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行我素狂野世界盃
-
2 # 小feng
金庸、古龍、溫瑞安、梁羽生
這四位絕對算是武俠小說裡大師級的人物。我想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前兩位吧!他們的很多作品改編成了電視劇和電影。金庸的書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古龍比較有名的有四部。它們分別是《絕代雙驕》、《陸小鳳傳奇》、《三少爺的劍》、《多情劍客無情劍》。而梁羽生、溫瑞安兩位相必瞭解比較少吧!我看過由梁羽生小說改編而成的《七劍下天山》和《俠骨丹心》。溫瑞安的《四大名捕》,人們應該最為熟悉吧!大概有十部以上同題材的影視作品。我最喜歡還屬金庸的影視作品,他的每部作品我都看過。有人說:“金庸小說適合拍電視劇,而古龍的小說適合拍成電影。”這句話我也挺認同。(僅個人觀點)
-
3 # 網路寫手小莫
首先,金庸一定要上榜的,金老爺子的小說雖然並不是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在看,但是他的電視劇實實在在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接著,我們假裝古龍是香港人,把古龍也給拉上榜,古龍的小說風格犀利,是小莫最喜歡的一個武俠作家,但是同樣的,他的小說代筆比較多,一本書,你看著看著可能就不是他寫的了!
然後,把梁羽生給拉上來,新武俠派的開山祖師!但是寫作風格更加古樸!
最後,黃易,倪匡,這兩位涉獵的範圍都比較廣,並不是完全的武俠派作家!
另外,溫潤安沒有上榜,因為他太喜歡斷更了,斷更派的開山鼻祖,這個真是沒話說了,要是不斷更的話,上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
4 # 老蛇正宗
武俠小說作家中,有三人被稱為“武俠小說三劍客”,他們是金庸、古龍、梁羽生。香港媒體有四大才子的稱呼,他們分別是:金庸、倪匡、黃霑、蔡瀾。這個稱呼與當年娛樂圈的“四大天王”稱呼是一樣地榮光。
金庸大師,原名查克鏞,生於浙江海寧,1948年移居香港。他的武俠小說家喻戶曉,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笑傲江湖》等等。他是武俠小說泰斗,帶給我們多少個日日夜夜,偷燈夜讀,有的通曉待旦,一連讀幾個24小時。他的十五部鉅著幾乎每部都拍成了電影、電視劇,並且被翻譯成十數種外文語言。
古龍:原名熊耀華,祖籍江西,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他是新派武俠小說的泰斗。代表作有《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嬌》、《英雄無淚》等。古龍把武俠小說引入經典文學的殿堂,將推理、戲劇、詩歌等新元素融入武俠小說裡面,開闢了武俠小說的新天地。只因好人不長命,48歲的古龍因肝硬化在臺灣去世。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生於廣西蒙山縣文圩鄉屯治村。他的作品特點是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的嗜殺和復仇的套路,將行俠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並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不愧為一代宗師。他創作了三十多部武俠佳作,主要作品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他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他對自己一生的武俠小說成就,如此總結是比較客觀的。
要選“四大天王”很難,因為除了“三劍客”,另外還有一大幫武俠小說的高手,要我從中再選出一名來,一個字——難!現在我推舉四大才子之一的伊匡:
倪匡:原名倪聰,字亦名,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1957年到香港,他寫作面很廣闊,寫作速度很快,每天能書寫8000字,涉及偵探、科幻、武俠、言情各種小說。武俠小說以《六指琴魔》為代表作,還有比較有名的《獨臂刀》等。他是華人科幻小說界裡最具影響力的作家,用衛斯理筆名寫就《鑽石花》也很有影響力。其《藍血人》一書於2000年入選“20世紀華文小說一百強”,是他的科幻小說代表作。2O12年獲得第31屆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
5 # 回憶太遙遠
四大香港武俠小說作家是,金庸,古龍,粱羽生,溫瑞安。金庸是武俠的政治家,攪動江湖風雲,他寫的武俠人物都很人性,接近生活真相,梅超風,瑛姑,李莫愁,馬伕人,都是讓人又恨又愛的女人。古龍堪稱武俠中的劍客,亦正亦邪,他對變幻莫測的江湖情節的描述更波雲詭異。粱羽生象武俠中的書生,儒雅卻遷腐,是我最接受不了的。而溫瑞安,是武俠中的兒女情長,對男女情事的描述更貼近現代。相比之下,金庸老先生刻畫的人物我更喜歡。
-
6 # 崑崙之柏
