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學怪咖施老師
-
2 # 春風化雨花草香
一年級的學生們就要上補習班,不是老師教得不好,更不是學生不夠聰明,而是社會形勢逼迫所致。現在的很多家長都有焦慮情緒,看到別的孩子都在上輔導班,就會感覺焦慮不安,唯恐自家孩子落後於他人,於是就開始跟風,上輔導班學多少知識不重要,最起碼家長心安了。
一年級的孩子正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學習的知識淺顯易懂,基本都是以記憶為主,孩子只要稍微用心,家長做到督促引導,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而三年級才開始學習的英語,為什麼一年級就開始補習了呢?因為很多學生都在補習,家長怕到時候跟不上。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開始上英語啟蒙班了。
對待一年級孩子上補習班的這件事,家長一定要理智冷靜地看待。不要隨波逐流,更不要盲目跟風,加重孩子思想負擔。在一年級,孩子能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知道上課認真聽講,課後按時完成老師的作業,尊師守紀,團結同學,熱愛閱讀,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如果家長還有更高的期望,不甘落後於他人,那就另當別論了。
-
3 # 微萍文化
從你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你很焦慮。如果是我,被孩子的班主任叫過去告訴我,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每門功課都排在後面,不行就給孩子請家教,補一補。我也會很頭痛。
排除孩子的智力問題,孩子學習不好,是有多種原因的,我們逐一分析:
第一條首先要說的是家長。作為家長,我們是否盡到家長的義務。只給孩子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條件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在行動和思想上給孩子樹立榜樣。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一邊陪著你看電視一邊做作業,或一邊陪你打遊戲一邊做作業,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第二條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習慣要從小要求,要一切為學習讓步。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做作業,把所有的作業做完後,再進行玩耍。如果孩子從小就有了這樣的自制力,孩子的學習不愁不提高。
第三條要多溝通。現在很多家長不在孩子身邊,跟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不在少數,管不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完成作業,有的孩子因玩耍耽誤時間、或不會做的就喜歡抄別人,久而久之,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下降。作為家長要每天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能有時間和孩子一起做的,要儘量陪著孩子,和孩子之間要多交流。還要和老師多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十個指頭有長短,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學生都考100分,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可塑性很強,如果我們不及時幫他們養成好習慣,以後再想扳過來就要十倍的努力。一年級就要學生們補英語數學甚至語文,不是學生笨也不是老師教的不好,而是孩子的習慣不好。
-
4 # 天天陪伴
不是學生笨,也不是老師教不好,而是現在的家長太焦慮了。家長會有託辭,因為大環境即是如此。
才幼兒園就瞭解到關於語數外的各種校外機構,英語是外教,數學是珠心算,語文是繪本閱讀,這些校外機構氾濫成災,但依然門庭若市。家長們一窩蜂地將孩子往這些地方送,效果多好沒見著,倒是經常聽到關於孩子學習壓力大做出極端事情的新聞報出。
也說不清楚源頭在哪,反正周邊的同學家長多問幾位,都在補課,當然也不希望自己家的落後,也就跟著補了。個人覺得這是家長攀比的心態作祟。
其實老師課上教的那些,如果紮實掌握了,是沒必要再去校外機構補這補那的。真的有不懂的,家長一般也都能應付。
一年級孩子才剛剛進入正規學堂,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習慣,家長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跟風給孩子報名補課,而是更多地和孩子相處,觀察孩子的學習特點,糾正孩子學習上的不良習慣。
有了好習慣,學習上的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
5 #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非常好奇題主說的“就要求”是誰要求的?是孩子的老師嗎?
如果是“要求”那麼這個事兒的性質往往就不同了,這背後應該會涉及一些利益關係吧?
