊就是滅亡。

    什麼兵法韜略都不管用,抵禦諸葛亮的最好辦法就是:烏龜縮頭,絕對不出來。不管諸葛亮如何地威逼、利誘、嘲諷、邀請,司馬懿咬定了絕對不進攻的真理,這時他又是多麼地明智啊。因為諸葛亮為了騙他出戰幾乎絞盡了腦汁。弱小的蜀國居然要想盡辦法去與強國交戰,而強大的魏國卻在不顧一切地拒絕戰鬥,這種戰爭簡直是亙古乃至日後都不會有。

    戰爭中從來都只是弱的一方堅守,“先為不可勝”,然後找準機會,“以待敵之可勝”,但司馬懿奇蹟地打破了這條規律,諸葛亮奇蹟地推翻了這種邏輯。最後,司馬懿堅守住了,無情的時間和命運戰勝了諸葛亮,當然也許有人說:是司馬懿巧妙地利用“無情的時間和命運戰勝了諸葛亮”,但不管怎麼說,都可以看到,詭詐的司馬懿只有與“無情的時間和命運”結盟的條件下,才能戰勝諸葛亮。不然的話,又能如何。所以只能感嘆: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模擬城市4:尖峰時刻怎樣才能起高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