武俠小說在中國很有群眾基礎。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看武俠小說。古典小說的《七俠五義》,巜小五義》等書更是青少年時期校園外的重要讀物。在中國的影視劇的發展中,就離不開了武俠的影子。特別是香港的幾位武俠大師作品,又將中國青少年的武俠夢想推向了一個高潮,特別是八零後、九零後都做過大俠的夢想。而武俠又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傳統,從司馬遷的史記中的巜遊俠列傳》開始有文字記載以來,華人民就崇尚俠客的行為。在青少年中影響一直伴隨著他們的成長。香港的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四人被稱為中國武俠小說的四大天王,每個人的風格都不一樣。其中金庸的作品在中國更是家喻戶曉,其他三人也都有代表作品。可見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的影響之大。他們四人都有代表作,金庸先生的作品基本上都有銜接、也能讓大家看清楚,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人物的塑造都非常吸引人,特別是巜射鵰英雄傳》和巜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等小說和影視劇在大陸大受歡迎,真是到了萬人空巷的地步。
梁羽生先生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就是巜萍蹤俠影》了。
-
7 # 意興闌珊
金庸:這個不用多說吧,要說非選個第一齣來,也就金庸了,小說也好,改變的電視劇量是最高的。為什麼呢?因為金庸的小說沒有一上來主角就是高手或者大俠的,都是一步一步慢慢走過來的,最為重要的是,走過來這一路是充滿正能量的。
古龍:這個也不用多說,是另一種不同風格的俠,古龍小說有幾種風格,有的正常敘事,有的意境比較好,文字字字珠璣。更有經典語句。古龍大多以敘事為主,很多主角上來武功就極高。
梁羽生:就看了一本,萍蹤俠影,風格有點類似金庸,讀的不多。
溫瑞安:文筆比較優美,敘事能力也強,之前寫詩的出身。缺點是坑不是一般的多。
黃易:嚴格來說不能說是武俠,但是創作能力很強。黃易的書大多也都讀過。
總結一下幾位的風格,重點是金庸古龍和溫瑞安。
打個比方:一群人看兩個人擂臺比武。這是前提:
金庸角度:你就是直盯著倆人打來打去,一招一式你都看的清楚。
古龍角度:倆人正打的激烈,你上了廁所,回來的時候勝負已分。
溫瑞安角度:你在臺下根本看不懂臺上倆人打的啥,所以你就沒看,而是聽旁邊懂的人給你講怎麼打怎麼打,順便還給你科普了一下倆人的來歷。
-
8 # 求其居
沒有“四大天王”。
我是武俠小說讀者,看港臺武俠小說意猶未盡之餘 ,還看了一點日本武俠小說,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真是很接近。
我覺得現代武俠小說作家,可以分成三個梯隊:
金庸憑藉他的15部武俠小說,江湖獨步,是第一梯隊。
梁羽生憑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此書總是使我聯想起《牛虻》)、《萍蹤俠影錄》等;古龍憑藉《多情劍客無情劍》、《陸小鳳傳奇》、《楚留香傳奇》等;日本的吉川英治憑藉《宮本武藏》一書——以上3人,是第二梯隊。
倪匡、溫瑞安、臥龍生、蕭逸、司馬翎、黃易、還珠樓主、日本的山岡莊八,等等。是第三梯隊。
以上是個人淺見,請方家斧正。
-
9 # 魏智勇
在當時看起來水平差不多的諸位,隨著時間進展彼此之間絕對實力的區別會凸顯出來,有些作品只是一時流行,而另一些則會流傳不衰,這其中既有必然又有偶然。西廂記同時代不乏才子佳人小說,堂吉訶德同時代不乏騎士小說,但這些名著同時代的作品、包括在當時紅極一時的作品大都沒有流傳下來。我想這大概要從幾個方面來看,除了流傳過程中的偶然性以外,能一直擁有大規模的讀者是文學作品保持生命力的唯一方法,而在吸引跨越時代的讀者時,作品自身要能具有更具生命力的特質,要具有更廣泛的,討論與觸及人性根本的情感部分的能力。
武俠小說從盛極一時到日漸衰落,大浪淘沙之後也逃不出被遺忘的命運,而其中能夠被時代甄別留下的,一定會是最精華的。
-
10 # 止水之心138821544
金庸,古龍,黃易,倪匡,其中最喜歡古龍
-
11 # ak47110852301
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
-
12 # 海岸線上的貝殼
金庸,古龍,黃鷹,梁羽生,最喜歡古龍,古龍小說很有意境,風格獨特!
-
13 # 手機使用者慕
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最喜歡金庸的作品
-
14 # 柒綵灬糖紙
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
-
15 # tong熹熹真可愛
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
-
16 # 經典音樂拖拉機
香港武俠小說四大知名作家,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龍,翻拍成電視劇的比較喜歡金庸的
-
17 # 妙妙來咯
金庸 古龍 梁羽生 溫潤安 最喜歡梁羽生
-
18 # 儒雅洋蔥
金庸,古龍,溫瑞安,梁羽生。
-
19 # 痴心人蕭
金庸,古龍,溫瑞安,梁羽生、最喜歡金庸作品
回覆列表
香港的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他們四人可以成為香港武俠小說作家四大天王,金庸,梁羽生,古龍,他們三人寫的武俠小說我都喜歡看,金庸先生的作品,我最喜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