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51710051916

    古往今來,青青翠竹吸引了無數詩人和畫家,成為中國詩畫的傳統題材。早在《詩經》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詩:“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如苞,如松如茂。”到了唐代,竹詩竹畫大為興盛。蕭悅工畫竹,有雅趣,白居易曾為之題《畫竹歌》:“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寫竹子的詩,名篇佳句頗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音”、韓翊的《秋齋》:“山月皎如晝,霜風時動竹。夜半鳥驚棲,窗前人獨宿”等等,都生動地表現了竹子的聲音和動態。

    宋代湧現了更多的竹畫家。蘇東坡就是一位畫竹的藝術大師。他畫竹氣魄極大,“從地起一直至頂”,線條和筆力都很強勁。元代文人畫興起後畫竹更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雲林的畫,大都是修竹數竿,意境蕭疏,具有獨特的風格。明代竹畫家蜂起。王紱畫竹名馳天下,邵二泉題他的《墨竹》詩說:“蕭蕭數竹不勝看,到此方知畫竹難。誰信中書曾放筆,片時行盡楚江干”,道出了他畫竹的高超技藝。徐渭(字文長)創畫雪竹的方法,所畫極為精絕。有人評論說:“徐文長先生畫雪竹,純以明代瘦筆破筆燥筆斷筆為之,絕不類竹;然後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間葉上,罔非積雪,竹之全體,在隱約間矣。”

    到清代,中國特有的畫竹技法得到進一步發展,風格也更加多樣化。揚州八怪異軍突起,為竹畫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調清新,淳樸而拙厚。鄭板橋更擅長畫竹,他題於竹畫的詩數以百計,豐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態度融進了對竹子的生態描繪之中。

    竹子在中國傳統詩畫藝術中得到如此厚愛不是偶然的,因為它具有“寧折不彎”的豪氣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為中華民族品格的一種象徵。當代畫家李苦禪所寫“無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道出了中國竹文化的精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人類達到最高階文明,成為維度乃至萬物的主宰,那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