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風93814281

    謝邀,你所說的在左傳和史記都有記載。《左傳·僖公五年》:初,晉侯使士蒍為二公子築蒲與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訴之。公使讓之。士蒍稽首而對曰:“臣聞之,無喪而戚,憂必仇焉。無戎而城,仇必保焉。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廢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忠與敬,何以事君?《詩》雲:‘懷德惟寧,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將尋師焉,焉用慎?”退而賦曰:“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初,獻公使士蒍為二公子築蒲、屈城,弗就。夷吾以告公,公怒士蒍。士蒍謝曰:“邊城少寇,安用之?”退而歌曰:“狐裘蒙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卒就城。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當初,晉獻公派士蒍為公子重耳、公子夷吾在蒲地和屈地築城,施工過程中一不小心,將木柴掉進城牆之中。夷吾把此事告訴晉獻公,晉獻公派人責備士蒍。士蒍叩頭謝罪說:“臣聽說:‘沒有喪事而悲傷,憂愁必然跟著來到;沒有兵患而築城,國內的敵人必然據作守衛之用。’敵人既然可以佔據,哪裡用得著謹慎?擔任官職而不接受命令,這是不敬;鞏固敵人可以佔據的地方,這是不忠。沒有忠和敬,怎麼能奉事國君?《詩經》說:‘心存德行就是安寧,宗室子弟就是城池。’君王只要修養德行而使同宗子弟的地位鞏固,哪個城池能比得上?三年以後就要用兵,哪裡用得著謹慎?”士蒍退出去賦詩說:“狐皮袍子蓬蓬鬆鬆,一個國家有三個主人翁,究竟是誰我該一心跟從?”但最終城牆還是修築完成。

    這一切都說得明明白白的,哪有什麼撲所迷離?

  • 2 # 卷舒風雲潤天地

    關於晉國發生的這起城牆填薪的事件,《左傳》和《史記》都有記載,可以簡述為:晉獻公派士蒍為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別築城,一時不慎,柴掉到未修好的城牆裡了。夷吾上報,晉獻公生氣,士蒍謝罪的時候說,沒有敵人修城,容易被國內的敵人利用,何況三年以後就要用兵,修城何必謹慎。退出來後,士蒍感嘆:一國有三個主人,我該侍奉誰啊?

    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貌似很清楚了,但我覺得這事就是士蒍故意為之,順便測試一下重耳和夷吾。為什麼這麼說呢?可以由以下幾點來分析:

    一、事件當時晉國的實際情況

    城牆填薪這件事發生年代大約是公元前660年,此時是晉獻公十八年。十三年前,晉獻公得到驪姬姐妹,過了七年,驪姬為晉獻公生下奚齊。在驪姬攛掇下,晉獻公開始謀劃立奚齊為太子。要立奚齊,必然要廢現有的太子申生,以及消除有賢名的重耳、夷吾,於是,晉獻公調申生去守曲沃,重耳去蒲,夷吾去屈。

    太子是國本,輕易不出,這也是李建成軍功明顯不如李世民的原因。而遼太祖皇后述律平調太子耶律倍為東丹王,目的就是廢太子,立次子耶律德光。晉獻公此時的目的也是一樣。城牆填薪發生的前一年,晉獻公問大臣裡克自己哪個兒子適合繼位,有太子的情況下說出這話,目的很明顯,給大臣一個訊號——我要廢太子了。

    接下來就發生了城牆填薪的事件。在晉獻公下決心廢太子時,又讓士蒍為重耳、夷吾築城,估計有兩種考慮。

    1、重耳、夷吾本來在都城生活得好好的,現在為了換上奚齊為太子,他們倆要去臨近敵國的地方居住,覺得有所虧欠,給他們提升一下城池的檔次,他們能生活的更好一些;

    2、提升了城池的檔次,重耳、夷吾可能就安心生活在那裡了,這樣正式換太子時他們不在,或支援申生的態度有所軟化,換太子這件事就更容易了。

    於是,晉獻公派士蒍去築城,才發生了城牆填薪這件事。由士蒍退出大殿後的感嘆可以知道,他覺得為重耳、夷吾築城會釀成大禍,有可能是“三子分晉”或多派內戰,而且是在三年內。當時申生還在,重耳、夷吾又有了能夠固守的城池,以他們的賢名,要聚集大量仰慕者不是難事,重耳逃亡十九年,那麼多人不離不棄就是最好的證明。有地、有城、有人,他們如果下定決心一拼,還不知道鹿死誰手呢。

