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夥撕哇

    今天一大早,就聽到坐在旁邊的90後跟我吐槽,說最近長了根白頭髮。

    我默默忍住了吐槽的衝動:白頭髮算什麼?哥已經要禿了。

    要比慘,還有人比得過我們80後嗎?

    出生的時候,趕上計劃生育;

    剛剛走入社會,碰上房價飛漲;

    工作5年,國家通知,要延遲退休;

    等到結婚生子,明明沒錢又買不起房,身邊一群七大姑八大姨又催著生二胎...

    總結起來四個字,未富先老。

    最近還看了一份中國社科院釋出的養老精算報告,深深的感到,我們這一代人的養老,也只能靠自己了...

    你想過好好養老,

    到底要花多少錢嗎?

    胖友們,你們在工作、房貸和孩子的三座大山下,有沒有曾經想過這個問題:

    體面養個老,到底要花多少錢?

    我簡單算過一筆賬:

    按照一線城市的開銷,一個月的吃穿用度,按節儉模式來,一個月怎麼也要至少5、6千。

    一年下來就是6-7萬。

    假設從現在到退休,還有30年,每年的通貨膨脹是3%,那30年後,如果想維持同樣的生活水平,每年至少需要:

    6萬*(1+3%)^30=14.56萬!

    按現在的養老金領錢規定,以及上海白領的平均工資水平,那麼毛估估算下來,退休時,每個月大概能領8000塊出頭(假設工資能每年漲3%)。

    聽著是不少了,但每個月有至少4000塊的缺口。

    這還只考慮基本的生活費用,沒加上出去旅遊、醫療保健等等。

    這個錢,肯定是要我們自己提前準備了。

    當然,有朋友可能會說了,這是一線城市的資料,像我們小城市,現在爸媽退休,靠養老金綽綽有餘了。

    這話是沒錯。

    咱們爸媽這代人,養老上,的確能享受不少國家福利。

    像簡保君的爸媽,都曾經是企事業單位員工,退休後每個月的退休金加一起,在五線小城裡生活,生活沒問題。

    但到了我們這代人,情況就不樂觀了。

    社科院最新的研究報告已經明確告訴我們,以後國家的養老金,可能不太能指望得上了...

    養老靠國家,靠不住了

    摘2個報告裡,我覺得和我們最相關的資訊:

    1)老齡化加重,年輕人不夠用了

    目前咱們國家養老賬戶主要實行的現收現付制,簡單理解就是我們現在交的錢進到賬戶裡,國家可能會用來直接付給現在退休的人,作為養老金。

    再考慮到通貨膨脹,還有各項成本,這種模式如果要不斷持續,需要交錢的人,比領錢的人,越多越好。

    根據統計,2019年,退休人數大概佔了繳費人數的47%,也就是說,差不多是2個人繳費,供養1個人退休。

    看著還算是合理。

    但等到2050年,隨著我們變老,年輕人都不願意生孩子,這個數字要飆升到96%,也就是說,那個時候1個人繳費,要供養1個人退休。

    以後供我們養老的年輕人,要不夠用了...

    從這個角度,也能理解為啥國家這麼提倡二胎,希望大家多生孩子。

    簡保君看了看賬戶,同志們還是可以加油努力的...

    2)錢不夠,比人不夠還先到來

    根據報告,從2019年開始,到2050年,我們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賬戶的當期結餘,會開始出現一個跳水式的下滑。

    簡單理解,每年入不敷出,要麼吃老本,要麼需要依賴財政補貼。

    到2028年,也就是80後臨近退休的時候,賬戶的當期結餘會變成-1181億元。

    到2050年,賬戶的結餘會掉到-11.28萬億元。

    對於一些情況比較好的地區,可能每年還有正結餘,加上賬戶裡還有老本,能堅持的久一點。

    像一些負擔比較重的省份,這幾年就已經開始出現兌付問題了。

    這也是為啥,現在有些專家呼籲“以富濟貧”,把寬裕地區的備用金,先呼叫到缺錢的地方,用於支付。

    但就算這樣能解決當下的支付問題,長期來看,全國養老金賬戶的錢,會面臨乾涸的一天。

    說白了,靠國家,國家也很苦。咱們還是要提前自己做準備。

    想要安心退休,我們該怎麼辦

    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提前規劃。

    簡保君自己研究對比了幾個常見的養老準備方式,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下:

    1)養兒防老

    感覺不太指望得上了...

