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胡說三農
-
2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抽穗期間小麥如何管理?
即中後期管理,此期是小麥豐收的關鍵時期,此期如管理不到位,只能收穫一地大麥秸,產量肯定不會高,排除自然氣候問題,管理上要做到以下工作:
抽穗期水肥管理此期,視天氣情況應變灌水,如果天氣乾旱,抽穗期要澆水,保證小麥不受旱。一般不再追肥。如果,高產田有脫肥現象的,可結合澆水,追施少量的尿素。以每畝7.5~10公斤為宜。不可過量追肥,防止貪青晚熟。
防治病蟲害防治病蟲害是此期管理的重點。需要重點防治的害蟲是吸漿蟲、蚜蟲和赤須盲蝽。病害是白粉病、赤黴病、鏽病及各種葉斑病。防治方法:做到“一噴多防”,即根據防治物件,將殺蟲劑、殺菌劑和營養物質、調節劑混合噴施,達到同時防治病蟲害又提高作物抵禦自然災害能力。防治吸漿蟲有三個關鍵期。蛹期、成蟲期、幼蟲期。
(1)蛹期防治:小麥孕穗期是吸漿蟲在地表大量化蛹的時間。每畝可用48%毒死蜱乳油150ml或50%辛硫磷乳油250ml兌水2~3kg,拌沙或細土25Kg左右,無露水時均勻撒於麥田,隨後澆水更好。
(2)成蟲期防治:小麥抽穗至揚花前,是吸漿蟲集中羽化產卵期,可畝用40%樂果乳油、48%毒死蜱乳油40~50ml,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30ml兌水噴霧。
(3)幼蟲防治:灌漿期為最佳防治時機。可用40%樂果乳油、48%毒死蜱乳油40~50ml或30%乙醯甲胺磷乳油120~240ml兌水噴霧。
小麥病害防治赤黴病。抽穗期出現幹穗或半截幹穗,有時幹穗部位出現粉紅色菌孢子,系赤黴病危害,揚花期及灌漿期遇雨,是赤黴病誘發因素,雨後應及時防治。開花前結合防治吸漿蟲時加入殺菌劑更好。可畝用氰烯菌酯25~50g、咪醯胺15~20g、或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20~30g兌水噴霧。
白粉病、鏽病。可用15%、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40~80g,1500~3000倍液噴霧。
-
3 # 拉板車抽中華
抽穗期的小麥田關鍵主要有以下幾個工作:
1、小麥病蟲害防治。
這個時期,小麥主要蟲害以蚜蟲,吸漿蟲微主,所以蟲害防治還是以蚜蟲,吸漿蟲為重點,建議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噻蟲嗪,甲維鹽。病害主要以小麥繡病,白粉病,湖北,以及安徽南部還要把赤黴病做為防治重點。小麥赤黴病,揚花期染病,灌漿期見病,一旦發生,很難防治。防治小麥赤黴病,要掌握兩點,一是時間上,二是藥劑。在小麥抽穗後揚花5-10%進行噴藥預防,這幾年提倡見花就打的防治措施。用氰烯菌酯、氰烯.己唑醇、 戊唑.多菌靈、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甲基硫菌靈、咪鮮.多菌靈、多.銅噴霧防治,間隔5-7天“齊穗期”再防治一次。
2、肥水管理。
抽穗水,不但能解決麥田乾旱問題,更能提高小麥後期灌漿。用肥建議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磷酸二氫鉀+液體氮肥~穩收+蕓薹素內酯,不但解決孕穗期小麥營養所需,更能為下步提高小麥成穗率。
-
4 # 痴騎朽翁
小麥抽穗楊花期間的管理是形成小麥產量及品質的關鍵。
一,防治蟲害,穗蚜是對小麥危害極大的一種吸漿蟲,而且這時又極易發生,所以要及時防治蟲害對小麥的危害。
二,此時由於氣溫回升,小麥易發生一些病害,特別是白粉病,這時要對小麥進行病害的防治。
三,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要用一些植物調節劑和營養液(素)對小麥進行噴施,以增強小麥自身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加速灌漿,預防乾熱風。
-
5 # 植保小貼士
最近一段時間河南的小麥,都已經陸續進入抽穗期。抽穗期小麥管理對於小麥的產量有重要的影響,透過一些管理措施,提高有效穗數,能提高後期小麥產量!下面結合近期河南小麥病蟲害發生情況,提出一些管理建議!