    所以士蒍故意弄出城牆填薪的事,為的就是能近距離婉轉一點,提醒晉獻公一下。從後來的記載來看,士蒍確有先見之明。

    二、士蒍其人

    士蒍生卒年不詳,卻有明確的事蹟留在史書上了。晉文公重耳登位後重用六卿主要是因為沒有公族可以依靠了,才為後來三家分晉留下禍根。晉國公族衰微的原因是兩次大的變亂,第一次是”曲沃代翼”,在曲沃晉國小宗透過祖孫三代幾十年的努力,用了能用的一切手段,終於代替大宗坐上國君的位置。第二次就是“勸殺諸公”,故事的主角就是士蒍。小宗坐上國君之位,大宗子孫是被殺光了,可小宗本身有不少子孫。在晉獻公授權下,士蒍先遊說這些公子把其中一個不容易對付的富子殺了,然後又遊說他們殺遊氏全族,霸佔他們的房屋給公子們住,然後再派兵包圍,一舉幹掉了幾乎所有這些公子。

    有個別公子逃脫,找來虢國復仇,但兩次都不勝,晉獻公要進攻虢國時,士蒍勸他等等,等虢國國君盡失民心再攻打不遲。

    士蒍在為重耳、夷吾築城的幾乎同時還勸過申生,告訴他晉獻公的一系列做法是要把他推到臣的位置,不如逃走,還能有謙讓的美名。申生不聽,終於在四年後被驪姬陷害自殺。

    透過這些記載可以知道,士蒍是一個出色的謀士,而且對晉獻公很忠心,殺群公子的計策是那麼周密,又能在適當的時候給申生中肯的建議。這樣的人一定從築城這件事看出晉獻公的心思了。士蒍之前勸過申生,申生不聽。申生留下就是禍患,有賢名的重耳和夷吾是什麼態度呢?士蒍想測試一下。一試之下,夷吾斤斤計較,一味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發現填薪馬上上告,不足取;重耳沒反應,說明他是真的賢。如果晉獻公換太子處理不當,申生、重耳、夷吾都起來反抗,估計士蒍會擁護重耳吧。

    三、史料缺

    很希望有三,可惜史料缺失,士蒍生卒年不詳。如果史書還有之言片語提到士蒍在驪姬之亂起來之後的態度或作為就能確實的知道士蒍在城牆填薪這件事上的真實想法了。

    但沒有史料也可以從側面推斷一下。晉獻公臨死把奚齊託付給荀息。士蒍幫晉獻公做了這麼多的事,殺群公子從策劃到執行都是士蒍,是晉獻公的寵臣,也是能臣,為什麼託孤的不是士蒍呢?退一步說,驪姬之亂弄出這麼大的動靜,以士蒍之才,應當有應對之法才對,可是沒有記載。

    從發生這麼大的事都沒提到士蒍來看,士蒍當時應該是不在了。他是晉獻公的寵臣,應當是晉獻公一輩的人。晉獻公死於公元前651年,士蒍應當更早一點去世。如果士蒍在,還支援重耳,那也許重耳就不用流亡十九年了。猜測只是猜測,事實是驪姬之亂時就沒有士蒍的動向了,具體原因不知。

    綜上所述,我認為士蒍在城牆填薪這件事上是故意為之,一是為的是提醒晉獻公,不要弄出三子鼎立的狀況;二是為了測試重耳、夷吾哪個值得輔保。

  • 3 # 話小房

    您說的公元前660年,晉國發生的城牆填薪事件,應該是《左傳》中“士蒍為二公子築蒲與屈“這個事情吧。您是想問為什麼要建造這倆個豆腐渣工程的城牆?

    說起這個就要追溯到晉武公,晉獻公時期,也就是公子重耳的爺爺和爸爸。晉武公造反取代晉公室,沒倆年就死了,晉獻公即位,作為造反起家的曲沃一系(晉武公也稱曲沃武公)對於桓叔,莊伯這兩系的子孫後代很是擔憂,所以士蒍出來給他出了個主意,先挑撥群公子殺了遊氏一族(遊氏也是桓、莊後代)。然後在聚這個地方修了一座城,把剩下的桓莊一族的人全部都放到其中,再派兵包圍聚城,“盡殲群公子”,從而徹底解決了桓莊一族對公室的威脅。

    此時的晉朝就只有晉獻公一脈,即太子申生,重耳,夷吾。太子因滅魏有功封在曲沃(士蒍覺得沒有即位,封地和地位都已經達到巔峰,很有可能哪天觸及到自己的父親而被廢掉),而如今又要為重耳,夷吾建城牆,勢必會造成公子勢大,公室不敵,再次上演曲沃代替公室的翻版,很有可能三家打起來,晉獻公佔據優勢。從獻公非要立驪姬的兒子,就可以看的出來,驪姬在晉無權勢支援,最後能依附的只有自己。而士蒍獨特的政治嗅覺,為了避免災禍,所以就建立了倆個豆腐渣工程的城牆。

    這就是所說“無戎而城,仇必保焉”的意思。沒有外敵而修築城池,那國內的敵人就會佔據它。

    所以一點都不撲朔迷離,之所以有些不好理解只是裡面包含著政治鬥爭,只要我們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就可以猜測出其用意,體會到春秋時期謀士士蒍的獨特政治嗅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爽脆青蔬炒豆乾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