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8627093926148
-
2 # 掉眼淚的冠軍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自發征夫淚。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北宋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他在當時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官至副宰相。他了解民間疾苦,深知宋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主張革除積弊,但因統治集團內部守舊派的反對,沒能實現。 他也是著名的文學家。這首《漁家傲》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他親身經歷的邊塞生活。古代把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交界地方叫做“塞[sài]”或“塞上”、“塞下”。這首詞所說的塞下,指的是北宋和西夏交界的陝北一帶。 詞的上片寫塞上秋天的景色。邊塞地區本來就較落後,又遭到長期戰亂的破壞,春夏兩季國有綠楊青草的點綴,人們不會覺得它太荒涼。但秋風一來,草木雕零,四處光禿禿的。景象頓然改變了。作者是江南人,對西北之秋特別敏感。他覺得這裡和自己家鄉的秋天是不同的,所以說“塞下秋來風景異”。“異”,不同。不用說人會思念家鄉,連長空不時飛過的雁群也顯得那麼匆忙,它們似乎也不願停留,想早早離開這裡飛回到衡陽去,因此,又說“衡陽雁去無留意”。這是倒裝句,正常的詞序應是“雁去衡陽”。大雁是候鳥,每年秋天成群往南飛,衡陽城南有一座回雁峰,傳說大雁到此為止。作者大約是巡視歸來,在途中望見了南飛雁。這時天色已近黃昏,邊城的軍營中響起了召喚部隊的號角聲,即所謂“四面邊聲連角起”。“角”,古代軍中一種吹的樂器。角聲應和著四面八方的邊聲在耳畔鳴響。“邊聲”,指形成邊地悲涼氣氛的聲音,如風吼、馬嘶、少數民族的音樂聲等等。“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象屏風一樣的山叫“嶂”。群山莽莽,重重疊疊,所以詞裡用“千嶂”來描寫。“長煙”,形容霧氣一大片。這時一大片霧氣瀰漫在落日的孤城上空。邊地戒備森嚴,城門已經關閉了。詞的上片所寫的淒涼景象,顯然是染上了作者當時的感情色彩。 詞的下片轉入直接抒寫作者憂國思家的苦悶心情。他長時間鎮守西北,不免動了思家的念頭,產生了思想上的矛盾:“濁酒一懷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濁酒”,就是江米酒一類的酒。因為這種酒的酒汁和酒糟混在一起,色渾,所以習慣上叫做濁酒。萬里,是形容相隔遙遠。他思家,但保衛國家的責任感和他的職務又使他不能象大雁那樣自由飛走。他認為在還沒有趕走敵人之前,是“歸無計”的。“燕[yān]然未勒”指抗擊敵人的大功還沒有完成。“燕然”,山名,在今蒙古高原。這裡用了東漢竇憲的典故。公元八十九年,竇憲打敗匈奴,乘勝追擊到燕然山,在那裡立碑,刻(勒)了歌頌漢朝威德和記功的碑文。范仲淹借用古代英雄的事蹟來打比喻,寫他優國思家的矛盾心情。“歸無計”等於說無計可歸。“羌管悠悠霜滿地”。是說他正在這心神不寧的時候,忽然從遠處傳來了一陣一陣的音樂聲,把他從沉思中驚醒。於是他放下酒懷,踱出室外,只見繁霜滿地,夜已深了。細聽,那悠悠的樂聲原來是士兵在吹奏羌(qiāng〕管。悠悠[yōu],這裡是形容音樂聲音飄忽不定。羌是中國古代西北的一個兄弟民族,傳說他們用竹管制造了羌笛。他寫到這裡,很自然地把自己的苦悶和士兵的痛苦聯絡起來,用“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作結束,表現了國家貧弱時代將帥和士兵們的共同悲哀。“寐[mèi]”,睡。不寐就是睡不著。將軍是作者自稱。他的苦惱前面已作了淋漓盡致的抒發,所以這裡只刻畫他白髮蒼蒼。白髮自然也是長期憂思的結果。“征夫”,遠征計程車兵。他們離鄉背井被宋王朝徵來打仗。由於政治、軍事上積弊未除,戰爭曠日持久地進行著,他們的痛苦更深於將帥。詞中說他們流淚,不一定是范仲淹當時看見的,很可能是那如怨如訴的羌笛聲,使作著想到了他們的不眠、他們的痛苦、他們的眼淚。作者不是那種“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將軍,他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懷抱,所以他能關心士兵的痛苦。
回覆列表
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