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學谷
-
2 # 黃譯民
別把母豬在發情期吃的過肥,7成標最好,飼料以粗為主以精為補,多吃青緣多汁食物,交配撐握火號,人用手在母豬後背按壓如果母豬不走不動說明交配火號最佳,這個辦法是老科學了,也不知還行的通不。
-
3 #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哪些措施可以提高豬得生產水平?這個問題可以說有點簡單,但是對於散養戶來說還是經常要注意得問題。那麼如何提高豬得生產能力呢,大家都知道豬生產週期基本上是144天,好的可能達到140天,而非生產天數大家可以算一算有幾十天,有的散養戶年產2窩,遠遠低於應有的水平。那麼我們該如何提高豬得生產水平呢?
①選用優良公豬精液:大家都知道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可見公豬的重要性,一般種用公豬看它的體格,乳頭,體軀等。
②採用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比本交好的多,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公豬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傳染病的交叉感染等。
④合理飼餵:對於母豬妊娠前期和妊娠後期合理飼餵,如果膘情不適中是影響它的發情的,這樣下來非生產天數就增加了,也就達不到年產2.2窩了。
-
4 # 三農養豬
那些措施可以提高豬的生產水平?
如何提高豬的生產?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包含很廣泛,具體的也不清楚題主問的是哪個方面的生產水平?問題很專業,但是不夠精準。母豬生產水平(繁殖力)、生豬生產水平(育肥率)、仔豬生產水平(成活率)。
題主不同的生產要求相關措施也有不同,但是它們之間有共性,都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我們一起看看提高生產水平最基本共性措施?
1、適合的豬舍環境,通風、採光、排汙方便,保持豬舍乾燥,提供有利的生長環境。
2、適宜的溫度,不同的豬群對溫度的要求不同,最基本就是冬暖夏涼。(關於適宜溫度前面有回答有需要可自己看看)
3、疾病預防控制及治療方法,本著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根據豬的不同生長階段進行預防,什麼階段什麼疾病高發,發病後根據疾病症狀及時正確預判治療。
4、充足乾淨的水源供給才能保證豬健康茁壯成長,每個階段都是需要。
5、正確的飼養管理,根據不同階段的生長需求,進行不同飼料搭配投餵,不僅滿足了豬生理需要,同時也減少了飼料浪費,降低成本支出。
6、豬舍合理安排佈局,要有有利於隔離、消毒、飼料儲藏。
-
5 # 老周說三農
哪些措施可提高仔豬生產水平?
我認為要提高仔豬生產水平關鍵是要把握好兩個方面的技術,第一是怎樣提高母豬的繁殖能力。第二是提高仔豬的存活率。怎樣提高母豬的繁殖能力我已經在上篇專門回答了,請在悟空問答中查閱。怎樣提高仔豬的存活率呢?根據我的生產經驗,應把握好幾個關鍵的環節:
讓母豬在白天分娩,母豬絕大多數在夜間分娩,而仔豬死亡大多數在分娩後幾小時發生,夜間分娩給接產與監護造成很大困難,怎樣讓母豬白天分娩呢?母豬懷孕期是114天,一般當母豬懷孕到111天后,在上午8-10點鐘,每頭臨產母豬肌肉注射氯前列稀醇1毫升。第二天上午9點左右便可自然分娩,改夜間分娩為白天分娩。
接產環節,當仔豬落地後將仔豬口鼻粘液擦淨,然後送到母豬腹部允奶。對生下後假死的仔豬進行搶救,先將口鼻部粘液擦乾再對仔豬鼻孔吹氣或者倒提後腿,促使粘液從氣管內流出,並用手輕拍其胸部,直至叫出聲。
