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實測,在地面層中,高度每升100 m,氣壓平均降低12.7 hPa,在高層則小於此數值。
確定空氣密度大小與氣壓隨高度變化的定量關係,一般是應用靜力學方程和壓高方程。
1、靜力學方程
具體太長,我簡單說明下: 假使大氣相對於地面處於靜止狀態,則某一點的氣壓值等於該點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空氣柱的重量。 公式是:h≈8000(1+t/273)/P(m/hPa) 其中h是氣壓高度差,t是攝氏溫標,P是氣壓 從公式可以看出
①在同一氣壓下,氣柱的溫度越高,密度越小,氣壓隨高度遞減越慢,單位氣壓高度差越大。
②在同一溫度下,氣壓值越大的地方,空氣密度越大,氣壓隨高度遞減越快,單位高度差越小。
通常,大氣處於靜力平衡狀態,當氣層不太厚和要求精度不太高時,這公式可粗略估算氣壓與高度的定量關係。如果研究的氣層高度變化範圍很大,氣柱中上下層溫度、密度變化顯著時,該公式就不適合用了,這時候可以用壓高方程。
2、壓高方程 為了精確地獲得氣壓與高度的對應關係,通常將靜力學方程從氣層底部到頂部進行積分,即得出壓高方程,然後再將之替換簡化為: Z2-Z1=18400(1+t/273)log( P1/P2) 式中P1、P2分別是高度Z2、Z1的氣壓值,t是攝氏溫標 從公式可以看出
①氣壓隨高度增加按指數規律遞減。
②高度越高,氣壓減小得越慢 這公式是將大氣當成幹空氣處理的,但當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多時,就必須用虛溫代替式中的氣溫。
據實測,在地面層中,高度每升100 m,氣壓平均降低12.7 hPa,在高層則小於此數值。
確定空氣密度大小與氣壓隨高度變化的定量關係,一般是應用靜力學方程和壓高方程。
1、靜力學方程
具體太長,我簡單說明下: 假使大氣相對於地面處於靜止狀態,則某一點的氣壓值等於該點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空氣柱的重量。 公式是:h≈8000(1+t/273)/P(m/hPa) 其中h是氣壓高度差,t是攝氏溫標,P是氣壓 從公式可以看出
①在同一氣壓下,氣柱的溫度越高,密度越小,氣壓隨高度遞減越慢,單位氣壓高度差越大。
②在同一溫度下,氣壓值越大的地方,空氣密度越大,氣壓隨高度遞減越快,單位高度差越小。
通常,大氣處於靜力平衡狀態,當氣層不太厚和要求精度不太高時,這公式可粗略估算氣壓與高度的定量關係。如果研究的氣層高度變化範圍很大,氣柱中上下層溫度、密度變化顯著時,該公式就不適合用了,這時候可以用壓高方程。
2、壓高方程 為了精確地獲得氣壓與高度的對應關係,通常將靜力學方程從氣層底部到頂部進行積分,即得出壓高方程,然後再將之替換簡化為: Z2-Z1=18400(1+t/273)log( P1/P2) 式中P1、P2分別是高度Z2、Z1的氣壓值,t是攝氏溫標 從公式可以看出
①氣壓隨高度增加按指數規律遞減。
②高度越高,氣壓減小得越慢 這公式是將大氣當成幹空氣處理的,但當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多時,就必須用虛溫代替式中的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