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玩的國學

    魏國的崛起,因為人才,魏國的衰落,同樣是因為人才!

    從晉國獨立出來後,魏國的地緣安全優勢蕩然無存。向西是實力強大的“西毒”秦國,東面是“東邪”齊國和“傻傻的”宋國,南面也有個強大的“南帝”楚國,向北是軍事實力強大“北丐”趙國,像這樣的形勢,王重陽來了也沒有辦法,所以魏國所處的地理位置,被稱為 “四戰之國”,四面受敵國家安全形勢十分嚴峻。

    雄才大略的開國之君魏文侯開啟了率先改革變法的程序。他尊重人才、重用人才,而魏國恰恰是各類人才特別是法家人才聚集的地方。儒家學派的大師孔子弟子子夏,當時正在魏國辦學,學校裡有段幹木、田子方等一批優秀的學生。魏文侯首先拜子夏為師,倡導“賢重於貴”的理念。他又多次屈尊拜見著名隱士段幹木,但段幹木是個清高的人,魏文侯一來,他就跳牆逃跑,但魏文侯一點都不在意,每次路過段幹木家時,總要畢恭畢敬行注目禮。魏文侯以這種禮賢下士的精神,為魏國聚集一批人才,開始了變法運動。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李悝主持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著名軍事家吳起訓練虎狼之師;著名水利專家西門豹治理鄴城,把幾個巫婆扔進河裡喂河神,革除巫風。著名將領樂羊,付出吃掉自己孩子的代價,滅了中山國。經過改革變法,魏國迅速強大起來。為了改變四面受敵的安全形勢,魏國四處出擊,相繼打敗秦國、楚國、齊國,獲得了大片的土地,成為戰國早期最強大的國家。

    魏國是個牛人輩出的地方,更是法家人才的集散地。李悝,吳起、範睢、孫臏、張儀、樂毅等在戰國時期叱吒風雲的改革家、軍事家、外交家都出自魏國。魏國就像一個慈善家,專門為各國培養人才。魏惠王喜歡人才,他把這些人才像個菩薩一樣供著,但並不重用。其實,他更喜歡夜明珠一類的寶物。有一次,魏惠王和齊威王打獵,魏惠王問齊威王手裡有什麼寶物,齊威王說沒有,魏惠王很開心地說,自己有十顆夜明珠,而齊威王說,夜明珠我沒有,我有幫我治理國家的賢臣和鎮守邊疆的大將。這樣一對比,搞得魏惠王像個土豪一樣氣度狹小。正是因為如此,魏國的人才紛紛流失,商鞅去了秦國,吳起去了楚國,孫臏去了齊國,更為殘酷的是,這些人才到了別的國家,回過頭來就帶兵痛扁魏國,不僅是“帶路黨”,還是“急先鋒”。所以,東漢思想家王充說,“六國之時,賢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齊齊輕,為趙趙完,畔魏魏傷”。戰國時代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魏國的衰落,顯然與其“敬而不用”的人才政策有關。

  • 2 # 讀使

    魏國第一個變法,又坐擁中原肥沃的領土,人才濟濟,本該雄霸天下的,可惜被錯誤的戰略思想毀了,魏國位於戰國中部,屬於五戰之地,除了燕國,他全接壤了,這種情況最忌諱到處樹敵,魏國最好的戰略應該是持續聯合三晉西滅蠻秦,當時秦國被各國排擠孤力,魏國只需要分點好處給楚國穩住即可,聯合三晉,是完全能夠滅掉當時還很落後的秦國的,而後以秦魏之地統一義渠,巴蜀,走秦國後期的統一方法,這是最好的策略。可急功近利的魏王居然在打敗秦軍後,自毀長城先後討伐韓,趙,又結怨於齊,最後在四國消耗下一蹶不振,愚蠢至極,一手好牌硬是打砸了。魏國敗在了隨心所欲,窮兵黷武上,沒有一個好的規劃,胡亂出牌,最後只能被歷史掃地出局。

  • 3 # 史論縱橫

    魏國從頂峰淪為二流國家,不是魏國的錯,不是魏國衰弱了,而是其他各國變強了。

    魏國能過在戰國初期獨領風騷,除了資源比較豐富外,主要還是得益於變法

    魏文侯變法是戰國時期第一次變法,魏文侯任用李悝和吳起進行變法,在政治方面改善吏治,削弱舊貴族的特權;在經濟領域提倡廢除井田制;在法治領域強調法治的作用,尤其是制定了中國第一部完整的法典《法經》;在軍事方面進行改革,創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就是魏武卒。

    正是這次變法,使魏國國力突然變得強大,老百姓能吃飽飯了,士兵打仗勇猛了,當官的勤政了,魏國腰不酸了,腿不疼了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超級大國了。

    強大的魏國東邊打齊國,西邊打秦國,南邊打楚國,想打誰就打誰,這就是魏國!

