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汴梁佔坤

      AIDA——Attention(注意),Interest(興趣), Desire(慾望), Action(行動)——這是文案寫作的經典法則,它就像一瓶萬金油,可以指導任何文案的寫作。但我卻覺得它沒什麼作用。

    不是因為它不正確,或行不通。只是如果你能成功讓使用者注意,抓住興趣,引起慾望,促使他採取行動,那你其實根本不需要使用任何法則,文案就已經很成功了。

    如果你沒做到上述事情,抱歉,AIDA法則就無任何作用,因為它的方法中並沒有詳細闡述如何能做到讓使用者注意,抓住他們的興趣,引起購買慾望,最後成功讓使用者採取行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我們來看一個失敗的例子,它完全符合AIDA法則,最後卻沒有成功的讓我採取購買行動。

    放高利貸的簡訊?

    無論是Y還是N,我都不會回覆。我打通這個手機號碼,試圖表達我的憤怒和厭惡之情。可出乎意料,這個號碼居然無人應答,接通後自動轉到語音信箱。

    對於這種營銷方式,我實在不敢恭維。

    讓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將AIDA法則運用到這條文案寫作中的。

    A attention(讓使用者注意)

    這個簡訊已經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畢竟,發簡訊這種方式一定能得到注意。

    I interest (抓住興趣)

    接下來,我很感興趣。幾天之內就能拿到一筆錢,它完全能引起我的興趣。這一步,AIDA法則運用的也很好。

    D desire (引起慾望)

    這一步也很好。如果我現在急缺資金,我當然需要一筆貸款。

    A action

    在最後一步,它失敗了。我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到底缺少了什麼導致AIDA模式會行不通?

    在這條簡訊中,缺少了幾個很重要的元素:你是誰?為什麼聯絡我?我為什麼要相信你? 上下文背景是整個資訊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它,即使文案再出色,使用者也不會採取任何行動。

    AIDA最大的問題是它認為行動會產生興趣,然後產生慾望,最後採取行動。卻少了最重要的一塊:上下文背景。 AIDA沒有最後讓使用者真正去行動的動力。

    一個更好的模式:6+1

    這個模式相對有點複雜。但正因為複雜,才非常有效。

    它彌補了AIDA所缺少,但卻必不可少的因素。6+1指的是:6個步驟外加貫穿始終的一個原則,只要腳踏實地,一定能寫出非常優秀的文案。

    第一步:描述上下文背景

    在試圖得到使用者關注前,你一定要做一件事情。回答使用者心裡的疑問:你是誰?你為什麼和我說話?

    以垃圾郵件為例,但垃圾郵件的背景是:你不知道我們是誰,但是我們想賣給你一些東西。這就是為什麼垃圾郵件沒有人讀,直接放到垃圾箱了。

    傳送郵件其實就像是給使用者寫一封信,如果使用者開始就能透過一些簡單的文字,知道是誰給他寫這封信,那麼他開啟這封信的比例將會高很多。

    收信人的疑問:到底是誰在和我說話?這是一個隱性問題,也是一個答案。比如,你應徵一份工作,向釋出工作的單位遞交你的簡歷和求職信。在環境和信的格式相結合的情況下,就能非常清楚的表明,為什麼你要寫信給他們。

    雖然招聘者已經知道你為什麼寫信給他們,但你還是儘可能的想交代更多的背景給招聘者。你會在信開頭提到你在哪兒找到這個求職資訊,你為什麼想來應聘這個工作(例如你很想在這個公司工作,你喜歡這個行業等等)如果你能將這些交代得很清楚,招聘者一定會優先錄取你。

    更好的做法是,在資訊開始前,可以用一些簡短的文字交代一下發信人與收信人之前有過的接觸。比如,我的無線供應商在和我發簡訊介紹一些新的業務時,他們總是以“親愛的Rogers使用者”做為開頭。這讓我很明確的知道這是誰在和我寫信。這個發信人是可信任,因為他們之前和我接觸過。所以我很大可能性會去讀這條資訊。當然,這是在收信人和發信人之間有一定關係和接觸時,這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最好的資訊傳遞的方式。