但是就我觀察來一般公立學校的老師尤其是一二年級的老師是不太贊成家長給孩子報各種班的,在他們看來只要家長能夠配合好,給孩子完全是可以在學校裡學的很好的(事實也的確如此)。往往是孩子年級高了之後要麼跟不上了要麼可以再提優一下這時候老師可能會委婉的提建議是不是可以去補補,畢竟公開說是違規的行為。
所以我想了想題主的意思可能並不是指老師“要求”,而是說家長給孩子報班的這個行為本身是不是因為孩子笨還是因為老師教的不好。我就是一個從一年級就給孩子報學習班的家長,我不能代表所有報班家長,但是我的想法一定會反映出一部分家長的共同想法。所以我就談談我是怎麼想的吧。
我孩子還沒上學之前我就把一年級的語數英科本買回來了,然後我又在網上看完了小學六年的數學電子教材,然後我就覺得學校進度太慢了,知識點也太簡單了,乾脆就超前吧。
所以孩子沒上學前實際上已經學完了一年級的內容,但是我沒有給他講教材,而是我自己把教材“讀薄”了,然後結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給孩子學會了,孩子自己並不知道這是一年級的內容。
上學之前實際上孩子已經能夠掌握四則運算了。尤其是加減法已經不限位、不限進退位熟練掌握。
上學後我又繼續以及輔導了一段時間孩子學奧數,後來因為忙,乾脆就報班了,一直學到現在(五年級),然後孩子三年級開始我訓練他自學(主要是數學),奧數正常學,但是課內不在侷限於只超前一學期,而是改成你只要有時間就自己往後學。到四年級下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正好學完了六年級下冊的數學,完事兒我給他用了半個學期的時間來鞏固,並且還報了一個短期線上班。
在這個已經結束的暑假之前我有給孩子班了兩個初一的數學班,一個我指定的,一個他自己指定的。
至於語文,我們也是一年級開始的,第一個課是看圖寫話,很便宜的一個網課。但是從那之後就開始學線上語文了,不過大都是當成古詩聽而已。指導這個學期我給他報了一個閱讀面授課一個作文面授課。
英語一年級還真沒報班,這個是我最後悔的!!應該早點學就好了,醒悟的太晚,一步沒跟上步步都落後,二年級開始學自拼,然後報了一個英語機構很貴的那種,主要是學聽說的,結果學了一年半多效果達不到我的要求,我們就給退了,然後也轉到線上學了,同時也讓孩子開始學習新概念英語了。
可以這麼說,除了英語我們是二年級開始的,其他都是一年級開始的。
為啥要這麼“趕時間”?
原因有二:1、孩子自身接受能力沒問題。
如果他接受能力有問題,後面的我們也就不可能繼續學了。正是因為我認為他在接受上一直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就沒有停下來。
2、為了未來的中考、高考。
這是因為從最初開始我就非常肯定,我們不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出國留學。我們一定會在國內參加高考的。所以我會提前做一些準備工作。
然後我再說一下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家孩子不笨,我家孩子老師也特別優秀。但是我還是給孩子報了很多的班…… -
6 # 語文名師易老師
現在的家長都是望子成龍心切,而且社會風氣都是這樣,大家都在補課,家長生怕孩子跟不上。主要是跟風主要是跟風一起補課。與其一味的補課,不如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
7 # 知音同路人
不怪學生和老師,他們都是受形勢所迫。教育和教學管理需要調整,學生學業成就評價和教師教學效果評價機制需要改革。現在的很大誤區之一是不斷拔高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之外又鼓勵奧數之類,忽視小學生能力的全面培養。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慎重取捨,不可給孩子施加太大壓力。
-
8 # 51194523342社會生
拔苗助長,應試教育的產物。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綫,有一種近似瘋狂的舉動,讓人寒心。中國現代教育,束縛人的天性,小考、中考、高考,讓人目不暇接,孩子整天愁眉苦臉,作業越來越多,加上 什麼跳舞、書法,各類培訓班沒完沒了,孩子叫苦不跌,書包越來越重,眼鏡度數越來越高,長此以往,教育走入了死衚衕。看了外國的教育,孩子輕鬆上學,重視孩子能力培養,創新人才層出不窮,而中國例外。咋辦呢?
建議教育部門,取消各類培訓學校,給祖國的花朵輕鬆學習的環境和氛圍。
重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給學生講解學習的好方法,而不是整天考個不停。
-
9 # 到海方知浪渺茫
可憐天下父母望子成龍心,可憐天下父母望女成鳳心!
生怕自己的娃輸在起跑線上,生怕自家的娃比別家的娃基礎差,所以一年級就開始給娃報補習班,這也補,那也補,恨不得把所有的學科都裝進娃的腦子裡,也不管娃能不能承受?其情殷殷,其心可憫!
違反自然規則,功利、虛榮、攀比思想過於濃重,這似乎是一個時代的詬病。
市場上賣的豆芽,粗壯白嫩光澤鮮亮,看起來整齊劃一,根根都一樣,其實懂的人都知道,這樣的豆芽裡面新增有增白劑、增粗劑、除根劑等有害的化學成分,人吃下去是會有損身體健康的!
每一個娃就如同一粒種子,應該讓他自然的生根、萌芽、發展、壯大,而不是揠苗助長,把功利、虛榮、攀比等有害的成分根植、灌輸、侵蝕到娃的思想、血液裡,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如果說所有的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的話,那麼有的花綻於春,有的花盛於夏,有的花香於秋,有的花芳於冬,父母除了細心呵護,深情陪伴,還應順其自然,要相信自己家的娃總有綻放的那一天!
