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榮耀歷史

    我也認為房玄齡是大唐第一宰相,原因有兩點:第一干得最長,第二政績最突出。

    1、任職時間最長

    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最高長官都可被稱為宰相,尚書省最高長官是尚書左僕射和尚書右僕射,中書省最高長官是中書令,門下省最高長官是侍中,四人各司其職,由於尚書省掌管六部,故以職權論尚書左僕射為百官之首。

    李世民剛登基時,朝堂勢力還是李淵留下來的班子,尚書左僕射是李淵鐵桿心腹裴寂,封德彝為尚書右僕射,宇文士及為中書令,陳叔達為侍中。李世民想要大幹一場,就必須把自己的心腹扶上關鍵崗位,於是貞觀元年,宇文士及被外放,房玄齡接任中書令,陳叔達被貶職,杜如晦接任侍中,不久封德彝病逝,長孫無忌接任尚書右僕射,僅剩裴寂一人苦苦支撐。

    李世民讓長孫無忌做尚書右僕射的目的就是讓他逐漸控制尚書省,逼迫裴寂下野,到了貞觀三年,朝局再次劇烈動盪。首先是因為長孫皇后的極力反對和朝臣對外戚掌權的擔憂,長孫無忌退出尚書省,做起了閒職,其次裴寂也被趕出了尚書省,落魄下野。

    李世民一道聖諭,房玄齡由中書令升任尚書省左僕射,杜如晦升任尚書省右僕射,“房謀杜斷”格局形成,但是貞觀四年,杜如晦便病逝了,接下來尚書右僕射、中書令、侍中等位置多次換人,比如說李靖短暫擔任過尚書右僕射,高士廉、褚遂良等也擔任過尚書右僕射;溫彥博、岑文字等人擔任過中書令;貞觀七年魏徵接替王珪任侍中等等。在這期間,百官之首尚書左僕射一直是房玄齡。

    從貞觀元年的中書令,到貞觀三年開始擔任尚書左僕射,一直到貞觀二十二年病逝,房玄齡擔任大唐宰相二十餘年,特別是將近二十年的尚書左僕射,這在唐朝歷史上絕無僅有。李世民貞觀二十三年駕崩,可以說房玄齡是他的一生之宰相。

    2、政績斐然

    房玄齡的政績就是貞觀之治!

    人人都說“房謀杜斷”,上文也說過,兩人在尚書省搭夥不足一年,對於貞觀朝的貢獻杜如晦遠遠不如房玄齡;魏徵敢於勸諫的故事為人津津樂道,然而門下省的職責讓魏徵只能止步於勸諫,和他不同的是,房玄齡掌管的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掌管百官的升遷任免,戶部掌管天下錢糧和民冊,禮部掌管教育和祭祀,兵部掌管天下兵事,刑部掌管天下刑獄,工部掌管國家重大工程。兩者地位來看,尚書省就相當於國務院,而門下省可以比作中紀委,試問貞觀之治的功勞屬於尚書省還是門下省?

    貞觀之治堪稱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高水平的“治世”,即使後來的“開元盛世”也是受其餘蔭,如果說李世民是貞觀之治第一功臣,那麼輔佐他幾乎走完整個貞觀之治的房玄齡便是當之無愧的第二功臣。

    很多人也提出了問題,作為貞觀之治第二功臣,為什麼房玄齡留下來的只是“房謀杜斷”,並沒有他為政的具體事蹟呢?這恰恰是因為房玄齡善於識人、用人所決定的。房玄齡識人用人到了什麼程度呢,李世民在決定一些重要人選的時候,都會事先徵求他的意見,只有他點頭了李世民才敢大膽任用,有一次李世民決定戶部尚書人選,這是帝國僅次於宰相的高官,對於李世民說出的人選,房玄齡不做肯定答覆,只是說此人鬍鬚很美,李世民心中瞭然,否決了自己的任命,將此人外放。

    古人有一段話形容得很好:

    房玄齡為相,不以己長格物,不以求備取人,聞人有善,若己有之。又云:太宗定禍亂,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諫諍,而房杜讓其賢;英衛善用兵,而房杜行其道。

    太宗定禍亂,指的是房玄齡杜如晦二人做秦王府幕僚跟隨李世民平定天下,後來又幫助李世民謀劃玄武門事變,兩人的功勞遠超長孫無忌,不過李世民還是把凌煙閣頭等位置給了長孫無忌,房杜二人不爭功,也無怨言。

    王魏善諫諍,指的是王珪、魏徵二人善於勸諫,房玄齡則是像李世民那樣善於聽取他們的意見。

    英衛善用兵,指的是英國公李勣和衛國公李靖,兩人善於用兵,房玄齡則從不干預他們的用兵之道,這才有貞觀朝輝煌的戰績。

    治理偌大的大唐帝國,李世民做到了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所以開創了貞觀之治;執掌偌大的尚書省,處理大唐帝國的日常事務,房玄齡也做到了知人善任、從諫如流,他還做到了公正公允,以此來為貞觀之治保駕護航,如此宰相,難道不為大唐第一賢相?

