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康足已

    雙方都不停在博弈,蘇德戰爭爆發後,特別是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前,蘇聯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那時候斯大林恨不得英美馬上在西歐登入迫使德軍從東線抽兵,而蘇聯的西方盟友特別是英國,巴不得蘇聯和德國同歸於盡,所以一再推遲登入歐洲的時間,只在北非和義大利搞些無足輕重的登入作戰,美國立場稍微正常一點,對早日登入西歐比較積極,但也不可能單幹,而蘇聯在1944年已經收復本土,正準備攻入東歐和德國本土,形勢已經鉅變,英美再不登陸歐洲,戰爭結束後,蘇聯的勢力將覆蓋西歐,這是英美不能接受的,所以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開始了

  • 2 # 視聽團仔

    因為蘇聯一個人拖著德國累啊

    再來一個人拖著就能把德國拖垮了

    德國如果單線作戰,那就可以把主力掉到一邊,另一邊建造工事,用一些二線三線兵力去守

    兩線作戰,主力就得分成兩半打,力量就弱了啊

  • 3 # 君浩

    根本原因是減輕蘇聯這邊的壓力。至於加速盟國的勝利只是附帶好處而已。二戰中,蘇聯是對抗德國陸軍的主力。英國雖然也對德宣戰,但是一來英國海軍明顯強過陸軍,雖然英國是海上主力,但是德國海軍不佔優勢,等於是英國上等馬與德國中等馬死磕。英國法國的陸軍則是在北非戰場與德國較量。北非本來還義大利的後院,但是這個國家大家也知道,雖然隆美爾帶了一部分德軍過去,陰差陽錯成了對抗英法聯軍的主力。

    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蘇軍開始反攻,同年阿拉曼戰役和中途島海戰盟軍勝利,軸心國失敗成了必然趨勢。但是英國這個時候起了小心思,就是那個丘吉爾,我一直特別討厭的丘吉爾,覺得既然德國不行了,蘇聯又那麼厲害,現階段得讓他們繼續互掐一會兒,要不然老大的寶座就沒了。所以英國對於開闢第二戰場態度消極,總是磨洋工,而且故意誇大登入的難度以及損耗,同時選定了了許多無關緊要登入地點避免和德軍正面衝突。登入的日期也一拖再拖,這時候蘇聯頂不住了,雖然勝利會屬於蘇聯,但是蘇聯自己也受到了重創,早點結束戰鬥恢復生產符合蘇聯利益。為此斯大林和丘吉爾沒少吵吵,一度氣的斯大林想散夥。

    最後一直置身事外的羅斯福出面調停,選了一個折中的諾曼底。

  • 4 # 區域拒止

    圖為庫爾斯克會戰

    雖然庫爾斯克和第聶伯河戰役結束後,戰爭天平已經有了一個很明顯的傾斜。但是對於蘇聯來說,短時間內結束與德國的戰爭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從1941年到1943年,蘇聯已經有1200萬人死於戰爭。第聶伯河戰役結束後的巨大傷亡也讓蘇聯高層意識到,即使蘇聯具備打敗德國的能力,但也要為此付出根本無法想象的傷亡,蘇聯需要西方盟國的直接軍事行動來分散各國的注意力以儘可能的減少蘇聯的傷亡。

    圖為諾曼底登陸

    與此同時,北非戰役的勝利結束和義大利戰役的開始也讓盟軍開始將目光放到德國。從當時的形勢來看,只要義大利戰役可以在短時間內結束,盟軍就可以迅速的穿過義大利北部平原進入奧地利從而威脅德國南部。

    然而事實卻是,一直到戰爭結束時,義大利北部都在軸心國的控制之中。義大利戰役的不順利使得盟軍開始考慮斯大林要求開闢第二個第二戰場的可能性,也就是後來的諾曼底登陸戰。

    圖為被美國“搶走”的馮布勞恩

    除此之外,看到德國必然失敗的英國和美國在1944年也已經開始考慮戰後德國的劃分問題和大量的德國科學家歸屬。假如想獲得更大的佔領區來搜刮德國科學家和軍事技術,美國和英國就必須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奪取魯爾工業區和位於巴伐利亞的飛機制造廠。從德國戰役結束後的德國分劃也可以看出,美國和英國除了把象徵性意義的柏林留給蘇聯,其他地區的科研機構和工業中心其實都被西方盟國佔領,可以看出,美國和英國雖然開闢了第二戰場,但絕對不是因為蘇聯。

  • 5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如果說二戰,這場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那一定是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最終勝利;如果說他們之間能抱團取暖,為正義而戰,一定離不開英國首相的功勞。

    二戰初期,孤軍奮戰的英國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臨危受命的丘吉爾憑著和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私交,透過《租借法案》獲得了美國的支援;但同時,他更希望蘇德戰爭爆發,以此來減輕倫敦的壓力。

