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筆寫春秋

    對聯平仄有什麼要求

    展開全部 三個關鍵部位從嚴

    一、上、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上、下聯中最後一個字的要求應該嚴格。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增”聲字,也就是仄起平收。例:

    西望瑤池降王母(仄)

    東來紫氣滿函關(平)

    二、片語的最後一個字。片語是中國文字,也是對聯文字的基本單位。片語大多是由兩個字組成,也有由三個字組成的。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這一副對聯裡,上聯的片語是:書山、有路、為徑;下聯的片語是:學海、無涯、作舟。抓住片語的最後一個字,就是要求山和海、路和涯、徑和舟一定要平仄相對。這裡除了徑和舟因為是上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對就行,除了片語最後一個字外,其他的字可平可仄,請看書和學、有和無、為和作,有的是平對平,有的是平對仄。三、長聯中每句的最後一個字。長聯由很多的句子組成,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必須平仄相對,這實際上是擴充套件了的片語的要求。這一點我就不細說了。綜上所述,歸納到一點,就是在節奏點上,平仄要準

    上聯:日照天池天水暖,

    格律: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聯:雲開峽谷峽門深。

    格律:平平仄仄仄平平

    日照天池天水暖”,這幅求下聯之上聯,“日照”既是地名,又含“太陽照射”之意,既是名詞又是動詞,這一點,是大多應徵者所忽視的,多數人只一味地以三個地名相對,是片面的和錯誤的。上聯的意思有因果關聯,日照(太陽照射)則水暖,下聯的意思也要相通才對。下聯“雲開”、“峽門”亦是地名,是鄉村名。雲開:廣東茂名市有個雲開村,兩廣邊界有個雲開大山脈;峽門:甘肅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有個峽門村,平涼有個峽門鄉,青海有個峽門鎮。

  • 2 # 勇哥書法

    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相對,所謂平就是指漢字拼音的第一聲和第二聲,所謂仄就是指漢字拼音的第三聲和第四聲,雖然不要求上下聯每一個字都平仄相對,但上下聯末字必須平仄相對,一般要求上聯末字為仄聲,下聯末字為平聲。

  • 3 # 明鏡臺430

    其實也簡單,只要記住以下幾個要令,就可以入門了:

    1.現代新作對聯的音以《新華詞典》為標準(即,中華新韻);

    2.規定第一聲與第二聲為“平”聲,第三聲與第四聲為“仄”聲;

    3.凡是第2、4、6這些位置的字,要麼平、仄、平,要麼仄、平、仄,而上下聯互為相反,而在1、3、5位置的字沒有必定絕對的要求。此所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4.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音,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平”音,這是沒有商量餘地的。同時避免最後三個字出現“三連仄”或“三連平”。最後的倒數第二字避免“孤仄”(兩平夾一仄)與“孤平(兩仄夾一平)”。

    5.如果是古詩詞聯,必須尊重古人的聲韻不同,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一下《平水韻》,裡面有與《新華詞典》中的“新韻”不同的讀法。當然,初學者暫時可以不去深究,以後接觸多了,慢慢會提高的。

    最後,祝你幸福快樂!

  • 4 # 林泉散人5096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經驗是多讀古人詩,買關於字韻的字典,我有一本《詩韻新編》,有個別字定不準平仄聲,就查一下即可。

    麥玉輝

  • 5 # 青山居士說

    喜歡寫對聯是件好事,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懂平仄和韻律,又喜歡寫對聯,我認為可以這樣做:

    1.學習一些簡單的對聯知識。一是平仄和音律是對聯的基本要求,所謂的平大概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第一二聲,比如,三、樓強、這類讀音。而仄大概相當於第三第四聲,比如去,搶,賞,到。當然了,有些短促的發音,如霞,家等也屬於仄聲。二是對聯的基本知識,所謂的對聯也叫做對仗,要求上下兩句結構相同,字數相等,韻律和諧,平仄相對。學習了這些基本知識後,還可以多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拓寬知識面,對於寫作對聯很有幫助。

    2.如果沒有時間學習平仄,對聯知識,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到一些專業的對聯書籍來,比如寫春聯的,寫婚喪嫁娶的,寫慶祝升學的,寫祝壽的等等。市場上關於這類對聯的書籍數不勝數。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選擇正規出版社,印刷質量好的。寫對聯的時候,直接參照就好了,壓根就不用考慮啥平仄或者韻律。