    現在的人越來越長壽,咱們這代人,基本上面就有8個老人了,將心比心,以後還怎麼再指望自己孩子。

    2)理財養老

    這是我覺得可能最適合大多數普通家庭的選擇。

    理財的產品可選項還是比較多的。從養老的角度考慮,我們一方面要注意安全性,另一方面,也要兼顧收益,畢竟最少還是要跑贏通貨膨脹的。

    簡保君瞭解研究下來,會更傾向養老保險和基金定投2種方式,更適合咱們普通家庭。

    養老保險一般屬於年金保險,這類產品一般是先交上若干年的保費,未來到了年紀之後,可以開始領錢。

    它的好處是投資安全性高,不過相比其它一些投資,收益不會特別出挑,目前常見在3%-4%的水平。

    以前測評過的支付寶全民保,就屬於這一類。

    簡保君目前也在考慮買一份做養老補充。如果有好的產品,未來也會推薦給大家。

    另一個基金定投,也是比較長線的投資。

    基金的選擇還是蠻需要花時間精力去研究的。簡保君自己選了幾隻大的指數基金定投,已經堅持一年多了。

    一個最大的感觸是,心態要好。因為最近1年多,市場波動還是比較大的,如果提前沒做好功課,很容易慌。

    定投這個事情,重要的還是選好方向後,耐得住市場波動,能堅持等著長期回報。

    這兩個選項呢,一個偏保守,一個偏成長,完全可以結合起來一起做,相當於為養老做多手準備。

    3)以房養老

    一些銀行推過這類養老方式。

    簡單理解,就是你抵押自己的房子,銀行會按照房子的金額折價一個總額,然後折算成按月支付的養老金。

    我看過一些介紹,給房子打的折扣比較大,不是很划算。可能未來會有更成熟的模式。

    4)延遲退休

    這...可能是最經濟實用的選項了。

    而且說實話,我覺得我們這代人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

    看看現在的鄰居日本,滿大街都是仍在工作的“白頭族”。

    從國家角度說,延遲退休減緩了養老的給付壓力,從個人角度說,如果沒有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最後,如果你之前還沒考慮過養老這件事,我覺得最簡單的第一步,先開始存存錢吧。

    可以考慮設個專門的養老賬戶,賬戶裡有了錢之後,你會自然而言地考慮保值和升值問題。

    從一根白髮開始,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

    其實養老的準備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還是需要我們提早打算,長期堅持。

  • 2 # 社保小達人

    樓主你好,房貸車貸,小孩和養老這四大的問題,年輕人該如何抉擇呢?首先作為年輕人來講,那麼這個養老的問題可以說是比較靠後的,因為自己老去的那一天,基本上也是在幾十年以後的,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講,更多的應該是房貸,車貸的壓力是比較大的,甚至來講自己的小孩,應該是有自己的父母來看待的,所以說對於小孩身上的壓力也並不是很大。

    當然每個人和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所以說雖然養老這個問題離年輕人可能會很遠,但是我認為養老這個問題早早的來進行規劃,對於將來養老會有一個很大的幫助,比方說我們參加養老保險的年齡比較小,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就能夠讓我們獲得一個更高的累計繳費年限,將來也可以獲得更高的養老金的待遇。

    所以說關於養老這個問題,我認為及時的去參加社保,甚至是給自己購買一些補充性的養老保險,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將來就可以讓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靠。所以我們可以自己給自己存下一點錢,那麼存的這個存款呢,我們可以做一些投資,所謂的這個投資就可以去給自己購買一些商業性的養老保險,以備將來養老之需,所以我認為養老應該這樣的規劃。

    感謝閱讀,請教我的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大獲成功,為何他還受罰被貶到邊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