-
10 # 海涵看教育
一年級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要學習數學、語文,甚至英語。不是孩子笨也不是老師教不好。
是數學、語文和英語的許多知識是“抽象性”的符號和文字等。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學習還是以“形象記憶直觀為主”的思維方式。孩子的思維方式還沒有完全適應學校教的課程。同時現在的題都比較貼近生活基礎。孩子又被家長照顧的有些脫離生活常識等。所以就出現了許多一年級學習問題。比如一年級的分清“左右”。有的孩子就對“左右”比較模糊,拿不定主意。語文上,拼音拼讀,拼音比較抽象,有的孩子學習更是要費功夫……英語同樣是,孩子生活在漢語言環境,忽然進行英語的學習,這個跨度,讓孩子無從反應,所以一定要有一個漸進的英語氛圍。
所以,孩子一年級學的不熟練,和這個年齡階段有關。和平常生活基礎常識有關。
-
11 # gzj6068
學生上補習班,關鍵在家長。一不怨有補習班,二不怨孩子差,三不怨課堂教師未教好。家長是孩孑的第一啟蒙老師吧?愛迪生和高爾基及張海迪成才之路不可以走嗎?……
-
12 # 山中石
每個學生上課認真程度不同;接受知識快慢不同等等因素決定了他們透過上課所能掌握的知識多少也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是否應該讓孩子去報補習班,我認為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如果孩子基礎沒打好,又不想耽誤以後的課程學習,家長可以考慮去上補習班,但是要有針對性,如果孩子語文很好,數學基礎沒打好,這時只需要報數學補習班就行,如果所有科目都一擁而上,浪費時間、精力、財力,並且容易造成孩子厭倦學習。正如題目中問到的問題:是孩子笨還是老師教的不好?以我的經驗來說,兩者都不是。每個學生智力成長快慢不同,大腦反應快慢也不同,所以有時候上課不能完全掌握所學內容,就像同齡孩子會走路的時間不同那樣,孩子們學習的知識掌握快慢也不同,所以他們不是笨,而是需要老師和家長多引導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養成學習的好習慣,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上課效率。
-
13 # 猴兒崽子594
既不是老師教的不好也不是學生笨。如果這個社會的規則是:所有的學生只能學課堂上老師教給的東西,那就沒問題,如果有人一旦破壞了這個規則,出去補課得到了好處,考了更高的分數,嚐到了甜頭(學校擇優錄取),那其他守規則的就會不安,覺得吃虧啦。所以就大家一起補課嘍……
-
14 # 䒕Ki姐
如果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在班裡屬於拖後腿的狀態。被“要求”補課可以理解。因為老師的教學是針對班級裡幾十個學生勻速進行的。不會因為你0起點入學而放慢,也不會因為別人有學前教育而加快。
如果孩子成績穩定中上,被“要求”補課,有兩種可能,有一種是屬於正常的,
如果你的孩子在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的重點就是名校初中升學率,所以,同樣一年級,公立學校的孩子是沒有回家作業的,可私立學校的孩子有的作業會做到晚上10點!因為私立不僅有教育部門的教材,還有學校自行的超綱教材,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大於公立學校。所以,你要想在私立學校站穩,不拉班級平均分的後腿,必須確保孩子的能力在語數英【至少】在285以上,達不到是需要適當補課的。
如果你的孩子是公立學校,被“要求”補課的可能性極小!除非,你的孩子一年級的成績就都是不及格或者剛剛到及格線。那為了孩子之後的學習打好基礎,適當補課也是有點必要的。如果孩子學習成績好,還被“要求”補課!那就是老師的問題了。
所以,被要求補課這個問題,家長還是先從自身找原因。如果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差,專注力不夠,導致成績不好,重點不是補課,是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回覆列表
一年級的孩子,學習不好就應該去補課嗎?
現今社會人們對教育的重視根本就是畸形的,作為家長,我們之所以想要送孩子去上輔導班不是因為孩子需要輔導,而是因為別人的孩子在上輔導班,自己的孩子不上,擔心會落下成績,這種盲目從眾的心理讓無意義的補習填滿的孩子的所有課餘時間,而孩子成長的另一大途徑——玩耍,被擠佔的完全沒有空間了。
有的家長可能會好奇,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啊,為啥就不能上輔導班?
有一點大家必須要想明白,一二年級的孩子,最需要掌握的不是眼前的知識點,而是需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完全聽信輔導班推銷人員的一面之詞,以犧牲孩子天性為代價換來短暫的學習成績提升。
真正重視教育的家長,應該利用暑假的時間教育引導孩子,陪著孩子一起學會合理安排學習與娛樂的時間,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而不是從小就壓抑他們愛玩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