蟲害防治最近一段時間,小麥蚜蟲發生的是非常普遍的。農戶要及早的噴施殺蟲劑防治,對於蚜蟲已經大發生的小麥田,建議農戶噴施30%的高氯.噻蟲嗪懸浮劑20-30ml/畝、55%的氯氰.毒死蜱20ml/畝等防治;
如果沒有害蟲,仍建議種植戶要進行預防。可以選擇一些低成本的殺蟲劑,比如2.5%的高效氯氟氫菊酯30ml/畝噴霧,對多種害蟲都能夠有效預防!
病害防治最近一段時間,小麥田裡的條鏽病和白粉病都開始出現。建議農戶沒事的時候可以下田檢視,對於條鏽病發生嚴重的小麥田,建議小麥種植戶噴霧30%的苯甲.氟環唑20g/畝、75%的肟菌酯.戊唑醇3000倍防治;
白粉病發生嚴重的田塊,可以使用50%的醚菌酯30-40ml/畝、30%腈菌.乙嘧酚25-35g/畝防治!
葉面營養補充抽穗期是小麥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對養分的需求量比較大,農戶可以葉面噴施高純度的磷酸二氫鉀50-60g/畝或者含有矽、鎂、硼等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促進麥穗形成!除了葉面肥以外,調節劑千萬不能忽略,這裡我推薦大家選擇蕓薹素內酯,價格低廉,效果卻很好,每畝地使用0.01%的蕓薹素內酯5-10ml,有很好的調節增產效果!
小麥抽穗期管理不能小覷,這個時期管理的好,小麥病少蟲少,植株強壯出穗多,後期產量自然不會低!
-
6 # 大別山鷹
【1】排水防漬害:小麥從抽穗到成熟需水約150毫米左右,如果土壤過於溼潤,會引起根系早衰,葉片早枯。因此要加強疏通排水溝,做到溝溝相通,溝底不積水。
【2】葉面噴肥:噴磷一般用過磷酸鈣,濃度為2一3%,用尿素與過磷酸鈣合併使用的,濃度以3%為宜。磷酸二氫鉀溶液的濃度為0.1一0.2%。一般畝噴溶液用量50一60公斤,可提高千粒重1一2克。
【3】加強防治病蟲害:危害小麥的病蟲害主要有小麥赤黴病、黃葉病、蚜蟲和紅蜘蛛。防治赤黴病可用40%滅病威,每畝次200毫升;或40%多菌靈微粉劑100,兌水75公斤噴霧。
回覆列表
進入四月份,溫度漸高。大部分地區的小麥已進入抽穗期。
抽穗期是小麥整個生長階段的關鍵時期之一。如果在這一時期管理得當,那麼,小麥就有可能獲得大豐收;如果在這一時期疏於管理,那麼,小麥也就會“懈怠”和“偷懶”,到最後給你一個不太好的收成。
那麼,在小麥的抽穗期該如何管理呢?下面我們就說說這個事兒。
一、根據墒情,澆好抽穗、揚花、灌漿水
小麥在抽穗至灌漿期間,需水量較大。據相關資料介紹,這一時期小麥的用水量可佔整個生長期的四分之一。因為“長粒”需要水分的支援,所以一定要保證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充足。一旦發現缺墒現象,一定要進行澆水。否則將影響小麥的單穗粒數和千粒重。
其實,在這一時期澆足水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土壤中的水分蒸發有利於田間小氣候的形成,可有效降低乾熱風的危害。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在小麥成熟前10天左右是嚴禁澆水的。否則,不但容易造成小麥倒伏,而且還有可能影響小麥的千粒重。
二、進行葉面噴肥
這一時期,是小麥“攢勁兒”結籽的重要時期。所以,小麥需求的養分比較多。如果出現地力不足的現象,就會使小麥結籽少,千粒重低。所以,在這一時期一定要根據情況進行葉面噴肥。每畝可噴施70公斤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並在間隔7天后再噴施一次。
三、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各種病蟲害也都“粉墨登場”。這一時期一定要重點防範“蚜蟲、小麥吸漿蟲、赤黴病、葉枯病、白粉病、鏽病”等對小麥的侵害。一旦發現有病蟲害出現,就要積極對症防治,切實做到把病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小麥的健康成長。
以上就是小麥抽穗期所需要做的管理工作。
綜上所述,小麥抽穗期的管理非常重要,絕對不能疏於管理,否則,就會影響小麥的產量。具體都有哪些管理工作要做,我在上面已做了簡單介紹。希望您能夠在生產實踐中再總結出一些比較切實可行的經驗,用以幫助更多的農戶提高產量,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