  • 2 # 呆萌小索隆

    歸有光:唐太宗舉兵晉陽,平隋之亂,則有劉弘基、李勣、李靖、房玄齡、杜如晦之流致其勳。

    誦讀中國歷史,我們會發現每一個朝代都需要英雄,有的英雄為整個朝代的開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而有的英雄使得朝代能夠更加興盛,或者其他的英雄,引領著一種非常具有正能量的核心價值觀,他們往往是民族精神和人類文明的奠基人。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唐朝的開國英雄他們分別作出了哪些貢獻,以及他們又有著哪些奇特的經歷。

    唐代開國的英雄當中最為著名的當然是跟著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戰的房玄齡,他出生於579年,去世於648年。他是秦國初年最為著名的宰相,有人將他定義為政治家,而在我的眼裡他是整個朝代最開始的能夠暴霜露斬荊棘的英雄。如果想要了解房玄齡,那自然要了解他年少的經歷。

    趙元僖: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齡、杜如晦,明皇有姚崇、魏知古,皆任以輔弼,委之心膂,財成帝道,康濟九區,宗祀延洪,史策昭煥,良由登用得其人也。

    他在北魏時期就已經是軍事將領,而且自己的軍事素質非常的活躍,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當時的重要官員,所以房學林的出身就註定不平凡。並且他年少時期非常喜歡學習,通曉五經,對於儒家思想更是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口才上也非常出眾,所以在當時既是著名的學者,又是有著傑出理論的軍事人才。

    《房玄齡碑》:聖賢同德,君臣協志。穹壤倏平,幽遐必暨。革夷從夏,羈戎口吏。

    他從小就受到自己的父親和祖父的影響,喜歡寫詩文詩稿,而且能夠將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想法透過文章表達出來,對於儒家的各種思想也是融會貫通,不僅僅能夠寫出一手好字,而且還能夠在18歲時期就透過科舉制獲得一定的官職。

    時勢造英雄,在亂局當中往往需要一些力挽狂瀾的人,他們既能夠將國家和人民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又能夠帶著自己無比強大的精神能量去感染其他的人。所以如果遇到很亂的朝代和局勢,英雄就更容易嶄露頭角。

    正如在斬殺董卓的過程中就湧現了袁紹,曹操等18路諸侯,再例如東漢末年斬殺黃金軍的那批起義的優秀人才,例如孫堅,他們都是在這個時期所迸發出來的著名軍事將領,在日後也成為了一方諸侯。

    房玄齡也正是這樣,隋朝末年由於各地軍閥同時起兵,尤其是在山西陝西地區的李氏家族,他們擁有著強大的聲望,而且能夠透過自己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去影響周邊的其他地區,那麼他們自然成為了隋王朝最為強勁的對手。

    當時的李淵率領著自己最優秀計程車兵進入關中地區,房玄齡在渭水的北側投靠了當時的秦王李世民,這就開始了他跟隨秦王南征北戰的歷程。起初他只是作為一個手下的小官,負責為秦王出謀劃策,但隨著自己軍階的不斷提升,他已經能夠做到軍事參謀級別的官職。

    因為李世民對他有著知遇之恩,所以房玄齡自然不會忘記這份恩情,他竭忠盡智,從沒有一絲的懈怠。每當能夠對敵人進行強有力的打擊或者是佔領一定的地盤之後,房玄齡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秦王李世民收攏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將被佔領地區最優秀的富有謀略和軍事才能的人集聚到一起,然後將他們招募到自己的營帳當中,或者是親自去和他們結交成為非常好的朋友。

    這也是為李世民貢獻的一種獨特的方式,因為在日後尤其是唐王朝建立之後,李世民需要各路人才來幫助他治理天下,那麼房玄齡所做出的貢獻就是將人才引入到李世民的曹局當中,尤其是在打敗了王世充這個巨大的軍閥之後。張亮就是在此刻被房玄齡推薦給了李世民,所以才有了日後李世民手下的心腹大將。

    因此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我們都可以看出,房玄齡一生都在鞠躬盡瘁,自己能夠形成獨特思想的同時,還能夠為自己的君主做出傑出的貢獻。這樣的人堪稱時代的楷模,在玄武門之變當中,房玄齡更是用自己的智慧幫助李世民順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李世民也因此給予了房玄齡非常高的功勳。

  • 3 # 腦指揮眼

    依個人之見,房玄齡不僅是大唐第一相,而且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賢相。要證明嗎?治觀之治,夠了吧?如果說唐太宗是貞觀之治的總設計師,那麼房玄齡就是這幕大戲的總導演。下面是史家對他的兩段評價,房玄齡為相,不以己長格物,不以求備取人,聞人有善,若己有之。又云:太宗定禍亂,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諫諍,而房杜讓其賢;英衛善用兵,而房杜行其道。其實,杜如晦在貞觀四五年間便去世了,所謂房杜,主要是指房玄齡一人。從這兩段評價可知,在貞觀之治的舞臺上,雖然無數主角頻頻亮相,但實際上沒有房玄齡的安排,他們根本就出不了場。正是房玄齡把他們安排到了適當崗位,讓他們盡展才華,他們才得以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自己也名垂青史。關於這一點,有一具體的例子:貞觀後期,唐太宗提拔了一個叫李偉的人做戶部尚,但因未經房玄齡同意總覺得心裡沒底,便讓人去問房玄齡,派去的人回來對唐太宗講,房玄齡只講李緯的鬍鬚很美。唐太宗會意,立即給李緯換了個官職。由此足見在人事安排上,唐太宗是多麼倚重房玄齡。為政的第一要務,在於知人、用人,而房玄齡知人,容人,公正,又不攬功,這已足以堪稱賢相。至於其足智多謀,雖史無詳載,但太子建成欲搬倒唐太宗,首先要將房、杜調離太宗身邊,而太宗無二人在身邊,就不敢斷然發動玄武門政變。由此足見房玄齡才略過人。故當時有房謀杜斷之說。如此一位賢相,豈不堪稱第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惜我是水瓶座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