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直隸智清

    如果發生意外,在可控範圍還可以對下屬賣一個人情。不給人情也在情理之中,可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因為事前有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2 # 財聽她說

    董明珠是成功企業家的代表,女中豪傑,做事雷厲風行,頗有家電行業黃埔校長的作風,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董明珠的成功與失敗。企業領導是否允許犯錯,要根據具體的落地場景看待。

    董明珠是軍事化商業領袖的楷模,將格力從瀕臨破產的企業做到家電行業的翹楚,締造了格力帝國,成績是斐然的。

    但是董明珠自身並沒有完全做到0出錯,董明珠的家庭大家有目共睹,並不是很完美,是一個殘缺的家庭,這就是家庭經營的錯誤導致的,那麼董明珠仍然是成功的商業領袖。

    企業領導是企業的CPU,企業的運營離不開管理層的晝夜付出,完美的機器都會有出錯的機率,人是生命體,出錯的機率遠大於機器,但不影響人是組成企業管理層的全部。

    企業領導的工作強度遠超過基層員工,高強度的工作對應的就是高強度的人體新陳代謝。而新陳代謝會導致大腦的興奮與萎靡,興奮與萎靡的大腦都會導致判斷的武斷,也就是出錯。

    企業領導雷厲風行的處事風格用作專業詞就是執行率,高執行率是企業高效運作的保證。優秀的企業離不開高效率的強勢執行團隊,而效率與錯誤是成正比的,高效率對應的就是高出錯率。也就是說,優秀的企業領導不可能不出錯,但是出錯的機率相對少一點,要不怎麼叫做優秀的領導呢?

    董明珠取得的成功值得讚賞,但是凡事都有AB面,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企業領導也是會犯錯誤的。

  • 3 # 蔣昊商業觀

    我最欣賞的兩位女企業家,一個是格力的董明珠,另一個就是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

    董明珠說:“企業領導絕不允許犯一次錯!”是基於董明珠的性格與人生經歷,結合企業管理經驗的出來的一句人生真理!

    先說一個董明珠的小故事:

    2008年11月4日,格力電器在廣州番禺中心醫院“門診樓變頻空調多連空調社會及其安裝”採購專案中,被評委會推薦位“第一候選成交供應商。”由於這個採購專案巨大,對很多供應商來說都是一塊“肥肉”!

    可是結果沒想到,競爭對手中標了,而且價格比自己高400多萬,這明顯不正常,最後調查,這屬於醫院暗箱操作,董明珠把這件事告知財政局,可是卻得來一個結果,就是格力投標文書不能滿足招標檔案的要求。最終成為一個廢標。

    董明珠自然咽不下這口氣,最終將醫院和財政局一起告上法庭,請求法庭責令被告共同承擔法律招標採購的民事責任,連帶賠償格力直接經濟損失63862.31元。

    雖然最後,董明珠還是敗訴,但是卻向大家傳遞了一個觀點,格力做事是有章程的,不會亂來的。格力是一家規矩的公司。

    從表面上來看,這次是格力輸了,但是從深層意義上來講,格力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權益,同時廣而告知大家,格力是一家不存在暗箱操作的公司。從這一點來講,格力贏了!

    或許,董明珠說:“企業領導絕不允許犯一次錯誤”,這句話是在炒作,但是這就是董明珠的企業管理的價值觀,一家企業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如果誰違背了,都要面臨處罰,這樣,才會有震懾力!

  • 4 # 部落酋長劉飛洲

    這句話不知道是不是董明珠說的,或者,也許是媒體誤會或故意誤導了董明珠的意思。當然,如果真的是董明珠說的,或者說,這確實是她的心裡話,那還真的替董明珠、替格力擔憂。

    我們應該正確看待格力的業績增長

    毫無疑問,格力是當下中國非常優秀的企業,是中國製造業的代表,更是中國空調業的龍頭,董明珠作為格力空調的當家人,為格力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空調業“一姐”。但是,我們也應該客觀地看到:

    格力當下正常的業績增長,是企業若干年前正確戰略決策的結果,這裡面既有董明珠的前任朱江洪堅持做強做大空調業的戰略決策,以及堅持格力空調品質和技術優先的戰略路徑選擇;也有董明珠接任後對這一戰略的執著堅守。企業在未來能否繼續保持這種增長,取決於董明珠當下的戰略決策,而這一戰略決策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格力未來的發展需要,在未來幾年內才能看出。