    3.如果自己又不懂,也沒有買到書籍,又想要展現水平,那麼可以向懂行的人請教嘛。現實生活中總還有些懂得寫對聯的人吧。

    綜上,喜歡寫對聯,又不懂平仄和韻律,其實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我認為,難能可貴的是堅持下去,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如今這個時代,喜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不多了。

  • 6 # 秋色正傑

    別怕寫錯。寫了,查一查對不對。日積月累就會了。別指望看什麼新韻舊韻一切立即就記住了,那是奢望。幹中學,學中幹,一切OK

  • 7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對聯,文雅一點的稱其為:楹聯。普通百姓稱為:對子。這些實際上指的是一樣:對聯。春節時貼在門上的則稱為:春聯。

    平時商家會在店鋪門兩邊貼上有關從事的行業的對聯。

    也有些文雅人士在家中的客廳懸掛有對聯。

    這些均是作為裝飾或者交際、慶典等所用。

    作為對聯,要求的是對偶工整,平仄協調。既然問題是關於平仄,所以主要從對聯的平仄談起。

    對聯是從詩詞演變而成的,所以很多詩詞的句子都是可以拿來做為對聯使用的。比如毛澤東主席的《七律:到韶山》中的: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均可以分別用來作為對聯使用的。

    寫對聯時應該怎樣使用平仄呢?一般來說,一副對聯中應該平仄交替。比如說,上聯使用了平聲字,下聯最好對仄聲字。反之一樣,上聯用了仄聲字,下聯則應該用平聲字。也就是平仄交替使用,以調節對聯句子的抑揚頓挫。

    平仄看起來似乎很複雜,但是基本要求只有一點,即:平仄相間。

    也有朋友說,古時有些對聯也是不講平仄的。

    但是,這個看法是一種誤解,。原因在於漢語的語音系統很強。

    漢語的語音是以音節為基本結構,一個音節的書寫形式就是一個漢字。每個字母都是由聲母、韻母和聲調組成的。而古代的語音和現代語音的差別也是表現在字音的聲、韻、調三個方面。

    如:古代漢語的平聲,現在分化為陰平、陽平兩個調類。比如北京話中,陰平仍為平調,陽平則轉為升調。

    這只是一個小例子。其他的方面差別更多的。那麼,寫對聯時,是按照古代的平仄,還是依照現代的平仄?

    這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決。有一些作者按照古代的平仄系統來作聯,這個是允許的也是無可厚非的。

    也有很多作者按照現在的普通話中的"陰陽上去"重分平仄,也是合理的。

    近來,隨著對聯作者和愛好者的增多,還有一種解決方法。有的出聯者明確表示,對聯時意義相同即可,不講究平仄和韻律等,這個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最起碼是吸引了更多的愛好者的參與!

  • 8 # 使用者碧家小玉

    對聯寫出來能有合適的地方貼用是至關重要的。

    車載北斗行西南

    趕馬東籬兩座山

    橫批:?

  • 9 # 滏水漁家

    一般而論;門聯與中堂字畫用的稱“對聯”,明柱上用的稱“楹聯”,對聯以五~九言為佳,楹聯則往往在九言以上,如寺院的一幅楹聯;出家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對聯多以問、荅的形勢表現也就是上聯問,下聯荅,因此,分出上下句的方法就需要仄起平收,一般而言,按普通話的標準音: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也就是上聯的最後一個字要選擇第三聲或第四聲的仄聲字,而下聯的最後一字則要選用一、二聲的平聲字,另外,對聯講究工整對仗,如:窗含西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再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逆臣。對聯講平仄,而作詩則講壓韻,如採用“言前”轍韻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第一、二、四句最後一個字要在一個音韻上,第三句撬轍。透過上述對聯與詩的比較可以看出,對聯講平仄,詩講韻律的不同規則。

