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很正常,因為你沒看錯,速度本來就不快。飛機起飛的速度與飛行中的速度是有差別的。

    當然,這裡面有一些拍攝角度的影響,還有拍攝手法的作用。比如航母后方的鏡頭就很難在平面空間上展現出快速的距離消逝感。全域性大場景的拍攝也會顯得飛機過於“渺小”,感覺像小紙片在飛,但你要知道那是接近20米的大塊頭,把你橫過來還沒有2米呢。

    攝影師如果需要航母艦載機顯得很快,可以從側面或者45度的方向拍攝,它們會顯得如同飛馳而過的火車。但歸根結底還是上面說的那個問題,艦載機此時的實際速度本來就不快,如何看起來很快呢?

    航母一般放飛戰機需要逆風30節,一節=1852米=1.852公里。那麼30節=55.56公里。我們把條件綜合一下,比如航母風力不夠啦、飛機載重比較多等情況,取個整數,這樣飛機本身在航母上等於有50km/h的相對速度。

    參考滿載的SU-27戰機,設定起飛速度需要300km/h(一般290-270都可以),我們再減去相對甲板的速度 300-50=250km/h,如果風力本身>即時航速的話,我們還得減去風速的部分,就設定風速為+10,那麼逆風30節的情況下我們得到了答案,一架蘇霍伊系的艦載機起飛速度可能也就=250-10=240km/h。

    這個其實就是大家的私家車碼錶飈到底的速度,可能還不如。一般美國航母上蒸汽彈射速度也就250km/h,電磁彈射根據福特號的資料為28-103m/s,轉換成千米小時就是370.8km/h,取箇中上值70m/s,等於252km/h。

    這個速度有很多東西比它快,例如一輛疾馳而過的和諧號,或者賽道上激烈競速的F1賽車(其實有人開到過400+,F1的理論速度是900),大家對這種速度習以為常,拍攝角度又不以展現速度為先,怎麼能感受到飛機飈離甲板的暢快感呢?

    不過,說歸說,你要真的去現場看看,絕對會有不一樣的想法,眨眼的功夫,就只留下尖嘯、氣浪,以及天邊芝麻大的黑點。

    如果還不明白的,最好找個和諧號不停車的站,蹲月臺邊好好體會一下,什麼叫:慢慢來、快快過、又慢慢走。

  • 2 # 使用者聽松閒人

    這樣的提問看來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那麼,再起飛看來是指艦載機脫離航母甲板後再拉昇的過程?為什麼反而速度變慢了?

    星空沒見過航母艦載機起飛的真實感覺,但以放風箏的感覺是否有異工同曲之處呢?

    當我拉開繩索,慢慢地放鬆繩索,起跑,逆風而跑,讓空氣的浮力托住風箏,徐徐地讓風箏逐步逐步地向上升高、升高...。這一段時間正是夠慢的,你想快嗎?一快,你手中掌握不住,風箏非得栽下。我想飛機也是這個道理。

    航母的飛機起步滑跑的甲板比起地面來說,那是短得許多,飛機在有限的滑板距離想安全藉助空氣的浮力是不夠的。通常艦載機要起飛,航母都會借上逆風行駛,這就是可讓起飛飛機有充分的空氣浮力藉以依託。駕機員當飛機脫離甲板,在海面上空,完全是在空間,這時駕機人就必須掌握空間的氣流,尋找最佳的空氣浮力,憑藉兩側的機翼充分利用空氣對飛機所產生拉昇的作用,這樣看起來就慢了些。這其間全靠機員嫻熟的操作枝術,安全起飛、拉昇,必定要有膽大心細的心理素質!

    飛機離開甲板,在海面上空,空氣流通範圍更大,機翼憑藉空氣的浮托,滑翔的張力起到了有效的作用,雖慢,機員也找到了最佳攀升的機會。

    於是正常在天空翱翔。

  • 3 # 東方評史

    標題應該問的是在起飛時看起來速度很慢吧?

    標題問的真是夠專業的,但也不妨讓我們這些業外人士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無論是美國的“尼米茲”號還是中國的“遼寧”號,艦體全長一般在310到330米左右,但其中可供艦載機起飛的甲板不足二百米!

