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管理的定義:即“全員生產維修”,70年代起源於日本,是一種全員參與的生產維修方式,其主要點就在“生產維修”及“全員參與”上。透過建立一個全系統員工參與的生產維修活動,使裝置效能達到最優。TPM管理的五大要素:
TPM管理的定義:即“全員生產維修”,70年代起源於日本,是一種全員參與的生產維修方式,其主要點就在“生產維修”及“全員參與”上。透過建立一個全系統員工參與的生產維修活動,使裝置效能達到最優。TPM管理的五大要素:
小組活動先期裝置管理計劃性維護在作業與維護中訓練改善裝置效率TPM管理的特點:全效率:指裝置壽命週期費用評價和裝置綜合效率。全系統:指生產維修系統的各個方法都要包括在內。即是PM、MP、CM、 BM等都要包含。全員參加:指裝置的計劃、使用、維修等所有部門都要參加,尤其注重的是操作者的自主小組活動。TPM管理的五個階段:TPM第一階段—初期清掃;此階段透過對現場的徹底5S以及對裝置的修理修復,將我們的工作場所變成一個整齊潔淨、舒適美觀的現場。透過第一階段的實施,最重要作用是改變了員工的認識,提升了大家的意願,強化了大家的執行力,並在實施過程中培養了員工發現現場問題的能力;TPM第二階段—困難點/發生源對策;在改善過程中,往往就會暴露出之前無法看到的問題,我們對其解決,對身邊的內容著手進行改善,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在勝利的喜悅中加強自信。我們在此階段已逐步培養出員工改善的能力。TPM第三階段—總點檢;這一階段的重點是讓員工深入瞭解裝置,瞭解與自己朝夕相處的生產現場,並以點檢的形式形成自主管理模式,透過標準化的日常管理,建立一個防範於未然的機制。員工參與管理的意願和現場改善能力的提升,為我們最終建立自主管理體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TPM第四階段—提高點檢效率(目視化管理);為了更好的實施我們的日常管理,我們應該建立一個看得見的管理模式,讓大家一目瞭然。第四階段就是以此為目標,利用目視化管理這個工具,提高點檢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TPM第五階段—自主管理體制建立;透過企業長時間推行TPM,就可以實現我們的理想目標,建立一個全員參與的自主管理體制。在這個體制下,我們不但可以自己解決各種各樣的“冰山”,並且還能夠積極防止“冰山”的產生,達到故障、不良、浪費的“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