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旭學生活
-
2 # 小若學英語
謝謝邀請,我也十分同意樓上幾位夥伴的言辭,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其次,還要多方面思考小朋友的擅長點和不擅長的,比如他喜歡閱讀不喜歡跳舞,但是家長非要逼著他去,這樣的習慣和愛好應該養不成。這個意思是根據小朋友個性訂製習慣,第三點是,陽性強化法,只要做到就獎勵表揚,沒有做到可忽略或者適量小懲罰。
以上為我的個人建議。
-
3 # 貓貓愛吃大魚魚
這個其實挺容易的。
比如你想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那麼,你也早睡早起,哪怕你早點陪孩子上床休息,等孩子睡了你再起床工作,做家務之類,但是你要讓孩子看見你也同樣是和他一起遵守你定的規則的。
依次類推,你想要培養孩子講衛生的習慣,那麼你也要先做到講究衛生,你想培養孩子不亂放東西,整理房間的習慣,那麼,你也一定要放什麼東西都有地方。你想培養孩子不亂髮脾氣的習慣,你也要心平氣和,不隨隨便便亂髮脾氣。
家長永遠是孩子的老師,你就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你身上都能找到影子,所以才有董卿說的那句話: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
4 # ZM閱讀的力量
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成長的確至關重要。但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培養習慣的重點應有不同。我重點談談小學、初中階段孩子習慣的培養。
小學階段的孩子,有的經過學齡前教育,有的沒有。進入小學,就正式進入了學生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學習方面主要是激發學習興趣,培養閱讀習慣;生活方面則培養規律作息、運動習慣;還要特別注重培養孩子主動和家長、老師溝通的習慣。這個時期,最有效的方法真就是言傳身教,家長要參與到孩子的一些活動中去,幫助孩子建立起某種習慣。比如,從小學一年級起,每個週六日我都會帶孩子去本地最大的新華書店,一方面體驗現場濃厚的讀書氛圍,孩子自己也可以盡興的挑選喜愛的圖書進行閱讀,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另一方面臨走時透過購買或租借的方式,選擇一本下週的課外讀物,讓他(她)把這種樂趣延伸到日常。僅僅用了1、2個月,去書店就成了孩子生活中的一大樂趣。一到週六日,也不睡懶覺了,總是孩子催促著我趕在書店開門之前就帶她趕到那裡。我和愛人也平時本來也喜歡讀書,所以平時茶餘飯後,我們坐在一起最多的事就是讀書,聊一些閱讀中獲得的新鮮有趣事物。孩子也有樣學樣,很快就建立起這種習慣了。應該說,閱讀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和前提,透過堅持閱讀,孩子除了增長知識外,自主學習和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其他幾種習慣,也基本是我和愛人在緊密參與中逐漸形成的。
到了初中階段,隨著孩子的成長和學業的繁忙,孩子也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這個階段實際主要是針對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針對性的進行點撥、指導,對於孩子性格、品質相關的一些習慣的培養成為重點。比如,責任感、熱情、韌性、思考問題的立場等。這些特性不是習慣,但一些習慣有益於孩子這些方面品質的塑造。比如韌性,現在初中生的一個特點就是學業負擔重,學習量大、難度大,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方法、思考邏輯、師生關係等一系列問題。不論哪種問題,在困難和困惑面前,選擇迴避還是面對,其實也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需要家長在不同問題、不同場景、不同時間給予指導和點撥,無論是採取引導、教育還是其他具體手段,但你的建議的邏輯非常重要,這種邏輯會潛在培養孩子待人接物處理問題的特定習慣。
-
5 # 一個有故事的女孩兒
不管各方面的教育,家長都應該以身作則。家長有空閒的時候應該多陪孩子玩,配孩子學習,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就儘量帶孩子去多一些地方走走,看看,這有益於孩子的身心發展。除此之外,父母還應該教自家孩子學會獨立,禮貌禮儀等。
-
6 # 鈴蘭讀書
怎樣幫助孩子培養好的習慣呢?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所以作為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第二要設立家庭規則,這個規則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同時大人也要遵守。比如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也別玩手機了,應該和孩子一樣,投入到學習中來。他在旁邊寫字,你也可以閱讀寫字,共同遵守。同時,設立規則的時候,儘量讓孩子也參與到其中來,共同討論這個規則是否有必要設立,設立這個規則的好處是什麼。
第三要幫助孩子理解家庭規則的意義,以及破壞規則之後有什麼樣的後果。對於孩子的積極性行為要及時給予迴應。讚美、表揚孩子的正面行為,關注孩子的努力。
第四,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感。孩子的事情是他自己的事,在他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讓他自己完成。低年級的小朋友自己穿衣服,洗臉刷牙,折被子等小事情,讓他獨立完成,並及時表揚他的勞動成果,他會感覺到自己動手的成就感,很美好。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也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作業是孩子的事,不陪才能讓他養成好習慣。也許他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會磨蹭,會拖拉,家長切記不要催促,替孩子著急。如果父母表現得很焦急,那麼孩子會認為作業是父母的事情。