  • 10 # 愛騎白馬

    多多讀寫經典對聯,找到感覺就行。唱歌一樣,識譜最好,但不識譜也可以從卡拉OK找到感覺的。。。

  • 11 # 浮流山人

    平聲,二聲為平韻,三聲,四聲為仄韻。

  • 12 # 無所事生非

    對對聯是門外漢,所謂上下聯平仄相對也知甚少,只懂皮毛。

    網上老師友友岀的上聯,大都是順口溜回答,有時碰著答對題也有,答錯的只有老師友友清楚。

    古詩詞是不易學的,由於受到詞句和平仄的約束,沒有深厚文化功底的人是不為的事。

    能借鑑讀懂它對水準低的人是件很難學的更不要想學好詞句對稱與平仄的虛實的古韻文風。

    古詩詞讀起朗朗上口,也受到格律的限制其意境閉門敘情很唯放開,不懂的人還是以已靈感發揮抒情廣闊些,是草根的抽象的看法。

  • 13 # 開滿鮮花的夜晚

    1.上聯一般以“仄”聲作尾,因“仄”聲字頓挫不平,語氣和聲調上自然就有言不盡意、情不盡抒之勢,其語氣似為現代白話漢語加個“嗎”字,順勢即要求有下聯作答之意。

    2.下聯則多以“平”聲收尾,“平”聲字緩和平靜,自然就有刀劍入鞘後人立心舒之概,包含了“回答完畢”的意味。

    3.聯中嵌入語氣助詞的問句,不管尾字“平仄”,一般作上聯,例外的是,反問句應做下聯。

    4.對聯先“斷”字,斷出實詞、虛詞,實詞上下聯“平仄”相對較好,虛詞則根據前後實詞“審辭氣”,工巧更好,暢達為要,幹萬不要為了工巧丟掉詞意,意失則無境,也就沒有意境、境界了。

    5.所謂陰平,宜解為寬對,放入上下聯尾部皆可;在上下句中,用陰平對陰平,一般也無語感上的不適。如父母、師長、領導揚首一“嗯”,則自是一上聯,回一心平氣和“嗯”也是佳對,諸多下聯,各具妙態,君其自思。

    即從 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6.以上是文玩的解釋,實際生活中如遇壽聯,宜多用仄聲字,以使鏗鏘有力,如遇輓聯,就不要再抑仰頓挫了,宜多用平聲。至於高人大士作壽作古,為其依勢用形、蓋棺論定,則必另解。

    7.至於天子好梨園,百姓喜劇演,出場時“鏘鏘鏘”三平聲似出聯,一般視三仄尾“好好好”是妙對,當然,年青人的心聲自對也可能是“操操操”,文人們弄出個理論叫“流水對”,其實質就是平仄事小,現實事大。

    上聯:開場三聲鏘鏘鏘

    下聯:入心一片好好好

    8.長聯易使人有代入感,或者說有身臨其境之狀,對聯一旦出乎文玩,入之生活,虛實詞皆應審辭氣,以擬情狀物,不宜多論平仄,如“……錯錯錯”“……莫莫莫”。

    9.一般將現代漢語的輕聲、一聲、二聲字歸入平聲,三聲、四聲歸入仄聲,如果把上聲的二聲字看成平仄通用,則有0、1聲是平聲,3、4聲是仄聲,2聲則平仄通吃。

  • 14 # 月亮林地的鵪鶉

    對聯有趣味性,娛樂性,啟發性,不過我覺得應該加個隨意性。

    假設如果不工整更加讓人映像深刻,讓人深有所感。一定要用相應的意思差那麼一點的文法去勉強麼?

    如果123必須對什麼456,那對聯早就消失了,因為太無聊了嘛,像教科書一樣,有撒意思?

    就像吃飯,你要用碗裝,你也可以抱鍋吃,不用筷子,你也可以用手抓呀。誰規定一定要對稱的?

  • 15 # 傅天育

    平仄好分,平聲讀音能拖很長,仄聲讀音不能長,看字典一二聲是平聲,三四聲是仄聲,這是新韻。

  • 16 # 糊塗人生151999485

    多琢磨古人的詩篇,然後多練

  • 17 # 老嚴格

    有一本書《對聯拾趣》,可在新華書店裡找一找,若能買到,對學習對聯知識,很有幫助。

  • 18 # 弱蔓依桐

    喜愛是動力,誰都是一點一點積累、一句一句推敲慢慢學出來的。

    我已經玩對聯幾年了,到現在還有不少字記錯平仄呢!

    我是這樣入門的:先按漢語字典中一二聲記平音,三四聲記仄音,對聯時按照人平我仄人仄我平規律對,再關注一些對聯高手揣摩精彩對句逐步提高。因古音中還有些字平仄與今音不同,好句中間會出現和自己記憶中平仄不同的字,見到了就逐一查詢它到底是平是仄或者是平仄兩用。

    不用一口吃成胖子,祝早成大咖!

  • 19 # 緣聚緣散是空幻雲夢

    多讀詩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讀多了耳熟能辯其律,再掌握些基本知識,就能充大瓣蒜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和陌生人握一下手,大概就能知道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對此你有什麼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