固定奶頭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仔豬生下來半小時內必須吃到初乳,應在初生至3日齡時進行固定奶頭,先固定第1~2對和後6-7對奶頭,後固定3~5對奶頭,一般將體強的仔豬固定在後部奶頭,體弱的仔豬放在前部奶頭,使仔豬儘快形成穩定的吃奶排列位次,保證每頭仔豬都能吃上奶。
保溫環節,仔豬初生後頭三天內護理不好會造成大量死亡,適宜的溫度下飼養仔豬,仔豬成活率高、發病少、增重快,仔豬對環境的溫度一般是初生時圈內溫度控制在35℃,以後每天降低2度,一週後維持在20~23℃。搞好仔豬保溫.可使仔豬下痢發病率降低60%以上,成活率提高l0%以上
對產活仔多於乳頭數的仔豬進行寄養,寄養的母豬要選擇母性強,性情溫順,泌乳多的母豬,兩窩仔豬的出生日期相差不宜超過三天,體重也要接近。由於母豬是透過氣味來辨認母子關係的。為使寄養成功,先將寄養的仔豬與寄母的仔豬關在一起1小時以上或將來蘇兒、醋塗在兩窩仔豬身上,使母豬分辨不清,並在夜間寄人固定在前部奶頭。
哺乳期防止仔豬被壓死,在生產中,活產仔豬死亡中有70~80%發生在產後14天內。因此要設護仔欄,在補飼問墊乾草,吊250瓦的紅外線燈加溫使母豬與仔豬分開。
補飼環節,仔豬生後7~10天開始長牙,牙床發癢,喜舔嚼東西,是誘食的好時期。一般7日齡開始誘食,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3點仔豬活動高峰期,將炒熟的黃豆、玉米等撒在仔豬活動場所。讓其舔嚼誘仔豬吃食。或將食物磨細加一點白糖拌成稠糊狀。強行抹在仔豬口內,一天數次,一般2~3天仔豬開始自己吃料。仔豬生後15天左右仔豬吃料增加,進入旺食期,是補料的關鍵,每天給仔豬樸料7~8次,少喂勤添。
仔豬下痢是哺乳階段經常發生的主要問題.第一次下痢是三日齡前後,主要是豬舍汙染和初乳不足所造成,應使仔豬儘快吃到初乳。第二次在2~周齡仔豬白痢,豬舍消毒不徹底或汙染,保溫裝置不完備造成,為增強仔豬抗病力,在每100公斤飼料加土黴素5克或0.1的喹乙醇。對下痢的仔豬可選用調痢生、痢菌淨、氟哌酸等治療,產仔前三天用菌毒敵1:200倍稀釋液對圈舍四周、地面、墊草等用具進行消毒。
給仔豬補鐵和銅,初生仔豬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對仔豬增重有很大影響,容易形成僵豬。仔豬生後補鐵很關鍵一般在生後二天每頭肌肉注射培亞鐵針1毫升或右旋糖酐鐵注射液6毫升,或每1000毫升水加3克硫酸亞鐵,1克硫酸銅混合。每頭豬每次喂l0毫升,20日齡後喂15毫升。
回覆列表
提高母豬年產斷奶仔豬數是提高母豬年出欄商品豬數的基礎,必須重視提高仔豬生產水平。以下3篇研究報告值得關注:
一是黃忠陽等在28日齡杜洛克x山豬(南京地區特色豬種)二元雜種斷奶仔豬飼糧中分別新增葡萄糖氧化酶300、500、700克/噸,結果表明,試驗期30天,與對照組相比,料重比分別降低5.9%、10.6%、9.9%,仔豬末重分別提高4.2%、8.2%和6.0%。
二是魏可健等在長大雜種母豬產前1周至產後21天飼糧中分別新增40%乳化均衡粉末脂肪(優脂能)和0.4%功能性脂肪(優速能)的試驗,與對照組相比,結果顯示,乳脂率分別顯著提高26.72%和16.31%,幹物質含量分別提高15.39%和3.34%,優脂能組和優速能組母乳脂肪含量分別提高46.2%和20.2%;仔豬21日齡斷奶窩重分別顯著提高12.05%和8.08%。
三是祁玉秀等在八眉純種母豬產後第1天至第20天基礎飼糧中新增中草藥新增劑2%豐奶1號的效果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仔豬35日齡斷奶窩重顯著提高15.81千克,斷奶成活率顯著提高17.3個百分點,斷奶個體重顯著提高1.11千克,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