尹建莉老師曾說過,人的天性是願意遵從自己的思想,排斥來自他人的命令。在培養孩子好的習慣過程中,家長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儘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選擇,在學習和生活上養成自覺、獨立的習慣,防止孩子過於依賴家長。
-
7 # 史素平2
謝謝邀請,孩子在未上幼兒園之前,家長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教孩子一些好的習慣和行為舉止;上幼兒園以後,就要立規矩,從起床、吃飯、玩耍、學習等等無論時間長短都要有始有終,告訴孩子要有時間觀念,引導孩子學習一些日常文明用語,循序漸進,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起帶頭,家長要做好表率,說到做到,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有一個好的習慣!並且會終身受益!
-
8 # 我一直在路尚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什麼花結什麼果,看一個孩子的素質就知道家長素質,總結還是要父母以身作則,其他都是扯談!
-
9 # 百合媽媽讀心理1、巧用21天習慣養成法。
如果想讓孩子堅持做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做這件事成為他的日常習慣。心理學研究表明:形成穩定的習慣需要持久訓練90天,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第1天—第21天,屬於被動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第21天—60天,屬於主動階段(產生認同),第三個階段是從第60天—90天,屬於自動化階段(內化於心)。只要能幫助孩子堅持90天,就會內化成為一種習慣,而且這種好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
2、巧用目標倒逼法。意志薄弱是當前孩子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許多孩子遇到一點挫折與困難,便想要逃避、放棄,缺乏迎難而上的勇氣與決心。父母不妨幫助孩子制訂一些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並列出詳細的實施計劃,然後讓孩子逐個實踐。有了目標,就會有方向,容易激發孩子的鬥志,讓孩子朝著目標去努力,而每一個短期小目標的實現也會不斷促進孩子意志力的提升。
3、巧用父母的影響力。身教重於言教,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嚴於律己、持之以恆,就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孩子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自然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堅持。 另外,父母也要適時鼓勵孩子,在孩子每前進一小步、取得一點小成績的時候,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讓孩子體驗到認同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古語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成功都是建立在一點一滴的堅持和不斷付出的努力之上的,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長大後孩子才會更容易成功,才能為我們的國家貢獻更大的力量,為我們的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
-END- -
10 # 心理醫生小蔣
在習慣的培養中,小步原則、持之以恆和全家一致是最為要緊的。當家長決定培養孩子的某種習慣時,首先要有合理的期待和充分的耐心,不能強求“一步登天”,而要允許孩子一天一點進步,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報以積極鼓勵。
還要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者隨自己的心情而定,有時放任,有時嚴格,而要在每次與孩子的互動中都堅持同樣的要求。
同時,全家的協調也是極為重要的。別看孩子小,其實他們都非常善於察言觀色,知道家裡誰是“突破口”。如果家裡有人松、有人緊,孩子就可能無所適從或肆無忌憚,造成習慣培養的困難。因此,就孩子的習慣培養,全家可以有所討論,形成共識,一起要求和幫助孩子,將生活的時時刻刻都利用起來,這樣習慣的培養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自然過程了。
回覆列表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懵懵懂懂到有自己的獨立思維,期間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模仿周圍的人或者事物,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則!
舉個例子,如果父母天天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孩子慢慢的也會學會玩手機,如果父母天天在孩子面前做家務,孩子也會學著父母做家務。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最先在紙上渲染的就是父母!
再舉個例子,如果父母天天玩手機,卻讓孩子天天看書,造成的結果就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好的習慣是靠環境來維持的,就算孩子維持一段時間的好習慣,沒有一個好的環境,也終究長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