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就有關於《廣陵散》一曲的記載。魏晉以來,除見於琴的獨奏以外,還使用琵琶、笙、笳等樂器演奏。《古今樂錄》引張永《錄》雲:“又有但曲七曲:《廣陵散》、《黃老彈》、《飛(龍)引》、《大胡笳鳴》、《鵾雞遊弦》、《流楚窈窕》並琴、箏、笙、築之曲”(《樂府詩集》卷第四十一)。可見,在南北朝時期,《廣陵散》也是相和曲目之一。它的曲調儲存在琴譜之中,在隋唐時代經過李良輔、呂渭等人的不斷加工豐富,從三十三拍、三十六拍,逐步發展為現有的四十五拍。以後演變為兩種譜本,見於明代的《神奇秘譜》和《西麓堂琴統》等譜集。
從現存的《廣陵散》的傳譜,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題材內容源於古代的《聶政刺韓王曲》。因為譜中有著:《井裡》(即聶政的故鄉)、“取韓”、“衝冠”、“投劍”、“長虹”等分段標題。琴曲中一曲多稱的情況是很多的,愈是廣為流傳的琴曲,愈有多種名稱。象《聶政刺韓王曲》這樣的名稱,它鮮明地揭示出刺殺君王的命題,在君權神聖的封建時代是很難見容的。於是一些文人藉口求“雅”,而改易曲名。在歷史上它曾被稱之為《報親曲》(《琴書大全》),意思是為父親報仇。而《廣陵散》則隱蔽了它的內容,意思是流傳在廣陵(今江蘇揚州)地區的琴曲,“散”即操、引、曲的意思。
名稱儘管更易,內容卻仍然是歌頌一個普通勞動者——聶政,讚美他對殘暴的韓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抗鬥爭。因而這首琴曲,經常遭到歷代的封建衛道者們的攻擊和責難。唐代的陳拙曾拿著樂譜向孫希裕求教,竟然被孫希裕燒掉了樂譜,還說什麼:“吾不欲傳者,為傷國體也”(《琴史》)。陳拙並沒有就此罷休,他還是另找梅復元學會了此曲。可見,儘管受到了壓制,仍然阻止不了人們對此曲的喜愛。由於琴家非常推崇《廣陵散》,宋代的朱熹對此極為不滿,他說:“琴家最取《廣陵散》操,以某觀之,其聲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琴書大全》引《紫陽琴書》)。他特別攻擊了樂曲中表現出來的“憤怒燥急”的情緒。同樣,明初的宋濂也在《太谷遺音》中大罵這種“憤怒燥急”的情緒“不可為訓,寧可為法乎?”憤恨之情溢於言表。這些叫罵聲卻從反面證實了《廣陵散》的思想價值。
《廣陵散》的政治傾向是如此鮮明,看來正是因為這樣,嵇康直至臨刑之前還要把它再彈奏一遍,借曲中的憤怒之情,抒發胸中的不平之氣。因此,人們總是把《廣陵散》和嵇康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甚至誤以為就是嵇康的創作。在這方面唐代的韓皋走得最遠,他認為《廣陵散》一曲,是表現魏晉時期毋丘儉等人反對司馬氏,在廣陵地區敗散一事。關於這些附會的說法,已經有人根據大量材料加以批駁,還原了歷史的本來面貌。《廣陵散》是歷代相傳的著名琴曲,嵇康在推廣和發展此曲中可能有較大貢獻,但還不是他的創作。
嵇康在《琴賦》中列舉許多當代流行的琴曲中,居於首位的就是《廣陵止息》。他對此曲的推重,一則是因為它表達的悲憤之情足以引起自己的共鳴;再則也是和琴曲的藝術方面的卓越成就分不開的。《廣陵散》有著規模宏偉的曲體結構,全曲四十五段又分為: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後序六個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不同的作用。
全曲貫穿著兩個主要曲調:正聲主調多在樂段之首,每次出現都有所變化;亂聲主調多在樂段之尾,基本上以相同的形式再現。由於有了這兩個主調的的配合使用,使規模宏大的樂曲,在波瀾壯闊的變化中,保持了前後的統一。
全曲以正聲為主體,深入細緻地表現了聶政的思想情緒從怨恨到憤慨的發展過程。正聲之前各部分為醞釀準備,表現作者對聶政命運的同情和感慨。正聲後各部分是正聲的延續和發展,表現對聶政英勇事蹟的讚美和歌頌。這三大組成部分大體相當於大麴中:“豔”、“曲”、“亂”三個部分。其中“亂”的淵源更古,先秦時代的樂舞、楚辭以及漢賦等形式中都以“亂”為結束。於此可見,《廣陵散》的音樂形式,為我們瞭解古代音樂,提供了極可寶貴的例項。
