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彬彬吶.

    讀史·老子見常摐

      常摐有疾,老子往問焉,曰:“先生疾甚矣,無遺教可以語諸弟子者乎?”常摐曰:

    “子雖不問,吾將語子。”常摐曰:“過故鄉而下車,子知之乎?”老子曰:“過故鄉而下車,非謂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過喬木而趨,子知之乎?”老子曰:“過喬木而趨,非謂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張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齒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豈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盡矣,無以復語子哉!”

    (以上選自漢劉向《說苑》)

      常摐是什麼人?歷史上的記載不多,但從以上的文字,可知常摐正是老子的恩師。

      故事很簡單,常摐病了,老子過去一看,估計不行了,就直接問:“老師你這次病的不輕,還有什麼沒有交代我這個學生的嗎?”意思很明白:“你快不行了,有什麼好東西就別再藏著掖著了,快點告訴我吧。”若干年以後,當老子打算西步流沙的時候,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景——函谷關的令尹喜出於同樣的考慮,逼著老子把一生的心得寫了下來。

      常摐也不忌諱,回答得也很直接:“你就是不主動問,我也要和你說的。”以上算是開場白,之後才是正式的對話,從這三段對話中可以看出智者之間是如何交流的。

      常摐問:“路過故鄉的時候要下車來,你知道為什麼嗎?”老子說:“路過故鄉就下車來,難道不是說不要忘本嗎?”常摐一笑說:“嘿!是這個道理。”

      常摐再問:“見到高大的樹木要快步向前(向它致以敬意),你知道為什麼嗎?”老子說:“見到高大的樹木就快步上前,難道不是說要敬老嗎?” 常摐又一笑說:“嘿!是這個道理!”

      常摐接著張開嘴巴給老子看,然後問老子:“我的舌頭還在嗎?”老子說:“在的!”常摐繼續問:“我的牙齒還在嗎?”老子說:“沒了!”常摐說:“關於這個,你知道為什麼嗎?”老子說:“舌頭的生存之道,不正在於它的柔韌嗎?牙齒會落掉,不正在於它太過剛強嗎?”常摐笑笑說:“嘿!是這個道理!天下事情的道理,都在裡面了,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再對你說的了。”

      故事也罷,語言也罷,都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得了,但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確是深深的影響了中國文化。我們可以看到,從始至中常摐都是用比喻的方法來教導老子,而老子也能心領神會,很快就應答出常摐要表達的深意。

      我們看第一則對話,常摐說的是路過故鄉的時候應該下車,老子馬上領會到這是教育他不要忘本。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謂“飲水思源”,都與這段問答有關。為什麼?用個摩登的話語就是“感恩的心”,感父母的恩,感鄉親的恩,感故鄉的恩。所以,古人在自己有所成就之後,都想著回饋故鄉,鋪路修橋、出資辦學……其中體現的就是這段問答的精神。

      再看第二則,常摐說的是見到高大的樹應該快步向前表示敬意,老子馬上領會到這是教育他要敬老。我們看一下,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叫做“老子”,為什麼叫做老子呢?有人說是他本來就姓老,但更可靠的論證是,因為老子年老而有德。佛教故事中,常常出現一個稱謂叫做“長者”,什麼樣的人能叫做長者呢?要求是“德臘俱長”,也就是說年老而有德。那麼我們看到老人家、看到長者,為什麼要向他們致以敬意呢?因為,他們有豐富的知識,豐富的人生閱歷,豐富的經驗……以及綜合以上種種而形成的“春風化雨”般的感染力,無須多言,光是跟隨身旁,就有許多受用。

      最後一則,常摐用舌頭與牙齒的存亡作比喻,老子又一次領會了這是教育他處世之道。縱觀老子為後世留下的五千言,我們很能看到他對“以柔克剛”的心得。可以說,老子將這句話體會之深。

      遇到這樣有悟性的學生,還有什麼遺憾呢?難怪常摐高興得說:“我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教你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耳朵裡有炎症能戴隱形助聽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