    魏國的衰敗,根本的原因就是改革紅利吃光了

    魏國透過改革變成超級大國,可以說率先各國一步發展,但是這個領先是有時效的啊!各國不可能看著你變強大而不去模仿,不去學習,所以,在一段時間後變法成果就會外溢。

    很多人總結魏國失敗都放在魏華人才流失,比如吳起、商鞅、孫臏的出走,其實這並不是根本的因素,當時強大的魏國根本就是人才濟濟,正如戰國後期的李斯說的那樣,即使是老鼠也要上倉庫裡去吃糧,平臺的作用誰都明白。

    但是,這些人根本在魏國得不到發展,比如商鞅和孫臏,有龐涓就不需要孫臏了啊!而且,各國都在學習魏國的變法模式,只要是魏國出來的,人都接收,只要你把魏國的模式搬到我們國家就可以。

    商鞅和吳起到秦國和楚國後都在做這樣的事情,上文已經簡介了魏國變法的內容,你再去比對商鞅變法的內容,只不過商鞅在變法的過程中,因地適宜,更適合秦國一點。

    除此之外,戰國由於處於四戰之地沒能打出縱深

    強大時期的魏國,那是分成四塊,包括被趙國圍起來的中山國都是魏國的領土,吳起帶著兵馬向西,再進一步就滅了秦國了,結果魏國就是左右搖擺,不像秦國制定的戰略就是東出。

    而且,魏武王時期形成的戰略就是中原爭霸,可以說將思維還停留在戰國時期,這樣,因為沒有縱深,加上三晉關係的破裂,也就是失去了韓、趙的護衛(其實也是掣肘魏國的發展),最終在齊國和秦國兩大軍事強國的崛起夾擊之下,魏國逐漸隕落了。

  • 4 # 才子八怪

    魏國衰落,無非以下原因:

    1、人才流失嚴重:在戰國初期,魏文侯重用李悝和吳起二位名臣率先變法圖強,改革政治制度、興修水利工程、獎勵耕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魏武卒)。魏國軍隊在吳起率領下向西擊敗秦國,奪秦河西之地後,又先後擊敗齊楚兩個大國,國力、聲望達到頂峰。

    但傳國至魏惠王魏瑩後,魏王貪圖享樂,剛愎自用,權臣公子卬與魏太子申狼狽為奸,魏國朝野逐漸走向腐敗。在此時,魏國又失去衛鞅、孫臏等人才。後孫臏設計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大敗魏軍,殺死魏國大將龐涓,將魏國精兵消滅大半,已經脫胎換骨的秦國又趁機攻佔之前被魏國佔領的河西之地,魏國霸主地位喪失。後期魏國又失掉張儀、範睢等人才,實為魏國敗筆!

    2、地理位置不佳:魏國地處“四戰之地”:東臨齊國、西接秦國、北連趙國、南望韓楚兩國,攻伐頻繁,風雨飄搖,無暇休養生息。加之後來秦、趙、齊、楚四國崛起,魏國處境舉步維艱。信陵君魏無忌雖為魏國中流砥柱,但無明君扶持,反受猜忌,最後沉溺於聲色犬馬,鬱鬱而終。

    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水灌大梁城,魏國覆滅。

  • 5 # 君山話史

    在戰國初期,魏國是第一強國。然而,只經歷了三代(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便淪為二流國家,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魏國的地理位置太差。

    在戰國七雄中,以魏國、南韓的地理位置最差。戰國之初,魏、趙、韓三個從晉國獨立出來的國家尚能抱團作戰,地緣劣勢並沒有體現出來。隨著三國由聯合走向對抗,魏國身陷四戰之地的劣勢盡顯無遺。魏國東有齊國,北有趙國,西有秦國,南有楚國,還跟南韓領土犬牙交錯,是真正的四戰之地。

    其二,魏國外交的巨大失誤。

    惡劣的地理位置,就考驗魏國君主的外交水平。魏文侯能稱霸,得益於高超的外交水平,緊緊把趙、韓兩國團結在身邊,不僅減少兩個強敵,還藉助兩國之力量,壓倒周邊強國。到了魏武侯時,魏國強行干涉趙國內政,兩國反目成敵,這一致命的外交失誤,是魏國沒落的開始。到了魏惠王時,魏國更慘,被秦、楚、齊、趙、韓輪番攻擊,最後失掉霸主寶座。

    其三,從人才流入到人才流出。

    魏文侯時,招賢納士,大批精英湧入魏國,比如吳起是衛人,樂羊是中山人,人才鼎盛造就魏之霸業。人才者,國之寶也。魏武侯始,魏華人才政策趨於保守。先是吳起出走楚國,後來商鞅、公孫衍、張儀等出走秦國,孫臏前來被斷了腳又逃回齊國。這麼多名垂青史的大人物,魏國居然一個也沒留住。

    綜合以上幾點,魏國之衰落,實是必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馬桶總是有股腥味還時不時有陣陣的惡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