    上下文背景可以歸結為你能夠讓使用者沉浸在你的訊息中的原因。如果他們關注了你的部落格,訂閱就成為您發給他們任何電子郵件的上下文。如果是在您的網站上發現的內容,那麼這個人對於你的話題或服務資訊的搜尋就是上下文。如果你正在報刊雜誌上釋出廣告,那麼該刊物的主題也就是上下文。

    第二步:引起注意

    一旦你建立起一個上下文的背景,你就能夠繼續抓住使用者的注意了。

    如果你是作家,可以透過標題來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如果是設計師,他們一定會設計能吸引你第一眼關注的作品,吸引你的眼球。

    已經有很多方法告訴你如何去吸引使用者注意了,所以這些細節我就不在文章中重點做介紹了。你必須要保證能引起他們的注意。

    第三步:引起慾望

    目前營銷市場的現實是:即使能引起使用者的注意,他們的注意力也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以前說的十五分鐘已經過時了,現在已經接近十五秒。

    你必須把握那十五秒中,讓使用者對你的產品產生渴望。並且能讓這種渴望持續。

    這就相當於你寫部落格時前面一段引言,他就是給讀者的誘餌:你要透過引言抓住讀者的興趣,你要把他們捲進他們的經歷,還有他們沒有考慮到的想法,這些都能讓他們繼續閱讀你的部落格。然後你再把故事詳情告訴他們。

    第四步:建立落差

    你成功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也創造了慾望。這時候你要開始說服他們採取行動了。你現在需要告訴你的使用者,如果現在不立即使用這個產品或者服務,那麼後果是什麼。我們把這個環節稱之為建立落差。

    你可以透過 “如果什麼都不改變?那將意味著什麼?“這樣的詢問引出落差,答案可能會激起強烈的情感;畢竟,你在談論他們的痛苦現狀?的影響——?展望前景無法改變是可怕的。這個案例可以很好的強調無所作為的後果。

    第五步:解決方案

    你不能讓讀者待在這個狀態;一旦你建立了落差,要迅速過渡到你的解決方案。說你有一個解決方案是很重要的,並且要盡他們需要知道,以瞭解它?-?但不告訴他們。任何額外的細節是一個機會問題或不同意你的意見,使有關如何解決工作上的嚴格需要知道的基礎。

    當然,所有常規的最佳實踐的情感與理性的利益說話,而不是功能,並解決你的理想客戶仍然適用。不需要重複他們在這裡。

    第六步:呼籲使用者採取行動

    當然,我們最終目的是想讓使用者採取行動,這需要你做到兩個事情:

    1 當用戶閱讀完,你應該讓他們迅速採取行動。並非讓他們打你手機或者訪問我們的網站或twitter。

    2 明確告訴使用者讓他們採取行動。而不是和他們繞圈子,把你想要他們做的事情直白的告訴他們。

    這些你們應該很熟悉也很清楚如何去做,不需要我解釋的太多。

    此外,還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你貫穿始終。

    信譽:整個模式中額外的一步

    以上幾點都是營銷技巧,想要最後成功,有一點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這就是誠信。

    如果讀者不相信你說的話,即使你以上幾步做得再好,使用者也沒有理由按照你說的去做。 想要使用者覺得你誠信,就必須先了解使用者的現實處境。如果連他們的情況都不瞭解,你又怎麼去幫他們改善現狀呢?

    緊接著,告訴他們為什麼可以相信你所說的:訴諸於常識(你說的應該是合理的),表明是已被社會證明的(有多少人已經採取你想要採取的行動?)展示你的專業性,(你的教育和項實踐經驗)並在任何可能的時候,儘可能提供減少風險的保證。

    這不是第六步,因為不是需要你只做一次的。相反,你要在每一步、每一條資訊都貫穿始終,努力逐步建立你的信譽,使用者才會最終對你產生信任。

    6 + 1模型在AIDA模型失敗的地方成功了,因為它迫使你建立自己在使用者的眼中的信譽。雖然透過AIDA模型當然也是可能的,但是6 + 1公式會促使你考慮到使用者消化你的文案時的不同反應。對一個新手文案撰稿人,或是無法達到他們認為應該達到的轉化數量的人而言,這些額外的步驟將是無價之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使用gradle構建工具打包groovy指令碼成jar檔案?