東漢末年就有關於《廣陵散》一曲的記載。魏晉以來,除見於琴的獨奏以外,還使用琵琶、笙、笳等樂器演奏。《古今樂錄》引張永《錄》雲:“又有但曲七曲:《廣陵散》、《黃老彈》、《飛(龍)引》、《大胡笳鳴》、《鵾雞遊弦》、《流楚窈窕》並琴、箏、笙、築之曲”(《樂府詩集》卷第四十一)。可見,在南北朝時期,《廣陵散》也是相和曲目之一。它的曲調儲存在琴譜之中,在隋唐時代經過李良輔、呂渭等人的不斷加工豐富,從三十三拍、三十六拍,逐步發展為現有的四十五拍。以後演變為兩種譜本,見於明代的《神奇秘譜》和《西麓堂琴統》等譜集。
從現存的《廣陵散》的傳譜,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題材內容源於古代的《聶政刺韓王曲》。因為譜中有著:《井裡》(即聶政的故鄉)、“取韓”、“衝冠”、“投劍”、“長虹”等分段標題。琴曲中一曲多稱的情況是很多的,愈是廣為流傳的琴曲,愈有多種名稱。象《聶政刺韓王曲》這樣的名稱,它鮮明地揭示出刺殺君王的命題,在君權神聖的封建時代是很難見容的。於是一些文人藉口求“雅”,而改易曲名。在歷史上它曾被稱之為《報親曲》(《琴書大全》),意思是為父親報仇。而《廣陵散》則隱蔽了它的內容,意思是流傳在廣陵(今江蘇揚州)地區的琴曲,“散”即操、引、曲的意思。
名稱儘管更易,內容卻仍然是歌頌一個普通勞動者——聶政,讚美他對殘暴的韓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抗鬥爭。因而這首琴曲,經常遭到歷代的封建衛道者們的攻擊和責難。唐代的陳拙曾拿著樂譜向孫希裕求教,竟然被孫希裕燒掉了樂譜,還說什麼:“吾不欲傳者,為傷國體也”(《琴史》)。陳拙並沒有就此罷休,他還是另找梅復元學會了此曲。可見,儘管受到了壓制,仍然阻止不了人們對此曲的喜愛。由於琴家非常推崇《廣陵散》,宋代的朱熹對此極為不滿,他說:“琴家最取《廣陵散》操,以某觀之,其聲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琴書大全》引《紫陽琴書》)。他特別攻擊了樂曲中表現出來的“憤怒燥急”的情緒。同樣,明初的宋濂也在《太谷遺音》中大罵這種“憤怒燥急”的情緒“不可為訓,寧可為法乎?”憤恨之情溢於言表。這些叫罵聲卻從反面證實了《廣陵散》的思想價值。
《廣陵散》的政治傾向是如此鮮明,看來正是因為這樣,嵇康直至臨刑之前還要把它再彈奏一遍,借曲中的憤怒之情,抒發胸中的不平之氣。因此,人們總是把《廣陵散》和嵇康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甚至誤以為就是嵇康的創作。在這方面唐代的韓皋走得最遠,他認為《廣陵散》一曲,是表現魏晉時期毋丘儉等人反對司馬氏,在廣陵地區敗散一事。關於這些附會的說法,已經有人根據大量材料加以批駁,還原了歷史的本來面貌。《廣陵散》是歷代相傳的著名琴曲,嵇康在推廣和發展此曲中可能有較大貢獻,但還不是他的創作。
嵇康在《琴賦》中列舉許多當代流行的琴曲中,居於首位的就是《廣陵止息》。他對此曲的推重,一則是因為它表達的悲憤之情足以引起自己的共鳴;再則也是和琴曲的藝術方面的卓越成就分不開的。《廣陵散》有著規模宏偉的曲體結構,全曲四十五段又分為: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後序六個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不同的作用。
全曲貫穿著兩個主要曲調:正聲主調多在樂段之首,每次出現都有所變化;亂聲主調多在樂段之尾,基本上以相同的形式再現。由於有了這兩個主調的的配合使用,使規模宏大的樂曲,在波瀾壯闊的變化中,保持了前後的統一。
全曲以正聲為主體,深入細緻地表現了聶政的思想情緒從怨恨到憤慨的發展過程。正聲之前各部分為醞釀準備,表現作者對聶政命運的同情和感慨。正聲後各部分是正聲的延續和發展,表現對聶政英勇事蹟的讚美和歌頌。這三大組成部分大體相當於大麴中:“豔”、“曲”、“亂”三個部分。其中“亂”的淵源更古,先秦時代的樂舞、楚辭以及漢賦等形式中都以“亂”為結束。於此可見,《廣陵散》的音樂形式,為我們瞭解古代音樂,提供了極可寶貴的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