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ME科技故事
-
2 # 江氏小盜龍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很有內容的問題。
圖注:鯨類的成員們,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首先來說一下鯨目(Cetacea)吧,今天海洋中所有的鯨都屬於鯨目,這個分類單元之中又包括了鬚鯨亞目和齒鯨亞目。鬚鯨亞目(Mysticeti)包括了我們熟悉的海洋巨人,比如藍鯨、長鬚鯨、大翅鯨、露脊鯨等等,最大的藍鯨體長超過30米,最小的小鬚鯨體長約6米;齒鯨亞目(Odontoceti)則包括了我們熟悉的各種海豚,還有虎鯨、抹香鯨等。在齒鯨亞目中,體型最小的是加州灣鼠海豚,體長約1米,而最大的抹香鯨長度超過20米。
從數量和體型上看,齒鯨,特別是小型齒鯨類(就是海豚)的種類和數量都更多,但我們更容易被大型的鬚鯨和齒鯨吸引。
鯨目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萬年前的南亞,當時的沿海地區生活著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它就是印多霍斯獸(Indohyus)。印多霍斯獸體長只有半米,外形就像一隻長腿耗子,它就是鯨目的祖先。
為什麼鯨目的祖先那麼小,而且並不像是適合水中生活的,卻能夠適應海洋中的生活並且演化成為如此巨大的生物呢?可以簡單的總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鯨目祖先進入海洋的時候,海洋中的食肉動物遠沒有今天這麼多,它們因此能夠在海洋中生存並且發展壯大。鯨目的祖先起初是在相對安全的近岸海域活動的,後來才進入深海之中。第二,鯨目動物與海洋中的魚類相比,具有更高的智力。像虎鯨這樣的齒鯨亞目有自己的文化和語言,不同族群的生存方式都不一樣,它們能夠將知識傳給下一代。第三,鯨目動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群居,群居不僅能夠躲避敵害,而且還能夠協作捕獵,這在今天的海豚、虎鯨中是非常常見的。第四,強大的適應能力,屬於哺乳動物的鯨類是溫血動物,因此能夠在鯊魚無法生存的寒冷海域生活,而這些海底往往有豐富的食物。圖注:成群活動的虎鯨,它們很好的詮釋了鯨類智慧、群居、適應等特點,圖片來自網路
上面介紹的是鯨目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幾點優勢,如果從鯨類演化史上看,今天體型普遍偏小的齒鯨類曾經更加巨大,它們的祖先在與鯊魚的競爭之中勝出,成為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今天鬚鯨類的大型化其實僅僅發生在幾百萬年之前,那個時候地球溫度下降,海水變冷,普遍體型較小的鬚鯨為了到兩極食物更多的海域捕食必須變得更大更抗凍,同時身體中的脂肪越來越多,於是出現了像藍鯨、長鬚鯨這樣的大型鯨類動物,而以小型鬚鯨為食的大型齒鯨和巨齒鯊等生物最終沒落了。
其實在生命演化的歷史上,從陸地重新回到海洋中的生物一次次顯示出了相比較海洋生物的優勢,它們進入海洋之中迅速在競爭中獲得優勢並且體型越來越大,比如魚龍類、滄龍類、還有鯨目,這是陸生動物的藍海逆襲!
-
3 # 喀秋莎61589681
我們現在看到鯨魚的確是海里包括陸地上最大哺乳動物,鯨魚在數百萬年至數千萬年前是陸地動物身上四肢的,隨著地球環境自然界不斷演變,和海象海獅海豚海馬一樣適應了海洋生存條件。鯨魚原來的身體只有小麵包車那麼大,到了海里四肢退化,浮力在增加食物也隨之增加,體型不斷增大,由於它是胎生肺呼吸恆溫大腦非常發達,身體巨大輕則數十噸重則百噸,長年生活在海洋中,它們的巨大身材保護了自身安全,但它們卻沒有躲過人類對它們的捕殺,日本國就是鯨魚的天敵,他們打著研究旗號,每年都會捕殺一批鯨魚,最後流入日本人餐桌上。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經常遣責日本人野蠻行徑和憤怒。保護自然生態平衡,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
4 # 穿插游擊隊
如果我問你,鯨魚是魚嗎?你可能會說,這個我知道!雖然鯨魚長得很像魚,也在水裡遊,但是鯨魚不是魚,是哺乳動物。
沒錯,你說對了,不過,我要再問問你,我們為什麼要把鯨魚歸到哺乳動物裡面去呢?它跟魚都有哪些不一樣呢?
