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夜驕陽

    現在來說熊孩子比較多,愛玩愛鬧,不想寫作業正常,想要解決呢要分步進行:

    一 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想想自己是不是經常再孩子面前玩手機,看電視呢?如果有,那麼請在孩子放學剛回家時剋制自己,不要讓孩子看到大人都在玩,再安靜的環境裡更容易學習,做作業。

    二 陪同孩子一起 熊孩子不願意寫作業,大部分原因是存在外界誘惑使得孩子分心,在孩子放學回家時,父母可以讀本書,看份報紙,來陪著孩子做作業。

    三 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父母所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那麼要記得多陪陪孩子,多溝通溝通,以平等的身份哦,切記不要想當然的認為他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想要他怎麼就怎樣。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尊重他。多溝通,多站在他的角度想一些問題。

    四 和孩子做一些約定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有動力不足的時候,更不用說小孩子了,小孩子不想做作業了,我們可以和孩子做些約定,比如:早做完作業可以點一個愛吃的菜,可以玩一會遊戲,可以看一會電視,可以買一本漫畫等等 。當孩子做到了呢我們就要幫實現,給孩子一些鼓勵,孩子們還是很願意寫作業的。

    孩子還小,很多道理都不會明白,別隻說教,以身作則,循循善誘

  • 2 # 雞蛋殼裡的蝸牛

    你就不能徹底不管他?天天揪著他寫作業寫作業,導致每次沒等他寫沒等他計劃呢,你就先行嘮叨上了,促使孩子煩煩的,夠夠的,放下!從現在開始不再把他的事當做你的事,他的事他自己操心。

    同時,要知道讓你放下不管不是從心裡真的不再理會他的事了,這是一個方法而已,讓他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也逐漸建立起獨立安排,自行學習的意識,另外,孩子大多數怕的是老師,你不管的同時要和老師提前溝通好,說想用這個方法改變孩子,讓老師知道你的思路,配合你們在校對他嚴格起來,加強對他的關注度,如此,孩子自己就會慢慢改變。

  • 3 # 建軍148845807

    輔導孩子作業是每個父母的梗,前一秒還親密有加,後一秒就可能雞飛狗跳。我是教師,有耐心輔導自己的學生,沒有耐心輔導自己的孩子,感覺自己的孩子怎麼那麼笨,那麼拖拉。

    和你說說方法(我自己都做不到):

    1.家長要知道,不要監督孩子作業,更不能時刻盯著孩子。作業過程要多鼓勵,比較認可的是限時鼓勵法,家長只是看看有沒有全部完成作業,不會的不要包辦。

    2.和孩子一起檢查作業。可以給予指導,不可數落責罵孩子。

    網路上還有很多大神,你可以多學習一下

  • 4 # 肯定式教養

    我的建議是:給孩子自由,允許孩子做錯,也要讓孩子獨立。

    1、抽個孩子心情比較好的時候跟孩子坐下來,交流下,主題就是:怎麼做才能避免每次寫作業都跟打仗似的,搞得孩子和父母的心情都不好。讓孩子給自己分析下,提建議主張,父母協助。列出1,2,3,去掉那些不可行的,執行那些有可行性的計劃。這樣做的好處是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同時建議也有孩子自己的一部分,說話算話,對孩子自身有約束力。

    重點關注的問題:

    每天晚上時間怎麼安排

    怎樣才能更快的做完作業

    遇到不會的怎麼辦

    對父母有沒有什麼要求

    遵守約定有什麼獎勵

    2、當把建議寫好後,列印或寫到一張紙上,張貼到家裡顯著位置,每當孩子不遵守約定是,家長不用嘮嘮叨叨,只需輕輕的告訴孩子,去看看我們的約定。

    3、當孩子覺得之前的約定有些不合理需要改動時,可以跟孩子約定修改時間,比如說每週一晚上修改協議,而期間雙方都要堅持遵守協議。

    對於家長,時刻盯著孩子寫作業是大忌,因為你的關注會嚴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會時刻關注你的表情,看自己剛剛寫的是不是又錯了。這樣就不能專心做作業了。

    給孩子自由,相信孩子,尊重孩子

  • 5 # 凌川教育文化析源

    打仗是對立雙方理性喪失、矛盾激化、行為失控的表現,熊孩子再熊是孩子,那家長為什麼對孩子不寫作業而讓失控的洪水把理智的閘門衝破呢?所以,我認為:錯不在孩子“熊”而是家長“兇”,產生打仗,其主導方不在孩子“無藥可醫”而是家長“醫術頑劣”,既如此,那怎辦?