    隨著納粹德國東線發起進攻,他第一時間表達了聲援和支援莫斯科。老謀深算的丘吉爾十分清楚,對他們的支援越大,西線的壓力就越小。於是他積極運作美英蘇三國達成反法西斯聯盟,抱團取暖,共渡難關。

    此時的莫斯科也希望透過結盟,獲取可貴的外援,並積極倡導英國在歐洲進行反攻,開闢第二戰場,來緩解國內的壓力。

    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戰,英、美、蘇三國結成戰時同盟。

    三個國家為了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也為了各自的利益,終於在1942年5月,三方簽署了互相援助議定書和同盟條約。併發布公報宣稱將在1942年在法國登陸,牽制軸心國的凌厲攻勢。

    此時,在高加索地區和斯大林格勒方向上,與德國苦戰多日的蘇軍已把勝利的希望,很大程度上寄託在盟友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上了。

    人在最黑暗的時候,總盼望著有那麼一束希望的曙光照進心房;哪怕黑暗漫天,曙光微弱,至少證明自己還未被黑暗吞沒。

    就在他們滿懷希望的時候,丘吉爾來了。

    在飛機上,他看到了蘇軍正與德軍在這一帶正在激戰,他們的頑強抵抗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要告訴他們一個不幸的訊息——1942年英國不反攻了。正因為如此,他要親自來莫斯科,當面給他的盟友解釋。

    原來,1942年是同盟國在反法西斯鬥爭中最黑暗的一年。

    在東方,德軍的夏季攻勢兇猛,他們佔領了高加索的油田;曼施坦因奉命調動大炮和火箭炮朝列寧格勒挺進;而B集團軍群正日夜向斯大林格勒挺進。

    在西方,英、美兩國也不好過,他們同樣也遭到軸心國的打擊。德軍攻佔了位於地中海的克里特島,進到芬蘭北部和英吉利海峽的岸邊;隆美爾在北非連連得手;義大利的墨索里尼制定了進軍開羅的計劃;日本海軍仍活躍在太平洋上。

    尤其是英國,也正遭受一次災難性的失敗。堅守託布魯克要塞的英軍,出人意料地向隆美爾投降了。訊息傳來,英美隨即取消在法國登陸的計劃,取而代之的是在北非登陸,掩護大不連顛國“生命線”的“火炬”計劃。

    英、美、蘇三國各有各的難處,丘吉爾的解釋能得到盟友的理解嗎?

    他的到來,得到了斯大林熱情的接待。會談一開始,他就開誠佈公地說起此行目的:“我這次來是要向元帥閣下說明英、美兩國政府的決定,在1942年我們兩國軍隊無法在法國沿岸登陸,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進攻。”

    他的話猶如晴天霹靂,斯大林激憤地說:“我們的夏秋軍事行動都是以原先計劃為前提來制定的。你們的做法對蘇聯人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精神打擊,而且使蘇軍在前線的態勢複雜化。”這時的斯大林臉上佈滿烏雲,他甚至懷疑狡猾的丘吉爾正在推諉,讓蘇德雙方拼耗削弱後再動手。

    丘吉爾不愧是外交談判高手,為打破僵局,他拿出一幅地圖,就“第二戰場”問題作了一番發揮:“元帥閣下,我認為法國並不是進行反攻的唯一地點。我和羅斯福已商訂在北非發動‘火炬’計劃,打擊他的非洲軍團,迫使其撤軍或抽調部隊增援,也可以減緩他們的攻勢。”

    其實,他並沒有說服斯大林。

    英、美兩國不願為處於戰火中的盟友“兩肋插刀”,只考慮本國利益,這對正在為生存而戰的蘇聯人民來說,是當頭一棒。

    滿懷希望的斯大林內心的憤怒可想而知。但大敵當前,他不能與盟國弄僵。“兩巨頭”還是以大局為重,握手言和。

    當丘吉爾如釋重負返回倫敦後,斯大林在感嘆其“老奸巨猾”外,一想到在緊要關頭,盟國竟然見死不救,他的內心充滿悲憤。表面上在北非戰場上打擊德軍,其實是為了自己的後方供應線,這種不疼不癢的打法,反而使希特勒更加肆無忌憚地侵略蘇聯,加重蘇軍壓力。

    此刻,孤立無援的斯大林明白,眼下只有咬緊牙關,背水一戰,頂住德軍的進攻是唯一的出路。他清醒地意識到,在1942年的蘇聯戰場上,打好打壞都是蘇聯自己的事,不能指望別人來幫忙。

    1942年蘇聯的冬天,比任何時候都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寓意深長的句子和富有哲理的句子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