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頭公民

    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Facebook釋出公告, 2018財年第二季度營收1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利潤5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1%。

    去年同期為: 營收93億美元,利潤39億美元。看著資料很靚麗。但是主要資料還是沒有達到分析機構的增長幅度。也就是說漲的還是太少,增長潛力不夠。

    2.就是這幾天大家關注的臉書在浙江杭州註冊成立了子公司。公司是7月18日註冊成立的。

    但是今天又突然傳出訊息說,Facebook的註冊資訊已經被中國政府給撤回了,中國政府資料庫上的註冊資訊已經看不到了。到底發生了什麼?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資訊。

  • 2 # 金鼎股戰場

    一直以來都是華爾街的寵兒的Facebook,股票在盤後交易中下跌了20%+。

    很多年以來,FANG或者說巨頭型的公司,單日跌幅都沒有達到過如此之巨。

    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同樣嚇得不輕。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Facebook跌幅如此慘烈呢?

    當然業績不及預期就是最直接的原因 !

    Facebook $(FB)$在美國時間週三下午公佈了 2018 年第二季度財報,收入和使用者的預期都比華爾街的預期稍低。

    而再隨後的電話會議上,FB的管理層還警告稱,後面幾個季度增速高個位數的降低;而且成本增速會超過營收增速。

    股市裡的資本市場很現實的!一旦出現業績下滑不及預期的情況,這些資金是立馬的翻臉不認人,大肆拋售,造成了股票的狂跌!

    另外前期的資料洩露事件,也是使得其公司形象大打折扣!

    而且因為這次大跌,也使得扎克伯格的財富也大幅縮水,財富驟然縮水168億美元,可謂損失慘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據此入市,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3 # 商業偵查眼

    臉書創始人向扎克伯格宣戰

    除了復仇者聯盟,2004 年誕生的臉書,在15年後也迎向了自己的終局之戰。

    一篇標題為「是時候拆解臉書了」的長文震驚業界。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臉書的共同創辦人克里斯·休斯,雖然他早已離開公司多年,但他這篇宣戰檄文為整個反臉書陣營定下了時間表:

    在臉書徹底整合完Instagram跟WhatsApp之前,或是在以一人之力掌管整個帝國的扎克伯格崩潰之前。

    休斯在這篇38000 多字的文章中,清楚論述為何美國司法部與聯邦貿易委員會該立刻採取反壟斷行動,拆解已經大到無法控制、帶給社會越來越多負面影響的臉書公司。

    煙硝四起的臉書爭議不斷

    這兩起黑天鵝事件,逼美英兩國的知識份子卯起來找戰犯,而臉書上到處都是冒著煙的槍,從ISIS 的社團到俄羅斯經營的假新聞專頁再到新納粹的集結以及臉書的精準廣告,歷歷在目,就算不能都怪臉書,但要賴也賴不掉。

    而臉書為了長大而極盡所能「快速移動就算打破周遭一切」、「不自傲於不抄襲」的競爭哲學,在大家覺得不對勁之前,都可看作是矽谷狂人的成功法門,然而當大家因為接連的黑天鵝事件感到非常不爽時,就被看作是科技失控的惡夢,就如《黑鏡》所預言。

    試圖挽回民心的扎克伯格

    此情此景不勝唏噓,感嘆時光飛逝。早幾年以前,被輿論猛批的還是有如強獸人兵團的微軟或Yahoo,臉書跟Google 則是騎著駿馬來援救我們的白袍巫師甘道夫呢。

    話說回來,在休斯這拳揮過來之前,這兩年來早就不斷向社會表白要改變臉書的扎克伯格,在不久前也投書給華盛頓郵報,表示「大家都說要管我們,那就來好好管一管吧」。

    這篇標題為〈網路需要新規則。從這四個領域開始〉的投書,其實更像「和平休戰協議」。他建議針對「有害內容」、「選舉公正性」、「隱私」,和「資料可攜性」四個專案,建立一個公私協力管控的機制。

    扎克伯格後續也於5月初的臉書開發者大會上闡述了前三者,強調社團將取代Newsfeed成為臉書的核心,聲稱「未來是私密的」。

    避重就輕,反臉書聯盟不買賬

    而在休斯這篇文章刊登後,臉書副Quattroporte尼克克雷格也依照扎克伯格定下的大方向,在11號軟弱地迴應了休斯的文章,同樣刊登在紐約時報上:

    克雷格這篇迴應的標題是〈拆分臉書不是正確的解答〉。他在文中表示,包括休斯在內,呼籲拆分臉書的人都有幾個誤解,例如認為臉書壟斷了市場,但其實臉書是由許多小服務結合而成的,在每一個子戰場都面對擁有數億使用者的對手。

    例如在影片領域跟Youtube競爭、在短影音領域跟Tiktok競爭、在圖片分享領域跟Pinterest競爭、在圖片社交領域跟Snapchat競爭等等;而且Messenger在中國、日本、甚至是美國本土,都不是最大的通訊App。

    特別是面對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克雷格認為若國會執意拆分臉書,美國將少了具有競爭力的參與者。

    再者,克雷格也認為倡議拆分臉書的人誤解了反壟斷法,該法不是用來懲罰出了管理問題的公司的。他也強調,臉書過去兩年來花在資料安全上的費用,比2012 IPO 那年的公司營收還要多(所以大概是超過50 億美金),算是願意負起也善盡責任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克雷格的迴應實在是避重就輕,而且休斯的長文早就先預防了克雷格等「反臉書拆分」派可能的迴應。這樣的迴應當然也無法阻止已經集結的「向臉書復仇者聯盟」襲來,包括歐盟與歐盟議會、美國國會、眾多投資人跟前高管、一般股民、競爭對手等等。

    拆解臉書是對的嗎?

    這幾年來的觀察,讓我比較站在「向臉書復仇者聯盟」這邊,然而,我認為還有兩個問題待解:替代的選項在哪裡?以及拆分臉書,會不會反而減少其自我改善的壓力?

    但老實說,就算這樣的產品進入市場,能夠獲得足夠的使用者嗎?又要怎麼勝出呢?

    畢竟社交媒體競爭的是人的注意力跟時間,是一種成癮品。比較不會成癮的毒品要怎麼贏過成癮性強的呢?如果這種設計方式不改,人性不改,水還是往下流。

    更何況,被拆分之後的臉書,以其難以撼動的網路效應,將依舊是最大的社交網站,自然壟斷還是會出現。然而這段期間,臉書是否還會繼續願意以維護壟斷地位來答應各種外部壓力訴求呢?還是會讓這樣的壓力被稀釋掉,反而造成管理更困難呢?

    在扎克伯格提出的四個希望公司部門合作管理的領域中,我覺得最關鍵的,其實是「資料可攜性」 ,也就是讓使用者可以自由管理自己的資料,並輕易轉移到其他服務。

    如果臉書等科技公司能夠儘快提出可行的機制,那麼是不是該等到機制執行後,看看效果如何再決定是否要啟動反壟斷呢?

    臉書的緩兵之計

    雖然這也可能是臉書的緩兵之計,企圖用一個遠大的目標來延後反壟斷的行動,但我認為政府跟倡議者也可以反過來要求它加快速度,實現安全且有意義的「資料可攜」。所以,就跟《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一樣,一個關鍵還是「時間」。

    除了推動「資料可攜」等四大領域的公私共管機制的加速成型以外,扎克伯格揭露臉書即將迎來的變化,若加速推出,將改變Facebook的生態,連帶改變整個局勢,讓「向臉書復仇者聯盟」不攻自破。

    據企查查顯示,臉書是美國社交平臺

    臉書徹底改變了隱私,不管你我喜歡或討厭。2010 年的扎克伯格說「隱私已經是落伍的社會規範」,到了2019 年,他說「未來是私密的」,這代表扎克伯格修改了他過去的立場嗎,或講難聽一點,自己打自己的臉嗎?我認為,其實並非如此。

    公開的內容,讓臉書發大財但也造成很多麻煩,逼使用者越來越往私密小空間去躲,也逼臉書 承擔許多很昂貴的責任。

    既然如此,那就轉個彎,加速把使用者趕進許多私密小空間,然後在私密小空間投放廣告。這樣一來,既創造大量新版位,又撇開各種責任,讓使用者自己管理,自己造孽自己受。畢竟,從來沒有人能怪罪電話製造商,講電話的另一方說話不中聽啊。

    那麼,你是否認為臉書該被反壟斷拆分?還是臉書統一大帝國對你比較好,還是讓Instagram 跟WhatsApp,Messenger,以及廣告平臺,獨立成不同公司對你比較好呢?請說說你的看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臟官能症如何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