    一是家長從“三精”“一恆”做起著眼於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三精”即精心(態度)、精細(過程)、精品(成果),“一恆”即恆心,家長作為孩子的笫一任老師,貫穿始終的育人軸心就是孩子的養成教育,由此而要實現的育人目標就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感。家長必須在相信中守望孩子,用“三精”“一恆”來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是孩子成長成人成功永遠的財富,唯如此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感,而且要從幼兒期就開始培養,因獨立性與責任感是做人的根本和靈魂,而時下的家長正好忽略了這個根本和靈魂,首先導致孩子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凡事依賴家長和他人,缺乏獨立性(任何一項獨立的創造性勞動就是挑戰)難以成人,其要導致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做事無方向無目標,缺乏責任與擔當難以成器。

    二是家長從限時作業做起著眼於學習效率訓練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生命的藝術就是時間的藝術,學習更尤如此,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家庭作業一定要限時,只有這樣,才能訓練孩子思維的敏捷性,繼而培養孩子的效率意識,就是時間意識,因有了時間意識,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成就感就激活了,孩子對時間的支配(什麼時間幹什麼)就主動了,家長就解放了。

    三是家長從榜樣做起著眼於學習的能動性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如同白紙,家長如同畫師,不言自明,家長構什麼形、用什麼顏料,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繪畫作品。所以家長在孩子寫作業時不要陪在身邊死盯、不要坐在身邊玩手機或看電視等,而是也拿起書本學習,即使裝腔作勢也效果相同,這樣,不僅給孩子一個榜樣的力量(其無窮也),而且營造了一個寧靜遐思的絕好學習氛圍,使孩子既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又能培養能動性,尤能激起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四是從反思做起著眼於學習方法提純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學而不思則罔”,成功學習=反思十總結,同時,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個性化的,只有不斷反思學習效果,才能凝結出個性化的學習方法,進而自願自覺主動的去學習一一創造性學習。可見,反思→方法→主動→創學。即由家長的督促培養“要我學”(被動)→“我要學”(主動):學會→會學。

    綜上所說,家長對孩子的培養至此,孩子不“熊”了,作業主動了,雙方無仗了,你家長不讓孩子學習寫作業,反而會打仗的。家長朋友記住:教育是一項“慢的藝術”,只要你有信心、有恆心、有耐心、有精心,在信任孩子的成人中守望孩子的成功,你的孩子必成才!

  • 6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這應該是多數孩子家中的常態,即便很多家長本身就是老師,在面對自己家熊孩子的時候,都會感覺束手無策。看似很簡單的一件事,其實是非常複雜的一堂家庭教育課程。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來正確的引導孩子,另一方面更要了解家庭輔導應該達到的目的。

    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玩永遠比做作業有吸引力的多。所以指望孩子很自覺、很認真的去完成家庭作業,那幾乎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所以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就變得非常的重要。孩子一旦形成了習慣,就會在約定的時間,習慣性的去學習,去做作業,而不是要靠家長去催促。至於說高效學習也是一種習慣,也是需要我們家長有意識的去引導和培養的。

    另外,培養孩子的學科思維,引導孩子去深度學習,則是更重要的一個課題。這對孩子進入中學以後,面對更難的學習,都是非常關鍵的。

    這些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解答的。我們學習力教育中心有三天專業的課程,指導家長如何科學的來輔導孩子的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科思維。

    家長只有透過專業的學習,真正掌握教育的智慧和技巧,才能夠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變得駕輕就熟。隨著孩子的逐步成長,家長就會越來越省心。如果不注重孩子最基礎的核心素養的培養,那麼隨著孩子面臨越來越難,越來越重的學業負擔,家長會操碎了心。

    在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科思維的最佳階段,家長朋友一定不能夠錯過孩子最佳的教育視窗期。

  • 7 # 學習問題診療—陶勇

    換一個角度:這熊家長好像毛病很怪,我每次寫作業他們就發狂。我寫不好作業,那只是代表我沒有完全學會。我寫不好作業,正好能夠反饋給老師,讓他們瞭解真實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心智發展水平。

    暫時寫不好,不等於我不會。暫時不能全對,不代表未來我也不會。就這點事情,慢慢搞不就搞好了嗎?誰新學東西就能全會全掌握不出半點差錯?熊家長能做到?有本事你每月掙一百萬回來看看?別人家長都能做到,你為何做不到?

  • 8 # 扶風論糧

    第一,規定時間。從幾點開始寫,到幾點結束,都必須要規定時間。當然時間長短要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到點完成不了,不許寫了,明天自己去跟老師解釋。

    第二,家長陪同。不許玩手機,集中精力注意孩子的作業。因為不排除個別熊孩子寫作業應付事兒的。同時也是為了能及時指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和習慣。

    這都是我媳婦兒教育兒子的招數,我是不敢輔導寫作業,因為我怕我會失手打死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祛除晦氣和黴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