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說觀天下
-
2 # Ocean如花
題主裡面有一個詞語可以解釋整個現象,那就是長大了。
長大了,你思想就不會再單純。你要面對佐聆佑舍七大姑八大姨詢問工作,詢問收入,詢問物件,詢問二胎。每次想著回家好好休息,卻還在疲於應付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還不能給壞臉色。
長大了,你會發現,有時候家裡人不去外人。可能是你的親叔叔之類的因為你做生意把錢虧完了看不起你,不打招呼假裝陌生人,你會鬧心,心想這個社會怎麼了。
長大了,肩上的擔子也重了,我們不是那個領壓歲錢的小孩,我們成了發壓歲錢的大人。我們上有老下有小,我們有責任照顧他們,讓他們過個好年。所以我們累會沖淡一些年味。
但是,好好調整心態,尤其現在的我們,一年到頭除了過年能真的放下工作,其他什麼時候能,那就好好陪家人。真的全心全意把注意力放在家裡,年味還會有的。
年味是什麼,是家的味道,團聚的初心。
-
3 # Carmen43
第一,覺得關注點不同了!小時候只要有好吃的,有壓歲錢,有一群小夥伴一起鬧春節就很幸福了!但長大後,我們大多是以成年的角度看待新年了!而我們也成天圍繞著同學聚會,親戚串門等!自然就沒有了以前那種童真的快樂!
第二,傳統文化傳承和新興文化的衝擊消餌!老一輩基本是接受和傳承,作為我們新的一輩基本接受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新興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傳統文化和新興文化的衝擊越來越嚴重!隨著老一輩慢慢退出社會的基流後,作為新一輩的我們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下,以及新一輩的心性下,到底能保留多少傳統的春節習俗呢!
第三,這是科技和城市化發展必然產生的弊端與社會各方,政府努力的程度相關!城市化發展是國家發展的進步,而隨著城市化發展,慢慢演變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情漠然。試想想,越來越多的人居住進所謂的城市商品房,又會有多少鄰居會相互串門,互相關心!一年最大的春節也不過是一家一戶關著門過著自家的春節!我家亦如此,有啥年味可說!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而我們的社會中人情漠然也越來越嚴重!而在春節傳統文化的保留和傳承的方面,目前政府的努力是明顯不夠的!就說最耳熟能詳的,每年的春晚,如果能對各個地方的春節傳統執著努力傳承和保留,是否年味會慢慢回來呢!往大了說,又何愁每個節日的傳統和每種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呢!
以上這些,只是我個人的看法!真心希望透過我們每個人的努力,讓充滿年味的春節再回來!
-
4 # 乾坤清道夫
小時候的對於年是相當祈盼的,因為那時人們的收入普遍很低,物資也很匱乏,盼望新年的到來可以有件新衣服,盼望新年的到來能吃平日裡吃不到的美味,而且也盼望父母及親戚給的那點壓歲錢。那時候沒有什麼高科技的玩意兒,新年到來了一群小夥伴們在一起瘋玩,小夥伴們把各自媽媽做的零食交換,把爸爸買的炮仗拆開以後裝在口袋裡,想方設法去用炮仗搞惡作劇,那時候的年大概就是這樣度過的。而現在呢?國民收入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現在想買件新衣無需要等到過年,可以隨手拈來。現在每天吃的可以說比過年吃的都好。長大了能掙錢了,當然也就沒人給壓歲錢了。過年了,政府聽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真專家的話,不讓放炮仗了!過年的氣氛顯得有些許冷清。不過現在過年有過去沒有的新內容,比如電視網路發達了,每天都可以隨時看自己想看的娛樂節目尋找樂子。現在假期長了一點,可以徹徹底底放鬆一下心情,與家人以及親戚朋友多聚幾日。還可以舉家旅遊,過一個與以往不同風味的節日。總之,我想說的是;現在除了不準放炮仗氣氛稍顯冷清以外年味都還在,只不過是方式和過去有了相當大的改變。
-
5 # 海海海0101
如今在城市生活水平和平常一樣,沒有什麼區別,但在湖北省農村年味還很濃郁嗎,張燈結綵,鞭炮齊鳴,圍在火爐旁吃團圓飯,互相拜年挺有意思的嗎。
回覆列表
所謂年味,只是一個景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味道。
小時後我們覺得過年快樂,是因為生活的重擔壓在父母身上,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從父母身邊脫離和獨立的過程,脫離的時間越早,越能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生活變得不再是讀書和玩耍這麼簡單,於是,年味就變成了年關。
古人結繩記事,這個“結”可以理解為“節”,也可以理解為“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