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後陸續寫成的一組五言古詩,為酒後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題目,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這組詩共20首,以這一首的格調最為閒雅有致。
詩人從居住的草廬寫起,反思歸田後自己的生活狀況。他並沒有隱居山林巖穴,也沒有寄身廟宇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身處“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會有鬧市,也就會人來車往,喧囂不絕於耳,可詩人卻說“而無車馬喧”。這是為什麼呢?第三四句的自問自答揭開了謎底。“問君何能爾”一句轉換敘事角度,將抒情主體客體化,彷彿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問下去,頗富情趣。“心遠地自偏”一句,以極為精練的語言,做出了回答:因為心情閒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安靜。
詩的前四句構成一個意義“方陣”,透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篇的基調。王安石曾讚賞這四句詩為“奇絕不可及之語”,推崇備至。以下幾句主體隱去,進入“寫景區”,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所稱道的“無我之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筆,是在不經意中道出的“絕妙好辭”,可謂渾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抒情主體又漸漸浮出,寫眼前景物,脫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韻。最後兩句,詩人寫出了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這裡暗用了《莊子·外物篇》的說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就是說,再精妙的語言,也不足以傳達人們複雜的感受。語言的盡頭就是音樂,就是舞蹈,就是無聲的沉默。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對後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於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於從常見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
2.橫看——從正面看,從山前山後看,山橫在眼前,所以說橫看。廬山總的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3.側——側看,從側面看,從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來就是瀏覽勝地。
5.緣——因為。
在眾多的歌詠廬山的作品中,蘇軾的西林寺題壁詩與李白《望廬山瀑布》同樣著名。但兩首詩的藝術構思卻大不一樣:李白透過香爐峰瀑布一處景色的描寫,烘托廬山的磅礴氣勢,激發人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蘇軾則沒有描寫具體景特,而是概括抒寫瀏覽廬山的總印象,從中揭發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於形象或感情,而在於富有理趣。面對雄偉壯麗的廬山,詩人不勝感嘆地說: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現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種互不相同的形象。我們為什麼不能確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此山裡面,眼界受到侷限的緣故啊。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自在此山中”,難道詩人所說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廬山一座山嗎?普天下山山嶺嶺,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勢互不一樣?宇宙間事事物物,又何嘗不是立腳之點有別,觀察結果各殊呢!對於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裡面,就會不見全域性,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這就是一句格言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詩寫得巧妙別緻,深入淺出,充滿智慧,我們讀過以後,彷彿自己也聰明瞭一些。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註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2、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縣。
3、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雲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評析】:
qq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
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
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qq全詩鋒稜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
雨而泣鬼神矣!”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聞赦書,驚喜交加,旋即放舟東下江陵,故詩題一作“下江陵”。此詩抒寫了當時喜悅暢快的心情。
首句“彩雲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蓄勢。不寫白帝城之極高,則無法體現出長江上下游之間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勢高入雲霄,於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聲)目(萬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著落。“彩雲間”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冥轉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暫作懸殊對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處卻在那個“還”字上—“還”,歸來也。它不僅表現出詩人“一日”而行 “千里”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江陵本非李白的家鄉,而“還”字卻親切得儼如回鄉一樣。一個“還”字,暗處傳神,值得細細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為神妙。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們不妨可以聯想乘了飛快的汽車於盛夏的長晝行駛在林蔭路上,耳聽兩旁樹間鳴蟬的經驗。夫蟬非一,樹非一,鳴聲亦非一,而因車行人速,卻使蟬聲樹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一片”,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是何等暢快而又 興奮啊!清人桂馥讀詩至此,不禁讚歎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札樸》)
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一個“輕”字。直說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這個“輕”字,卻別有一番意蘊。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一過,輕舟進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重履康莊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這最後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又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全詩給人一種鋒稜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賞其氣勢之豪爽,筆姿之駿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後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歡悅。快船快意,使人神遠。後人贊此篇謂:“驚風雨而泣鬼神矣”(楊慎《升庵詩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視若珍品。為了表達暢快的心情,詩人還特意用上平“刪”韻的間、還、山作韻腳,讀來是那樣悠揚、輕快,令人百誦不厭。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後陸續寫成的一組五言古詩,為酒後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題目,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這組詩共20首,以這一首的格調最為閒雅有致。