這個問題你可能一下子答不上來。今天這條問答,我就來幫你梳理梳理,鯨魚不是魚的原因都有哪些。
(鯨魚)
咱們先來看一下哺乳動物主要有哪些特點。第一點,從名字就能看出來,哺乳動物最大的特徵就是透過餵奶的方法來養育後代。像貓啊,牛啊,大象啊,還有我們人類,生出來以後都是靠喝媽媽的奶長大的。
(小牛在喝奶)
第二,哺乳動物大多是胎生的,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寶寶們是直接從媽媽的肚子裡生出來的,而不是從蛋裡面孵化出來的。
哺乳動物的第三個明顯的特點是,哺乳動物的體溫會保持恆定,比如我們人類的體溫一般就在36到37攝氏度。
很明顯,上面這三個特徵,魚類是都不符合的。你在吃魚的時候,可能見過魚卵。沒錯,魚都是卵生的,魚媽媽在生小魚的時候,會把魚卵排到水裡,然後魚卵就在水裡孵化出小魚了。
(魚卵)
小魚沒有奶可以喝,而是直接在水裡找吃的。此外,絕大多數魚的體溫也不是恆定的,而是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哺乳動物和魚類的差別是很大的。
知道了這些知識,咱們再來看看鯨魚。
一頭鯨魚媽媽要懷孕大約一年左右,才會生出來小鯨魚。小鯨魚在小的時候也要吃媽媽的奶。鯨魚的體溫也是恆定的,一般在38度左右。你看,這些不都是哺乳動物的特點嗎?
不過看到這,你可能會好奇,許多哺乳動物都生活在陸地上,鯨魚怎麼生活在水裡呢?
其實,雖然鯨魚和魚一樣在水裡遊,但是科學家發現,鯨魚的老家並不在大海里,而是在陸地上。在大概5200萬到8300萬年以前,因為大海和陸地的變遷,鯨魚的祖先才慢慢適應了在水裡生活,把家搬到了大海里。
而且,要說起來,鯨魚還是河馬的遠房親戚呢,它們大約是在4000萬年前才開始分的家。要是論得再遠一點,它們的這個大家庭裡還包括了牛、羊、駱駝這些動物。
(河馬)
這麼一說,你是不是也覺得,鯨魚和魚的差別真的還挺大呢?最後,我來教你一些小技巧,幫你快速分辨出,在水裡生活、長得像魚但不是魚的動物。怎麼分辨呢?
那就是看它的尾巴。如果尾巴是豎著的,游泳的時候會左右擺動,那就是魚。如果尾巴是橫著的,游泳的時候會上下襬動,那就不是魚。
你以後去海洋館裡玩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透過這個方法,就會發現鯨魚、海豚、海豹其實都不是魚。
回覆列表
首先,要對問題裡的描述進行糾正,鯨類有體型很大的種,但是並不是所有種都大,種群和數量多的物種通常並不大。
除了十餘種大型鯨類,剩下的都是小型鯨類,包括所有的海豚,它們和鯨是同一類,只不過因為生活習性和體型差異的問題導致一開始並沒有被當做一類。
鯨類裡體型巨大的其實主要還是以濾食為主的鬚鯨類(抹香鯨作為齒鯨體型也非常龐大,但算是特例),它們變大的進化過程是符合規律的。
在古生物界,有一個假說,叫做柯普法則,由著名的恐龍學者柯普所提出的。柯普法則認為,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總是趨向於體型變大。
比如他最熟悉的恐龍,在三疊紀初上舞臺的時候並沒有恐怖的體型,等到白堊紀滅絕之前,蜥腳類恐龍(如樑龍、超龍)的體型已經變得非常誇張,最大的品種體重能達到100噸。
類似的,哺乳類的進化歷程也符合柯普法則的描述。白堊紀時的哺乳類祖先體型非常小,體重以克計算,沒有人的一個手掌大。而經過數千萬年的進化,哺乳類現在佔據了好幾個提醒最大排名的前列,比如非洲象,和鯨類。
這個假說或者規律的內涵其實是反映生物的競爭力。當一個物種在其生態位擁有足夠強的競爭力,壟斷大量資源,同時也沒有天敵威脅,那麼變大就是一個有效的鞏固王權的手段。
以鯨類為例,鯨類的歷史其實並不算久遠,大概在幾百萬年前,鯨類的體型還十分“正常”,但是有一些鯨類似乎找到了一種更高效的進食方式,捕食個體小但數量龐大的食物,它們的牙齒開始向濾食器演化,捕食效率不斷增加,體型也變得更大,直達沒有任何一種生物能夠威脅到它們的生命,於是濾食界的老大鬚鯨就誕生了。
藍鯨靠捕食磷蝦長到了200噸,在吃磷蝦界完全沒有敵手,但如果沒有磷蝦,它們的命運可能會像恐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