    格力在董明珠接任後,保持著持續、快速的發展,說明董明珠在在企業的日常運營上的決策基本是正確的,而企業的運營與企業的戰略完全是兩回事,在很多企業裡,一些管理者為了獲得良好的經營業績,往往透過犧牲企業的戰略或者說犧牲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來實現。

    為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家應該對自己有深刻的認知

    中國有一句話,叫“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不管是任何一個人,我們有幸坐在某一個位子上,這裡面既有我們自身的努力,更有命運的偶然安排,這種偶然性,如同我們買彩票中獎一樣,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滿懷敬畏之心,才不會肆意妄為,才會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缺陷、認知盲區,知道這一點,我們在進行決策的時候,才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才會進行反覆的推演和覆盤。

    作為一個肩負企業興衰榮辱的大型企業的當家人,重在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只有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我們在決策的時候才不會犯原則性的錯誤、顛覆性的錯誤。認為“企業領導絕不允許犯一次錯誤”,這種願望是好的,當這種“迷之自信”的背後,本身就違背了事物發展的規律。

    我們知道,從來沒有永恆的成功。每個成功都必然會被自身所顛覆,因為它會為自己的失敗創造條件。只有少數人能夠認識到,以往的成就是當前問題的起因;也只有少數人能夠理解,之所以需要新的解決方案,是因為以前的方法過於成功,因此傾向於失去作用甚至適得其反,進一步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難度。

    但願我們誤解了董明珠,更希望我們對董明珠、對格力的擔憂是杞人憂天。

  • 5 # 兔子2371580

    靠,收購銀隆不是錯誤嗎?一意孤行的大股東要格力電器銀隆,被中小投資者反對,最終收購失敗,可是董明珠以個人名義購買銀隆股份,現在搞得債臺高壘,還吹牛逼,丟人丟到家了,感謝格力電器中小投資者的英明決定,要不現在格力電器就ST了,請不要神話董明珠。

  • 6 # 妙妙一角

    62

    不能確定這句話是不是董明珠說的,也有可能是出於記錄者的誤會,或有人故意斷章取義、忽略語境而誤導了董小姐的原意。

    這裡不深究其出處,僅就這句話來看,我覺得是有待商榷的。

    首先,人無完人。企業領導也是人,當然也會犯錯誤。所以,領導者會犯錯,是肯定的。

    其此,錯誤有大有小,須分別對待。

    如果是不關痛癢的小錯誤,無關原則性,無關方針政策,當然不是什麼大事件了。如果是關係到企業生死存亡,犯了錯誤就可能導致國家集體資產流失、員工利益受損、甚至企業面臨崩盤的風險,那麼借董小姐的話來講:絕不允許!

    再次,如何判斷是犯錯了?

    通常,事情的複雜程度直接影響到判斷的困難程度,而做為一個企業的決策者,可不是小學生做選擇題那麼簡單直接。視影響範圍,一件小事情的決策,可能需要領導團隊論證後,才最終釋出實施。重大事項的決策更是不容輕視,領導團隊反覆論證必不可少,或許還要提交上級主管單位稽核,這樣得出來的最後方案應該屬於整個領導團隊的共同決策。那麼,主管領導的責任是什麼?決策成效週期應該有多長?等等,都是問題。

    本人覺得,董小姐說這句話,應該是有一個前因鋪墊,或後續備註的。元芳,你怎麼看?

  • 7 # 我是白扯

    董明珠說的沒錯 作為企業的領導永遠是對的 即使錯了也是對的 看到有問題了有苗頭了 就馬上扼殺在搖籃 不斷的調整不斷的改正

  • 8 # 我舉著一束光

    毛主席說過“一個人不犯錯誤是豬,知錯不改是死豬。犯了錯誤不要緊,改了就好”,我認為董明珠要多看看毛主席的書。

  • 9 # 政146512874

    董姐的話在當下決對是正確的 在現今社會企業領導者都是高知人才 如果它們犯錯對國家 社會 納稅人造成重大損失 不是千 萬元而是幾十萬 百萬 千萬 億元的損失 如果是政府官員就更不可預測 所以無論是政府 企業的官員及企業管理者現在還在為自己的錯誤而辨解就是對國家 社會 納稅人的不負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婉汝是什麼意思?怎麼解釋婉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