詩人從居住的草廬寫起,反思歸田後自己的生活狀況。他並沒有隱居山林巖穴,也沒有寄身廟宇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身處“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會有鬧市,也就會人來車往,喧囂不絕於耳,可詩人卻說“而無車馬喧”。這是為什麼呢?第三四句的自問自答揭開了謎底。“問君何能爾”一句轉換敘事角度,將抒情主體客體化,彷彿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問下去,頗富情趣。“心遠地自偏”一句,以極為精練的語言,做出了回答:因為心情閒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安靜。
詩的前四句構成一個意義“方陣”,透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篇的基調。王安石曾讚賞這四句詩為“奇絕不可及之語”,推崇備至。以下幾句主體隱去,進入“寫景區”,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所稱道的“無我之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筆,是在不經意中道出的“絕妙好辭”,可謂渾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抒情主體又漸漸浮出,寫眼前景物,脫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韻。最後兩句,詩人寫出了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這裡暗用了《莊子·外物篇》的說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就是說,再精妙的語言,也不足以傳達人們複雜的感受。語言的盡頭就是音樂,就是舞蹈,就是無聲的沉默。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對後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於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於從常見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
2.橫看——從正面看,從山前山後看,山橫在眼前,所以說橫看。廬山總的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3.側——側看,從側面看,從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來就是瀏覽勝地。
5.緣——因為。
在眾多的歌詠廬山的作品中,蘇軾的西林寺題壁詩與李白《望廬山瀑布》同樣著名。但兩首詩的藝術構思卻大不一樣:李白透過香爐峰瀑布一處景色的描寫,烘托廬山的磅礴氣勢,激發人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蘇軾則沒有描寫具體景特,而是概括抒寫瀏覽廬山的總印象,從中揭發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於形象或感情,而在於富有理趣。面對雄偉壯麗的廬山,詩人不勝感嘆地說: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現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種互不相同的形象。我們為什麼不能確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此山裡面,眼界受到侷限的緣故啊。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自在此山中”,難道詩人所說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廬山一座山嗎?普天下山山嶺嶺,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勢互不一樣?宇宙間事事物物,又何嘗不是立腳之點有別,觀察結果各殊呢!對於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裡面,就會不見全域性,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這就是一句格言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詩寫得巧妙別緻,深入淺出,充滿智慧,我們讀過以後,彷彿自己也聰明瞭一些。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註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2、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縣。
3、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雲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評析】:
qq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
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
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qq全詩鋒稜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
雨而泣鬼神矣!”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聞赦書,驚喜交加,旋即放舟東下江陵,故詩題一作“下江陵”。此詩抒寫了當時喜悅暢快的心情。
首句“彩雲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蓄勢。不寫白帝城之極高,則無法體現出長江上下游之間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勢高入雲霄,於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聲)目(萬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著落。“彩雲間”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冥轉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暫作懸殊對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處卻在那個“還”字上—“還”,歸來也。它不僅表現出詩人“一日”而行 “千里”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江陵本非李白的家鄉,而“還”字卻親切得儼如回鄉一樣。一個“還”字,暗處傳神,值得細細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為神妙。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們不妨可以聯想乘了飛快的汽車於盛夏的長晝行駛在林蔭路上,耳聽兩旁樹間鳴蟬的經驗。夫蟬非一,樹非一,鳴聲亦非一,而因車行人速,卻使蟬聲樹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一片”,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是何等暢快而又 興奮啊!清人桂馥讀詩至此,不禁讚歎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札樸》)
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一個“輕”字。直說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這個“輕”字,卻別有一番意蘊。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一過,輕舟進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重履康莊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這最後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又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全詩給人一種鋒稜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賞其氣勢之豪爽,筆姿之駿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後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歡悅。快船快意,使人神遠。後人贊此篇謂:“驚風雨而泣鬼神矣”(楊慎《升庵詩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視若珍品。為了表達暢快的心情,詩人還特意用上平“刪”韻的間、還、山作韻腳,讀來是那樣悠揚、輕快,令人百誦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