    如果按陸地起飛滑跑距離來說的話,以米格21輕型戰鬥機為例,滑跑距離也得800米左右。

    但航母的總長也不過三百多米,而且其搭載的艦載機還都是重型的,這區區二百對米的起飛滑跑距離也著實難為航母的。

    因此,在航母上起飛比在陸地上起飛更難也更危險。

    陸地上起飛,飛機都尚且也開啟加力全力以赴,在航母上起飛更是不惜成本加速啟動。

    以彈射飛機為例,從靜止狀態到離開艦體起飛也只有數秒時間。

    在這數秒的時間裡,飛機必須從靜止狀態一下子加速到時速達到二百五十公里的速度,不然它就會有掉進大海的危險。

    那麼時速二百五十公里有多快呢?如果按秒計算的話約等於每秒接近七十米!

    那麼為什麼說起飛時看起來又是很慢呢?

    其實這是一個視覺距離遠近的問題!

    我是一個在鐵路上工作的人員,當火車從身邊駛過時,一百多公里的時速捲起陣陣狂風,車廂悶罐在眼前一閃而過,甚至你都來不及看車上寫的什麼內容!

    但你如果站在遠處面對它路過時,它總是顯得那樣徐徐而過,你甚至可以從容的數數有多少節車廂!

    人造衛星算夠快的吧,每秒鐘速度達到7500米以上,但在地上觀看衛星的我們,不也是在看到它徐徐前進麼?

    在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不管是外界看的那樣還是負責艦載機起飛的工作人員,它的速度都沒有發生質的變化,是距離艦載機的遠近造成了這種視覺效果。

    所以,當我們從電視畫面上看艦載機起飛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它徐徐起飛。

    而負責照顧艦載機起飛的工作人員,他們的感覺那就是馬達轟鳴一閃而過!

    但恐怕感覺速度最快的可能還不是我們,而是艦載機飛行員。

    從一個靜止狀態,再到突然間的加速到二百五十多公里以上,如果不是訓練有素、如果不是體能過好、如果不是經驗豐富的話,就一個普通人的感受而言,無疑如同煉獄一般!

  • 4 # 風信102

    唉!

    為什麼艦載機再起飛?攔阻索沒有起作用,還是降落沒成功?

    是降落成功之後的再起飛,還是降落不成功的再起飛?

    差別忒別大!

    在現場,還是看影片?

    這個鍋沒人背!這個問題有誤區!

  • 5 # 一坑四彈

    看起來很慢,但是速度並不慢。我們之所以感覺很慢,我覺得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讓我們的視覺系統出現了一點點感覺上的偏差。

    1,參照物的變化。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我們乘坐民航飛機降落時的對速度變化的感覺,客機從巡航狀態到降落這一過程中,速度從每小時700多公里降低到每小時200多公里。巡航時速度很快,但我們感覺地面上的景物近乎不動,降落時速度越來越慢,但地面上的景物從眼前閃過的速度卻越來越快,讓我們反而覺得速度更快了。

    艦載機在起飛時,參照物從航空母艦轉變為空無一物的遼闊大海和天空。一開始航空母艦一閃而過,起飛後遼闊的大海和天空讓人的眼睛缺乏對速度的直觀感受,所以我們覺得速度變慢了,因為參考物變了。

    2,近景與遠景的切換。

    我們基本沒有可能親臨現場感受艦載機的起降,能看到的也是攝像機拍攝出來的畫面。艦載機起降一般都是先給一個近景,隨著艦載機起飛,鏡頭也逐步變成了遠景。一開始滿螢幕都是這一架飛機,等到飛機飛走之後只變成了一個小黑點,這種拍攝的手法也讓我們感覺到飛機,飛得越來越慢了。

    3,艦載機的相對速度,確實比在陸地上要稍小一點。

    艦載機為了縮短起飛滑跑距離,或者增大彈射速度,都會選擇逆風起降。如果有可能,航母還會以一個較高的速度航行。如果航母以30節的速度航行,折算成公制那就是30×1.852=55.56Km/h。相對於艦載機需要的起飛速度250Km/h,航母航行速度可以佔到20%~30%,所以相對於艦載機在陸地的起飛速度,艦載機在甲板的起飛時的速度,可以降低20%~30%。20%~30%的速度差異,已經可以讓人明顯到感覺到速度快慢的變化。

    我覺得是以上幾點,讓人感覺到航母在艦載機起飛時速度會變得慢一點。如果有可能,身臨其境感受一下,這個問題就不會有疑問了。如果根據具體的動力學原理的公式 Y= Cy1/2 ρv2s 只要飛機在爬升過程中,他的速度肯定是在增加的。

    好了,這就是我的見解,如果有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士應該如何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